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国人民一年不往银行里存钱,并且把存在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会怎么样?

骨感的现实骨感的现实


想法很清奇,来看看全国人民一年不存钱,并且把存在银行的钱全部取出来会怎么样?

1、对于银行

我国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大约不到10%,也就是说,90%的钱都是来自于借款,如果全国人民把存在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那么银行会被挤兑,银行短时间内没有那么多资金,就要抽出各种各样的投资,然后就各种违约,嗯,银行要破产了。

2、保险公司

为什么要说到保险呢?因为我国有存款保险制度,如果银行大范围破产,那么银行清算之后,50万不足的部分要保险公司来赔付,保险公司盈利是基于大数法则,如果大面积的出现要赔付的情况,保险公司也要破产了。

3、人民群众

不往银行存钱了,然后还都把钱取出来,第一,通货膨胀,人们手中钱多了,那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不存钱的话银行的支付功能就没用了,如果要买个房子,几百万,就会看到有人用箱子提着钱去交易了。

4、央行

央行的货币政策失效,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央行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回收多余的资金,但是人们都不存钱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彻底失效,只能任由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5、需要用钱的企业或者个人

没有银行,需要用钱的人或者企业没有融资渠道,只能借助于民间融资,但是民间的融资远远不能满足,则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困难。

大概就这么多了吧,欢迎补充。


经济观察哨


这个问题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一旦发生就意味着信用崩塌,货币一文不值,严重的经济危机到来了。

如果全国人民一年不往银行里存钱,并且把存在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将会出现三个现象:

首先,银行破产风险疯涨

中国是全世界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采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也就是说银行需留存央行要求的部分存款准备金,其余部分可用于银行借贷、经营。

所以一旦这种现象出现意味着银行将面临破产风险,一旦突破一定的比例,央行甚至可能通知止提,造成国家信用崩溃、银行破产。

其次,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

人们把货币从银行取出,如果不是为了消费,那么就会大幅度减少市面货币流通数量,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至下跌。

最后,社会安全稳定风险增加

当人们将货币从银行取出,家庭保有现金增加,必然引起意图不轨的窃贼关注,盗窃横行,居民的财产人身安全受到威胁。80后可能还记得1998年左右中国出现过一次通货紧缩风潮,可能还记得储蓄所门口排队取款的景象。而部分相关人士指出除了在内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以外,人为的负利率可能也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CPI指数)

出现负利率就会带来资本市场泡沫,储户被变相征税,制造产能过剩等现象,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所以一旦出现全民不再储蓄的现象,将十分危险。


50计划


这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呀。现实中,大部分的人还是会选择去存钱的,通常不会出现大家一起去取钱的情况,因此,银行一般有着13.5%的准备金,就足够日常的使用了,但假如按照标题的说法去做的话,把钱全部取出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毕竟大多数的钱还是在银行手里的,一旦突破到一定的比例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央行通知禁止提款,也就是说呢,各家银行不能进行大额提现,只支持小额提现。

况且,作为全国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我们目前的国内的老百姓的存款规模来算的话,已经突破173万亿的关卡了,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储蓄大国,如果人们都把存在银行的钱全部取出来,银行就算加急印钞也是不够的,银行的存款作为表内业务,是具有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盈利性的原则的。

而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一边吸款一边放款,尤其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而存款的刚性兑付,就是法定存款的保障啊,也就是说,吸收大众的存款,然后呢,放款给一些有需要的企业等等。如果兑现的话,尤其是大额兑现,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将会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呢,在发现不对的时候,就会被熄灭的而且呢,现在我们国家的社会这么和谐,能有什么理由让我们举国取存款的呢?所以呢,不要想的太多,这个问题是国家都不会担心,咋们老百姓担心什么呢?当下自己努力赚钱才王道!


欧界传媒


这一招够狠的,且不说一年不存款,光是将所有存款从银行取出来那就了不得。此举会引发全民挤兑造成流动性金融风险的瞬间爆发,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得破产或者倒闭。


作为全世界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目前国内老百姓的存款规模来看,已经突破173万亿元,名副其实的全球居民储蓄大国。

显而易见,如果大家都要把银行存款取出来的话,银行拿什么给你兑付呢?说实话,就是临时开动印钞机也是不赶趟的。

银行存款作为表内业务,具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原则”,尤其是安全性排第一位,而存款的刚性兑付是法定存款的保障。面对全民挤兑带来的流动性需求,后果很严重!



因此,题主的假设非常不靠谱,也同样是危险性的举动。这会给经济建设以及国计民生都造成致命打击,尤其是会给全社会造成挤兑恐慌心理,这样的事除非发生在极端市场条件下。正常情况下,绝无可能。


东震木


这实际上是把银行做空,银行失去大量存款后银行剩下的只是资本金,但银行还有大量放贷资金是存款金额需要用资本金来兑付存款,资本金不够兑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银行破产倒闭,二作为国家银行可以印货币兑付,这样会造成通货澎涨物价飞涨货币贬值。


红衫树16


我是野猪,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尽管这是一种假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当是放松一下神经来聊聊吧。

如果国人都不存钱了,而且把钱全部取出来,那么我相信,国家的经济将彻底崩溃。

货币是需要流通的,流通才能带来效益。

有个小故事很有趣,说有个偏僻的海岛,一天来了一个游客。他来到岛上唯一的一家宾馆后,拿出1000元钱放在柜台上,告诉宾馆老板:我先看看房间,如果宾馆条件好,我就留下来过夜,如果宾馆条件不行,那就离开这个海岛。
宾馆老板大喜,让老婆带客人上楼去看房间,自己拿起这1000元钱,就去了隔壁的饭店,还了自己欠饭店的1000块钱;
饭店老板大喜,急忙拿着这1000块钱去了隔壁的肉铺,还了自己欠肉铺的1000块钱;
肉铺老板也大喜,急忙拿着这1000块钱去了宾馆,找到宾馆做皮肉生意的阿珍,还了阿珍1000块钱嫖资;

阿珍大喜,急忙拿着这1000块钱来到前台,还给老板自己住宾馆所欠的房租。
宾馆老板接过钱正在数的时候,客人从楼上下来,很遗憾的说,他对住宿条件不满意,还是离开吧,说着从老板手上拿走了那1000块钱,离开了海岛。
可以说,今天所有的人都没有赚到一分钱的生意,但是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每个人都把欠账还清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商品社会,货币的流通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真的出现题主所提的问题,那么也就是说,银行没有钱了。银行是经济流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像上面那个故事里的游客,如果不是他手里的1000块钱在市场上流通了一下,人人都欠债,货币无法流通,经济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丝毫活力。

银行没有钱的后果就是,无法放贷,那么无数需要资金盘活的企业将无法盘活,无数需要资金启动的项目无法启动;欠别人的钱,还是继续欠着,;拖欠的工资继续拖欠,该歇业还是歇业,国内经济链条将彻底锁死,陷入可怕的经济大萧条。这根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数人将失业,不安定因素大量增加,社会将剧烈动荡。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一定会陷入非常可怕的经济大萧条,国家经济将彻底崩溃。

我是野猪,回答完毕!


险道求生的野猪


首先要了解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吸收储蓄后然后放贷款出去,赚取其中的利率差价。如果大家不去存钱了,意味着银行没有钱借出去了,就会影响银行经营。

如果大家不把钱存银行,而且还大量去兑现的话就会出现挤兑风险。我认为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小。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挤指的是大量民众在短时间内聚集在一起,提指的是提款,兑则是兑现。银行挤兑是指大量的银行客户同时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现象。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银行信用下降,如果传闻银行的储蓄不能支持全部的储户兑换消息蔓延后就会出现挤兑风险,当挤兑现象出现时,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支付,则有可能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倒闭。

当然,在中国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很小几乎不可能。而且有钱之后存银行或者投资理财也渐渐的成为现在人们的习惯。如果你没有负债,在家里存着现金也不安全啊。真的出现集中挤兑,中国还有央妈呢。

关注猪爸爸看股市,专注投资者教育,欢迎转发、评论、点赞。


猪爸爸看股市


不会怎么样!

年富力强能挣钱的,大多数人没有多余收入,却拼命往前“线”(前三线城市)挤,按揭,透支,超前消费成为时尚,子吃卯粮,半生注定沦落为三“奴”(房奴,车奴,子女教育奴),哪有多钱存银行?!

年龄稍大的靠几个养老金“活”着,还要补贴家用,还要带孙子;身体如破旧的机器,平时维护维修也极烧钱,偶尔攒上几个经不起“折腾”的钱,时日不多也就拿出来用度了。

近年来,人民银行提供的居民储蓄额逐年下降的趋势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只不过这些大数据通常不会引起我们这些小人物的关注而已。


梦了无痕17


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要挤提了。这不是一个好主意。银行和货币一样,是一个信用。离开信用,说实在什么都没了。信用的对面是一个信任,没有信任,信用也会没有。而信用一旦崩塌,货币也会一文不值。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

就今天来讲,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3.5%。图表:

在2000年后,比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1.5%,2018年10月有一次调整,到了14.5%。之后,在2019年1月4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它是分两次实现的,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这也就是说,你存银行100元,银行只需要准备13.5元人民币就可以满足央行的要求了。而银行可以把其余的钱拿去经营,如出借等。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们总是存着钱并不去动它,所以银行有13.5%的准备金就足够了。但是按照题主的说法,把钱都拿出来。这就不好玩了。尽管大家都去提也提不了多少钱。大部分的钱依旧在银行里躺着,但是一旦突破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央行通知止提。也就是各银行不再允许大额提现,或者只允许小额提现。而另一边一定是伴随着物价突然升高。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上面说的信用和信任之间的关系。所以,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大舟财经观


提问说的是全国人民,而不是全国,人民的钱去掉生话的必须剩余只是一部分,大部是国企私企及事业单位的钱国家有硬性规定必须存入银行。

假如:包括国、私企和人民都不存钱于银行,是不可能的事,再假如是真的,工业市场,商业市场、原材料市场就会有变革、后果不会更好只能会更糟,国际间的贸易还能做下去吗?

现在很多人把钱存在支付宝、微信里,只能对银行有冲击,影响大吗?

如果是全国(不是人民)钱不存银行,商品交易取消货币改成以货易货,以货易物,出现货币的替代品金、银等,纸币成了废纸,或出现通货膨胀。

这种事不可能全国出现,挤兑出现只能在一地或少地。网上看过出现一例,通过相关单位用汽车拉钱在银行堆成墙平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