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

琅琊山伯爵158


秦皇汉武,这两个人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在位期间都是对内大权独揽于一身,加强中央集权,铲除豪强,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手段简单粗暴,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外儒内法的方法则更高明且收揽人心。两人对外政策也是同样一致,扫除北患,开疆拓土,穷兵黩武。二人也同样好求神仙,以求长生不老,被方士骗了不知不少回。也都是滥用民力导致国内民生凋敝,盗贼蜂起。也都是把自己继承人逼到死路,自己的儿子公子扶苏与戾太子都不得好死。

所不同者汉武帝晚年能够承认错误,下罪己诏,改弦更张,保持权力交接平稳过度,使国家和百姓得以重新修养,才有后面的昭宣之治。相对而言秦始皇就悲剧多了,二世而亡,毕竟秦始皇是开创者,吃了没有前人经验教训的亏。


相忘于江湖7555


汉武帝是西汉王朝的第7位皇帝,公元前141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54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广泛而深远的一位皇帝。

自从15岁当上皇帝开始,汉武帝就任性地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他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所以说,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一点都不过份。

中国历史上,能够和秦始皇比肩的皇帝不多,汉武帝应该算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早的一位。

有人发问:汉武帝半生穷兵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这个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给予回答。

独尊儒术:引领中国封建时代2000多年的正统思想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颁发诏令,大张旗鼓地向天下寻求治理国家的方法与谋略。

董仲舒响应诏令,写了文章《举贤良对策》呈献上去。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国家的现实状况有机融合,创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崭新的思想系统。

汉武帝对董仲舒的思想大加赞赏,很快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治国指导思想,并且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大国策。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且一直延续2000多年。

正是汉武帝的这一重大举措,使得中国社会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注入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思想不断丰富提升。直至今天,儒家思想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降服四方:大破匈奴,为汉家王朝打出满天霞光

千古一帝秦始皇,面对匈奴的凶猛骚扰,也只能修筑万里长城来进行抵御。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差一点丢了性命。

白登之围后,刘邦迫不得已,只得采用“和亲”政策,来换取边疆地区的安宁。

对待匈奴的骚扰,汉武帝豪迈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胆提出要求匈奴向中原王朝称臣的皇帝。

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多次派遣大军进攻匈奴,其中重创匈奴的有3次。分别是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声东击西,派遣年轻的将军卫青率领3万骑兵,收复河套地区,并且清除了匈奴的驻军窝点。

卫青乘胜追击,从匈奴后方迂回包抄,很快把匈奴的娄烦王与白羊王打得狼狈逃窜,使得长安重回安宁平静。

公元前123年,汉朝与匈奴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霍去病脱颖而出,这一年他18岁。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作战勇敢。霍去病率领800骑兵对匈奴军营发动突然袭击,他一马当先、奋勇杀敌,取得了完美大胜。

汉武帝封赏他为冠军侯,并且特地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壮丽的大别墅。可是,霍去病却对汉武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西汉对匈奴的主动进攻中,规模最大的是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分别率领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从两条路线攻击漠北的匈奴单于。

卫青率领大军穿过茫茫戈壁沙漠,一直打到现在蒙古的杭爱山脉,消灭敌人19000多人。

霍去病追歼匈奴左贤王,长途跋涉1000多公里,俘虏敌人74000多人,大军到达现在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今天已经属于俄罗斯。

对于匈奴来说,漠北之战是致命打击。从此以后,匈奴跑到远处躲藏起来,漠南再也没有匈奴单于的统治中心了。

汉武帝抗击匈奴取得一系列胜利,使得西汉帝国更加统一巩固。长城内外,汉民可以毫无顾忌地放逐牛马,草原上到处都是汉民饲养的家畜。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打出了汉王朝的凛凛威风,打出了汉王朝的冲天豪气,打出了汉王朝的光芒万丈。

直到几十年之后的汉元帝时期,汉家大将陈汤仍然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疆域庞大:四方来拜,泱泱大国何等霸气

只有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帝国才开始大破匈奴、远征大宛、收复西域、攻下南越、吞并朝鲜,将西域正是纳入中华版图。

汉武帝时期,中国疆域东到大海、西至西域、南到南海、北至大漠,再加上臣服政权的领土,总共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汉武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峰。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通往欧洲的路线最远到达罗马,通往非洲的路线最远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

丝绸之路成为连接欧亚非的桥梁与纽带,这是中国最早将目光投向了世界。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400多位皇帝,秦始皇当之无愧是“千古一帝”,汉武帝能够比肩秦始皇,绝不是空穴来风、凭空臆造的,而是站在历史风口的汉武帝用丰功伟绩、盖世功名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赢得了千秋万代人民大众的共同认可。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说起汉武帝和秦始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争狂人四个大字。汉武帝为了打残匈奴用了汉朝一代人为代价,而秦始皇更加的疯狂了,秦始皇为了消灭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都是穷兵黩武,汉武帝和秦始皇得到千古一帝的称号,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汉武帝和秦始皇确实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秦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而汉武帝虽然前期赢的不少,但是在汉武帝统治末期,7万军马照样被匈奴全部剿灭。两人在管理方面也非常的相似。区别在于他们的管理,汉武帝后期,他是国家越来越贫穷。再比如汉武帝是一个暴君,而喜欢在不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建造国家根本承受不起的功臣,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夜郎道”。宰碧茹,两人都是文学爱好者,虽然两人都没有什么能够名流千古的名作。

不过,汉武帝和秦皇存在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汉武帝虽然好战,但是汉武帝确实对汉朝的江山,对中原做出了贡献。比如打残了匈奴,收复了南越,打通了西域。虽然好战。

在文化方面汉武帝时实打实的做出了诸子百家,独尊儒术的壮举,甚至还有改革的军制,将盐铁划为国有。

其实汉武帝和秦皇的区就是理想和梦想的区别,汉武帝时用自己的实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秦皇实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两人都是千古一帝。


也都


大家还记得电视剧《汉武大帝》开头时的那段话吗?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的确,汉武帝大半生都在东征西伐,南征北战。他不断的战争杀伐,最终让不计其数的汉军将士战死沙场,也让大汉的国力极大的被消耗。所以,在某些人看来,汉武帝就是个穷兵黩武的屠夫。



但是,小编想说的是,一个帝国的尊严,一个民族的伟大,正是靠这穷兵黩武打出来的。而大汉民族千年的自信,也正是汉武帝给树立起来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平闽粤,攻灭夜郎,北击匈奴,东征高丽,西通西域,将大汉之威仪远播万里,让四周势力臣服。



而汉武帝一系列伟大武功的背后,却也是建立在伟大的文治基础之上的。汉武帝在位期间,在中央通过中外朝制度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同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之策,进一步消除诸侯国的威胁。



汉武帝的一系列举措,从制度到思想上提升了汉帝国的凝聚力,使文景之治以来积累的国力得以全面展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不仅打出了汉朝的威严,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所以,如果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秦朝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那么,汉武帝促进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为中华开疆拓土,这些丰功伟绩,也足以并肩秦始皇。



所以,秦皇汉武,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千古一帝!



这些历史要读


泱泱华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功绩政绩为后代王朝树立了楷模,汉武帝的影响力为何能比肩秦始皇,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政策的施行,秦始皇虽然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统一六国,颁布各项一统政策,功绩自然不必赘述,但他独遵法家的做法,让他被后世各个用儒家文化统治百姓的执政者黑了许多年。相比这方面,汉武帝就口碑非常好了,即使他半生的穷兵黩武基本耗尽了文景之治积累的全部国力,但他这个独尊儒术的政策可谓一白遮百丑,一优掩百弊,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已经远超秦始皇奠定两千多年的政治基础。




汉武帝

正因为儒家文化极大改善了社会风气,汉王朝将中央集权紧紧攥在了手里,促成了一系列利国利民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汉王朝成为中华历史上值得回味和研究的辉煌年代。

董仲舒

武帝,之所以谓之武,主要因为他的军事成就,第一次大规模利用武力替代和亲政策,主动出击,将匈奴外患退敌于千里之外,损其元气,从国防上保证了汉王朝的繁荣。


李广
卫青

汉武帝在外交上的成就影响至今,今日丝绸之路的基础就是汉武帝当年主导外交的成果,派张骞远赴西域各国,虽然初衷是为了军事,但还是促进了汉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流。


张骞

以上各方面的政策和成就不仅仅对汉王朝的发展有现实影响,更对之后古代各王朝和今日的中国有着深远影响。


深读晚安


汉武帝的功绩,后人是值得肯定的,放眼整个华夏史,汉武帝对历史的贡献值得彪炳史册,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也对汉武帝给与了肯定和赞赏: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汉武帝雄才伟略,其主要功绩有:

1.驱逐匈奴,开疆拓土

匈奴自先秦时期就一直是华夏民族北方的大患,在战国时期,秦国、赵国、燕国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不惜建筑长城来防范匈奴的侵袭;赵国的李牧长期镇守边关,拒匈奴于沙漠;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命蒙恬统领五十万军队镇守边疆,防范匈奴;尽管华夏做出种种努力,但都未对匈奴产生致命的打击,在汉建国初期,刘邦就被匈奴困于沙漠,差点伤命;这一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发生根本的改变;

汉武帝重用卫青和霍去病,卫青漠北之战,使匈奴元气大伤;霍去病封狼居胥,使匈奴汗颜无容;河西走廊尽归汉土,扬我汉威,凡江河所致,日月所照,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气魄!自此,匈奴四分五散,四分五裂,散为残部!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多名门学派,其中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兵家、农家等等;多元的文化,使国家的治理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和问题,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中华历史进入一元文化的历史圈;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大地,汉武帝归一了华夏文化,江山和文化的二元演绎,使中华历史的车轮能够平稳前驶!

3.察举制度,广开教育

朕凤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者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语预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闺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

汉武帝时期,在人才的选拔上,以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并开设学堂,使国家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出,代替了前史的门阀制度,促进了历史的前进;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颇具雄才大略的帝王,承文景之治而即位,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在其统治期间,西汉达到鼎盛时期。然而武帝晚年,由于阶级矛盾突出,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巫蛊事件引起太子刘据的武装叛乱,终兵败自杀。种种事例,使晚年的汉武帝深悔自己过去劳民伤财的做法。当桑弘羊建议募民屯田轮台时,他下诏拒绝,不愿再扰劳天下,并向天下下《罪己诏》;公元前87,武帝卒。


gaojja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历史发展的节点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所以他成了比肩秦皇的千古一帝。当然汉武帝还有帮他收拾烂摊子的儿子和曾孙

用乾隆来跟汉武帝做比较最能说明问题,两人接了几乎同等的王朝,做了几乎同样的事情。可是汉武帝却是千古一帝,乾隆则成了千古罪人。

1、汉武帝和乾隆在位时间都相当的长:

乾隆在位60年、汉武帝在位54年。

2、汉武帝和乾隆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开疆拓土:

汉文帝、汉景帝给汉武帝留下一个内外安定国库充盈的王朝。康熙、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同样的王朝。汉武帝奠定汉地基本范围、乾隆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3、两人在位后期同样做了祸国殃民的举动:

汉武帝寻长生不老药大兴土木、又频繁发动无意义的战争穷兵黩武、最后还搞出个巫蛊之祸大汉转衰。乾隆盲目自大、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也同样穷兵黩武、 奢靡成性。两人都留了个烂摊子给后人。

4、汉武帝创造汉民族、乾隆帝发展汉文化至鼎盛:

汉武帝在刘邦、文景二帝的基础上创建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汉族”。乾隆虽然排斥汉臣,可汉文化确确实实是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以至于后来的满洲皇帝、亲贵几乎完全抛弃满语甚至讨厌满语。

汉武帝和乾隆一个位于封建王朝的开端,一个位于封建王朝的结尾。几乎接手一模一样的王朝,汉武帝时期正是汉文化、汉民族正处于形成阶段,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奠定汉文化、开拓了汉地,创造汉民族所以成了千古一帝。

乾隆同样在前人的基础上开疆拓土,发展汉文化。可他却在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盲目自大、穷兵黩武、奢靡成性。以至于清朝军政腐败最后难挽落后挨打的惨剧。(闭关锁国并不是落后主因而是贪腐之风)

汉武帝因为有一个好儿子和一个好曾孙,在加上对汉民族的功劳所以名声还是相当好的,而乾隆则有一个糊涂儿子和一个坑爹又坑爷的孙子,人们自然把锅全往他身上推了。归根结底能成为千古一帝除了个人实力和顺应历史的潮流运气成分也是要有的,假如乾隆和汉武帝调换或者工业革命晚个几百年,乾隆有可能也能成为千古一帝。


苟或


评价一代君王,归结也就两方面,文治和武功,汉武帝的一生,都在以举国之力杀伐征战,他没有像以往的汉朝皇帝一样采用有爱的方式通过和亲的方式来维护帝国的和平,而是选用战役来使敌方屈从。 但是对于他的,在史书中,大多是功大于过,他一生做出的成绩,后世之君鲜有之。

一,军事天赋过人,知人善用

匈奴侵扰由来已久,在位54年期间,一改前任君王怀柔政策,与匈奴斗智斗勇,多次派遣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尤其是霍去病,年纪轻轻功绩斐然,一举打通河西走廊,为西域各民族与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融创造了条件。汉朝版图也越来越大,成为世界强国。

二,强化中央集权

自从平底“七王之乱”以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也就是允许各诸侯王将土地分给子弟,诸侯王位由嫡长子继承,还可以采用推恩的形式。

三,改革币制,开通丝绸之路

任张骞为中郎将,出使西域,开辟了链接东到长安,西到罗马帝国,最远至埃及亚历山大的贸易通道。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稳定金融,将地方铸币权重归中央,一举解决了长期以来货币混乱地方私自铸造货币的问题。

《汉书》评价刘彻“雄才大略”,在中国史书中,秦皇汉武是相互链接的,他的政绩,对整个西汉历史以及社会进程,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小哲侃史


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千古一帝”的帝王只有始皇帝嬴政一人,但可以称“千古明君”的帝王却有不少,而汉武帝就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佼佼者!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一词中也有秦皇汉武的说法。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有一半时间都在用兵打仗,但是用“穷兵黩武”来形容汉武帝也是不准确的,当时大汉朝所面临的外部局势是相当严峻的,使用武力也是逼于无奈。

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政治上:汉武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颁布“推恩令”,虽然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是秦始皇,但真正得到发展和巩固是在汉武帝手中实现的。

(二)军事上:汉武帝数次对匈奴用兵,将匈奴人驱逐到漠北一带,从此不敢再犯大汉边界,这就为西汉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为之后的“汉武中兴”打下基础。

(三)经济上: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大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将中华文明传播到西域各国乃至全世界,中华帝国威名远扬。

(四)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自此以后,无论王朝如何更替,儒家思想始终贯穿整个封建时代,这种“忠君爱国,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让中国无论经历多大的动乱,最终依然会走向统一。

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让大汉王朝真正树立起了威严,正所谓:“犯大汉天威着,虽远必诛”!这是何等的气魄!相比于短暂的秦朝,东西两汉延续四百余年,对世界的影响至今优在。

秦皇汉武,同为中华民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无需谁比肩谁,更无需谁超越谁,他们都是划时代的开创者。



悠悠华夏五千载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是汉景帝之子,他的母亲王氏在怀他的时候,梦见太阳落入怀中,汉景帝听到后大为欣喜,高兴地说“这时贵者的象征”。汉景帝即位后,刘彻出生。

前元四年,刘彻被封为胶东王,而当时的太子还是他同父异母的大哥哥,汉景帝的长子刘荣。前元七年,刘荣的太子位被废了,刘彻的母亲王氏荣登皇后的位置,同年,刘彻被封为太子。刘彻的太子之位与其姑母馆陶大公主有很大关系,王氏和馆陶公主一起商议,让刘彻迎娶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而在诸位之争中馆陶公主去支持刘彻。历史上著名的《金屋藏娇》故事来源于此。

后元三年,汉景帝逝世,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而这时的汉朝已经建立60多年了,经过文景两帝的治理,休养生息,使天下百姓富足,民心安定。但是,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王之乱使得汉武帝对于诸侯王国们始终不放心,分裂因素依然存在。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把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后来,又用借口一次就削去一大半的诸侯国,这些措施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很多人不愿意接任丞相的职位,为了更好的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还设立刺史官职,监察地方。在经济上,将金属冶炼、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统一由中央管理,禁止其他诸侯国铸钱,更改币制,稳定了金融,更将地方的财政重新归于中央管理,这对于以后各朝各代乃至到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能够选贤任能,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

为了能够沟通西域各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将西方的乐曲、魔术,还有汗血宝马、大宛马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传入西域,历史意义重大。

另一个让汉武帝不放心的就是匈奴人。汉朝初期,匈奴人经常南下袭扰汉朝,抢掠百姓,迫使汉朝与他们和亲,向他们提供盐铁、丝绸等物品。最著名的就是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围困与白登山七天七夜,无奈之下,与匈奴和亲。汉武帝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要让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彻彻底底的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

为此,他选用人才,破格任命卫青、霍去病为将,多次对匈奴进行出击。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贵族以两万骑入侵上谷(河北怀来县)、渔阳。汉武帝派卫青率3万骑出云中(内蒙托克托县),西至陇西(甘肃东部),收复河套地区,扫除匈奴进犯的军事据点。卫青采取迂回进攻的方法,从后路包抄,一举赶走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解除了长安的威胁。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率骑兵赶走了匈奴的右贤王,生擒匈奴王子10余人,凯旋而归。卫青被提升为大将军,成为全军统帅。 第二年,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又涌现出一位18岁的将领霍去病。他是卫青的外甥。一次,他一马当先,率领800骑兵突进匈奴营地几百里,取得大胜。汉武帝据此封他为冠军侯,给他造了一座阔气的房子,让他去看。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胭脂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同年,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四万人降汉。这次战役后,汉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历史上称“河西四郡”。从此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发动的漠北战役规模最大。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河北蔚县)出发,共击匈奴单于于漠北。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匈奴被迫北徙漠北并西迁,至此,不敢再向南一步。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打的匈奴人远遁,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为了保持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汉武帝派李广利远征大宛,一路声势浩大,沿途小国纷纷欢迎,到了轮台,闭城紧守。汉军强攻数日,攻破城墙,屠了轮台。后直袭大宛,破其外城,大宛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内讧,大臣们杀死大宛王,表示臣服,从此大宛服属西汉。后又破车师、楼兰、龟兹、莎车等国。

汉武帝还派军远征朝鲜,设置了乐浪郡(约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史称“汉四郡”。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很显然,“汉四郡”的设置,说明汉武帝已经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后又开拓闽越,汉在南越设立南海,儋耳、珠奎、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9郡。闽越遂亡。至此,长期处于半割据状态的东越、南越地区,均归属汉朝,南边的疆域到达今天越南的南部。后又开拓西南,出兵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朝在滇国境内设益州郡,赐滇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至此,汉朝基本上将西南夷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首次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统治了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

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大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汉书》评价他“雄才大略”,在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评价他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