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瀟灑李子木


千古一帝秦始皇绝非浪得虚名,其继位之后做了几件名垂千史的事情,每件事都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特别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寝,连后来被称为盗墓界“祖师爷”的曹操都没敢开挖,一直被封存到现在,堪称历史之最。



首先就是在其继位之后就开始考虑百年后事,一边大量征招人员为了修建大型陵寝。一边又命徐福带领童男童女远去海外“仙山”为自己求取长生不老药,结果损失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寝虽然现在专业科考人员已经找到,却没有贸然开挖,原因就是开挖的能力具备,但保护修复的实力(条件)达不到,为什么?


主要就是秦始皇陵规模太大,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陵墓内部结构太复杂,机关重重,西安兵马俑出土的数量和质量(颜色遇空气氧化)就侧面证实了一切。



回归标题,修建秦始皇陵的人都被处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还可以详细记载描述陵寝中的内部机构呢?


在《史记》中记载: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相关工匠尽死,消息自然无法外泄。

从这段可以看出秦二世下令所杀的都是工匠(技术)人员,都是收尾部分的核心人员,对于普通干苦力的,还有初期参与工程的人员并没有下毒手。



比如丞相李斯,据说李斯事负责秦始皇陵墓设计建造的总工程师,但李斯泄露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从秦始皇登基到其死去几十年的时间,李斯一直忠心耿耿辅佐在秦始皇左右。


据说修建秦始皇陵寝的人多达六七十万人之多(相当于现在一个县城人口总和),时间长度跨越几十年,就好比一个二十岁的黑发年轻人一直在陵寝工作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才能完成任务。


这几十万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壮丁,大家闲暇时候互相打听传说,人来一波走一波,消息自然走漏。

那为何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内部结构如此详细,好像实地考察过一般?

《史记·秦本纪》关于始皇陵的记载: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出生在西汉时期,距离秦始皇时期已经过去近几百年,但司马迁是个正直较真的人,传说司马迁为了把秦始皇陵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走遍了全国各地打听参与陵寝建造人的后人们,同时又翻阅各地野史、正史资料记载并加以整理,终完成如此详细的资料记载。


也正是根据司马迁史料详细的记载,才让现代人不好贸然开挖秦始皇陵寝,也给后人留意很多猜测和好奇。


相同的历史事件,不同得解读观点。我是微风之语欢迎大家的关注评论。



微风之语


不用怀疑司马迁,他笔下的历史,还是很可靠的。

关于秦始皇陵,可能有人以为,修陵的人都已经被弄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其实,没有全部被弄死。

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中说:“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也就是说,被弄死的仅仅是秦始皇下葬之后,最后留在陵寝内的工匠。

而实际上有多少人参与了修建呢?司马迁告诉我们,有七十多万人。这七十多万人都被杀了么?当然不可能。

秦始皇陵的内部构造,也许只有主要设计人员才能完全掌握,比如总工程师李斯,总监工章邯。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两个人就没有被弄死在陵寝当中。也就是说,当年秦二世为了防止泄密所干掉的,仅仅是最后一批在陵寝中的工匠(也许是核心工匠),大多数人并没有死。

他们也许掌握不了秦始皇陵的全部秘密,但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小道消息在民间还是会流传的。


第二个问题,司马迁真的详细描述了皇陵结构吗?

《秦始皇本纪》对于皇陵的描述是这样的:“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看到没有,完全没有详细的描述。仅仅是说里面有很多奇珍异宝,而且还设置了机关。另外,皇陵里用水银制造了“江河大海”,还用人鱼膏作为“长明灯”使用。

这样的描述能算细致吗?看完之后完全无法想象出里面到底什么样子。比如奇珍异宝,都有哪些神奇的东西?都放在什么地方?比如水银制成的“江河大海”,是覆盖了全部陵寝,还是仅仅一小片地方?至于能射箭的机关,也没说明具体设置了多少,在什么位置……更别说什么陵寝的基本机构,完全没说。


所以,司马迁并不知道秦始皇陵里到底什么情况,他仅仅是把能搜集的资料,汇总一下而已。他所描述的,也是当时人们所传说和记录的内容而已。

而且司马迁进行创作的时候,对于资料来源和真伪非常重视,实在摸不准的,会都记录下来,让后人自己辨析。

关于秦始皇陵的相关资料,极有可能来自汉代“国家图书馆”的藏书,也就是司马迁说的“石室金匮之书”。很多书籍虽然现在已经亡佚,但是当时的司马迁是可以看到的(毕竟作为太史令可以掌管国家藏书),秦代的相关宫廷记载,司马迁应该能看到第一手资料。


七追风


秦始皇陵里面是怎样,至今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关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秦始皇的陵是否完全真实,或许只有等到秦始皇陵重建天日的那一天,我们才能完全知晓。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秦始皇陵内有机关无数,还有用人鲛油制成的不灭灯,水银制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秦始皇躺在黄金棺材内在水银上飘荡。经过专家用精密仪器测量,秦始皇陵内确实含有大量的水银,所以司马迁所说的水银制成江河湖海有一定真实性。

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前后修建陵墓耗时39年,动用劳工多达73万人,这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应该没有比秦始皇更为壮观的陵墓。秦始皇自认为千古一帝,也只能如此规模的陵墓,才能配得上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修建分为三个批次,最后是由章邯负责主持陵墓修建,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让丞相李斯负责监造,秦始皇去世后,则是由秦二世负责监造收尾过程。

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为何能够对秦始皇内部构造能够如此清晰的描述?一直存在一种说法,说给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劳工全部被杀死,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其实这种说法是故意夸大,是为了摸黑秦始皇与秦朝。



修建陵墓耗时39年,前前后后动用劳动力73万,这在当时整个秦朝人数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且都是青壮劳动力,如果把他们全都杀了岂不是自毁长城?被杀的劳工应该是负责收尾工程,因为他们知道秦始皇的入口在哪,秦二世为了保密杀死了他们。但是劳工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入口与机关他们都不知道,所以杀他们没有必要。他们中许多人存活了下来,也就把秦始皇陵内的一些构造泄漏了出来,司马迁在游览民间的时候便收集来,写在了《史记》上。


麦地传奇



秦始皇陵,中国古代最大的“烂尾工程”

修筑秦始皇陵一共用了37年的时间。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 “烂尾工程” ?因为秦始皇陵是分三个时期进行建造,整个秦陵并没有最终建造完成。

秦陵的选址与初期的建造是由吕不韦来负责,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则由李斯主持。李斯主持的这部分工程,是秦陵最为重要的主体工程。后期的工程,也就是工程的收尾阶段,这段时间,是从秦始皇下葬后开始算起。

建造秦始皇陵的73万工匠并没有全部被杀掉

秦始皇陵分三期进行建造,号称动用了73万工匠。这帮工匠大多是被强抓来的役夫或是罪犯。整个工程建造,肯定不是同一批人,应该是倒下一批后再补充一批进去。毕竟在建造时间上长达三十多年之久,就算是一个二十岁的人,等到完工也该有六十岁了。

秦陵最后阶段的工程,由秦二世胡亥亲自主持。收尾阶段干了两年时间后,就发生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咸阳。而戍边的秦军又来不及回朝救驾,急得胡亥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少府章邯就提议,不如把建造秦陵的几十万罪犯全给拉出来,组成一支 “虎狼之师”。胡亥听后大喜,让章邯连忙去办。结果,这支由几十万罪犯与工匠组成的乌合之众,竟然大败陈胜、吴广起义军。

后来,又因为刘邦、项羽大军日益壮大,秦始皇陵的建造,就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境地。最后,工程还没有完全峻工就一哄而散了。因此,秦始皇陵就落得个“中国古代最大烂尾工程”的名称。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部分的素材来自建造秦陵工匠的口述

与陈胜、吴广起义军交战的那批乌合之众,就是秦陵建造的工匠。在与陈胜、吴广起义军战斗时,有少部分人当了逃兵,偷偷地跑掉了。而这部分人极有可能,将秦陵的内部构造及细节等情节泄露出去。

这类工匠对秦陵的所见所闻,就成了日后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的部分素材。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大部分的素材可能缘于秦朝史官的记录和编撰历史。

秦朝是否有专门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官员?一直存有争议。直到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出土了一座秦代古墓。墓主人名“喜”,曾担任过秦朝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等官职。墓中更出土了1155枚秦朝竹简,也称为“睡虎地秦简”。这一发现,证实了秦朝仍保留有史官一职。



因此,司马迁《史记》里详细描述秦始皇陵内部构造,大部分的素材可能缘于秦朝史官的记录和编撰历史。


夜不闭户深耕半夜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秦始皇陵的,说是秦始皇从刚登基时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直到自己统一天下为止。他从全国发配近七十万人,打穿骊山来实施这一重大工程。

在秦始皇的陵墓里面,各种奇珍异宝、机关强弩数不胜数,还有用水银做成的江河大海,用南海才能捕到的人鱼做成蜡烛,点很久都不会熄灭。等到秦始皇下葬时,秦二世不仅将后宫嫔妃全部殉葬,他还担心修陵的工匠知道里面的机关,很可能泄露出去,所以关闭地宫中门,将工匠全部活埋。

从这段描述来看,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描述,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以至于很多人会很好奇,既然那些修建陵墓的工匠都被活埋,为何司马迁还能知道得这么详细呢?

其实,司马迁对秦始皇陵得记载,恐怕大多是源于民间故事。因为,首先据司马迁所言,秦始皇陵早被项羽挖了。但是,现在普遍的科学家,却都认为秦始皇陵并没有被人挖掘过。

其次,司马迁把始皇陵描绘的活灵活现,但问题是,对于那些让后人目瞪口呆的兵马俑,他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从这层意义上说,马迁对于秦始皇陵得描写,就不就是源于流传下来档案资料,而是源于一些民间故事的收集。



因为,民间故事并不是相关专业人士所编,所以皇家的气派、奢侈是他们永远也无法想象。这就好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说到帝王奢侈浪费时,只能想到酒池肉林和金玉满堂红。

因为,在他心目中,酒随便喝、肉随便吃、美女随便玩,这就是最奢侈、富贵的生活。

同样,在普通人的想象中,恐怕永远也无法把始皇陵的奢华、富贵,与一些陶俑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人们心目中,陶俑太普通了。但问题是,无论谁看到始皇陵附近的陶俑时,也会惊得目瞪口呆。

因为,这才是真正顶级的奢华和富贵,普通人再有钱有势,也玩不起。

换句话说,普通老百姓,对秦始皇陵的许多内容,常常只是源一想象。所以,他们说到皇陵时,通常免不了要说,皇帝会把工匠全部杀掉,以防止人们知道地宫的秘密;所以,他们在说到皇陵时,通常免不了要说,皇陵内会有多多的机关暗器,以防止有人进入地宫。

但其实,这种内容,也就是人们的想象而已。举个最简单例子,如果秦二世埋秦始皇时,把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都杀了。那秦二世修建陵墓时,又从哪找工匠呢?



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地说:工匠还不好找吗?民间如果缺工匠,自然会有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的。但问题是,如果修完皇陵就杀工匠,把工匠当成一次性消费品,以后谁谁还敢学这种技术?谁还敢承认自己会这种手艺?

事实上,皇陵的设计,本身就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在相关的部门,皇陵的工程设计图纸都会保留着。

因为,二世在修建陵墓时,肯定会想参考一下始皇陵的设计,甚至还会想继续用修建始皇陵的工匠。这是人之常情!对此大家可以看下明皇陵和清皇陵,都是大同小异的布局。

从这层意义上说,在汉朝初期的时候,关于秦始皇陵的真实内容,肯定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流露出来。但是,最后的结果,恐怕就是真实的信息被淘汰,而各种离奇的、耸人听闻的信息被保留了下来。因为,真实的内容,常常并不符合普通老百姓的想象。

比如,如果有人说,我在皇陵工作多年,一直都在作陶俑,你觉得大家会相信吗?大家肯定会觉得他连吹牛都不会吹。因为,秦始皇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用陶俑来陪葬,人家最起码都要用活人和数不尽的金银财宝来陪葬,甚至而言,还要用水银做成长江黄河来陪葬才行。

这样久而久之,等到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时候,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在书写、印刷困难的时代,关于秦始皇陵的真实内容,肯定早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而在老百姓口中相传的,就只剩下这些离奇的故事。

所以司马迁在描写秦始皇陵时,也就只能通过这些民间故事来做记录。


我是赵帅锅


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几十万工匠全部都被秦始皇处死了,按理说后世人应该无法了解秦始皇陵墓的具体构造,但司马迁却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皇陵内部的构造。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在我看来,司马迁能够这么详细的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一方面是从汉朝保存的秦国典籍中寻找资料,另一方面是参考民间流传的一些传闻。

要知道秦始皇陵墓这么大的工程量,需要从全国各地采购大量的物资,自然会遗留下来很多信息,这给予了司马迁很大的帮助。

此时秦朝灭亡的时间不是很久,汉朝还保存了一些秦朝典籍

司马迁所在的那个年代,与秦始皇时期相距不是很久,因此当时的很多典籍都还能够保留下来,司马迁可以查阅这些有关于秦朝的历史典籍,并通过多方考察验证,最终确认皇陵内部的结构。


司马迁本人不是个信口开河之人,他所编纂的史记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就比如史记中记载,皇陵内部有汞做的河流,现在通过仪器检测之后,确实发现秦始皇陵墓之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汞。

修建皇陵的七十多万工匠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

秦始皇的陵墓动用了七十余万民夫,虽然史书记载这些民夫全部都被坑杀。但在我看来,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被杀害了,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幸运的躲过了一劫,那么就能留下一些皇陵内部构造信息。

而且也没必要全部杀害这些工匠,这些人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内部构造,很多人都只是为皇陵提供物资,这些人自然能够存活下来,同样也留下了一部分皇陵信息。


这样来说,司马迁的消息来源就比较广泛了,汉朝保留的典籍他可以查询,再通过验证民间流传的消息,最后才能在史记中详细描述皇陵内部的构造。


东方大史


秦始皇陵规模异常宏大,整个陵园占地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1.7个澳门,78个北京故宫,将近1000个埃及胡夫金字塔。



巨大的规模,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所以,从公元前247年,嬴政刚刚继位秦王时,秦始皇陵就开始修建。一直修到了公元前208年才完工,也就是秦帝国彻底崩溃的前一年。

整个秦始皇陵墓共计修建了39年,期间动用了数万至数十万人员,尤其是在秦始皇统一后,建陵人员甚至达到了72万。即便是帝国崩溃前的最后阶段,保守估计,也有二十万以上的人员为秦始皇陵做着扫尾工作。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于是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密谋矫诏,诛杀了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后诈称秦始皇立遗诏胡亥继位。

当时正值盛夏,经过了一些列的矫诏、谋逆的活动之后,秦始皇帝的尸体都散发出了臭味,于是赵高等人在秦始皇的辒车上放了很多发臭的鲍鱼掩盖腥臭,迅速回到了咸阳下葬。



史记记载,下葬当日,秦二世让很多活人做了秦始皇的陪葬品;

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不仅有后宫没有生育妃嫔,也有建造陵墓的工匠。

但让人奇怪的是,既然工匠已死,那么秦帝国灭亡一百多年后,司马迁又是如何知道秦始皇陵墓内满是奇珍异宝,并且拥有无数的机关暗器,以及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和人鱼膏做的灯烛呢?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



实际上,原因有两个。第一,秦国是有专门史官的。

秦朝的史官是御史,这种制度早在商周时期便已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史官,比如秦、赵两君渑池之会时“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御史则负责记录这件大事。

秦国统一后,虽然焚书坑儒,消灭了六国很多珍贵了史料,但是,秦国并没有烧毁自己的《秦记》。所以到了司马迁的时代,司马迁是可以查阅秦国的史料和其他珍贵的文献的。



第二,秦二世只是处死了一部分工匠,并没有处死所有修陵人员。

秦始皇陵工程浩大,用工最多的时候达到了70万以上,秦二世想要全部处死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是处死了建造秦始皇陵地宫的工匠。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后,起义军打到了距离陵园不远的戏水时,胡亥被迫草草的完成了陵园的工程,然后赦免了大量骊山的刑徒,跟随章邯东出平定起义。

因此,大量修建陵墓的官员、士兵和囚徒逃出生天,秦始皇陵地宫的秘密也就流传于天下了。


我是越关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嬴政就开始为自已修建陵墓,直到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37年。

这还不算,秦始皇去世后,尸体从沙丘运到咸阳,秦二世即位后,在对秦始皇的尸体进行安葬时,秦始皇陵仍然没有修好,秦二世仍用了2年时间对秦始皇陵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加上前面的37年,一共用了39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任何一座雄伟的陵墓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秦始皇陵墓也是如此,前后建了39年,古代的工匠在建陵墓时,也同时需要对陵墓内外结构、安全防盗、保存效果进行各种设计。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秦始皇的陵墓是这样描述: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秦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郦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全国后把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郦山,把隧洞一直挖到有水的地方,用铜封固,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和各种珍奇宝物都放置在其中,藏得满满的。

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制作成山川河流、江湖大海,使用机械将水银互相灌注流通,墓中天上有日月星辰齐全,地上景象万千,还有利用人和鱼的脂肪制作的蜡烛,很长时间都不会熄灭。



另外司马迁还有关于陪葬人员的记录,秦二世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全部送到陵墓中陪葬,还有制造机关的工匠和建造的奴隶,最先是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接着关闭了墓道,最后放下了墓道最外面的大门,将所有陪葬人员全部关闭在陵墓中。

司马迁所在的时代,已经离秦始皇去世过去了一百多年,司马迁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不仅内部结构知道,连陪葬人员情况也知道?

有2个原因:一是建造时间很长;二是参与人数太多。



一、建造时间很长

建造时间前后持续了39年,差不多相当于一代人了,39年中,参与监督、设计、建造、施工的官员、工匠、奴隶、平民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就算秦始皇下令保密,持续这么长时间,难免会有陵墓的资料泄露出去,或者记录下来。

建造这么复杂的工程,难免会用到很多的设计图与资料,也难免会有一些资料因人而宜的保存下来,甚至我估计秦朝中央政府也有一套严格保密的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设计图及施工图,秦始皇一死,天下大乱,这些图纸流落出去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被萧何收走了。



如果被萧何收走了,就成为汉朝中央政府的藏书,就会流传下去,司马迁也许能看到部分,如果没有流传下去,司马迁也可能收集到其它渠道得到的关于陵墓的资料,况且司马迁对于陵墓的描述也只是大概的描述,并不是如何如何的详细。

二、参与人数太多

要建陵墓,首先要勘测、规划、设计,这些都需人完成,可能最初帮秦始皇设计的人早已死去,后面多次更改了结构也有可能,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召集了70多万的刑徒开始建造,70多万人啊,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建,这些人并不是全部被杀了,也有一些人活下来。



刑徒并不全是奴隶,也有服徭役的平民,当年刘邦不就是送刑徒去骊山,有不少人跑了才开始造反的吗?这么多人不可能全杀了吧,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总共也只有3000万人,一下就杀70多万,不可能嘛,秦始皇也没有这么残忍。

而骊山的70多万刑徒,据说在陈胜部将周文打进函谷关后,章邯曾率领部分刑徒军队迎战起义军,这部分人都参与了平定起义的战争,大部分人战死或被活埋,也有一部分人随章邯投降后活了下来,也会有各种口传和记录下来。



除了刑徒和奴隶之外,还有工匠,工匠可能真是大多被杀,因为知道的太多,并且司马迁也写了工匠大量被杀,但除了这些人,还有秦朝的官员和士兵呢,官员负责监督,士兵负责维持治安,总不能连秦官和秦兵都杀了吧

由于涉及人数太多,秦始皇陵墓也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人人都知道,包括秦朝内部大量的官员和士兵都知道的,总会有人记录一些信息,被司马迁收集到了,写进了史记。



也正是由于秦始皇陵墓是公平的秘密,根本就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保密,因此有大量的资料流传下来,而司马迁作为史官,是很严谨的,只有确认是真实的,至少在司马迁看来是真实的,他才会写进史记中。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在西汉初期,也就是司马迁活着的时候,想要了解秦始皇陵内部具体结构,除非将皇陵扒开;可是想要大致了解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并非难事。

先来看看司马迁的《史记》是如何介绍秦陵结构:

“穿治郦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归纳下来,就三点:

一,秦始皇陵深度达到了“穿三泉”的程度,为达到此深度,秦始皇动用民工70万人。

二,皇陵内部机关重重、珍宝满满、构造复杂;外部宏伟。

三,所有参与陵墓修造的人,全部都被封禁在皇陵内部,即活埋。

在解开司马迁如何得知皇陵结构之前,先对司马迁和秦始皇陵有个基本的了解。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在夏阳的一个史官世家。夏阳,就是现在的陕西渭南韩城,距离秦始皇陵仅有百十公里。秦始皇陵竣工于公元前208年,司马迁出生,距离秦始皇陵竣工仅有63年,也就是三代人而已。

司马迁想要了解60年前的事情,甚至根本不需要翻阅典籍,只需咨询一下当地比较年长的老人就行。大概就类似于,00后想要了解解放前的事情,爷爷辈的人一定会给他讲个一二三四。

或许,司马迁的爷爷,就曾亲身参与过秦陵的建造。

因此,司马迁就算不知皇陵内部结构,但是对于“穿三泉、穿治骊山”这件事,司马迁想要知道并不难。而且,先秦时期贵族的丧葬习俗就是“穿三泉”,只不过秦始皇的皇陵挖的更深罢了。

穿三泉,指的是秦始皇陵的深度。

秦始皇陵不仅极深(考古勘测深度达到30米,约十层楼的深度),而且面积极大,陵区总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用更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秦始皇陵相当于80个故宫、1000个胡夫金字塔,比世界上最小的4个国家加起来,面积还要大!

这样的规模,莫说2000年前,就是现在,也让人叹为观止。

故而,司马迁说秦始皇陵“草树木以象山”,即,种上花草树木看起来像一座山,一点都不夸张。

即便如今去秦始皇陵游览,依旧会对其庞大的“身躯”惊叹——毕竟,站在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的封土堆前,所有人都会觉那是一座真正的山”。

至于秦始皇陵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也是当时的丧葬习俗之一。

比如说,较秦始皇稍早些的曾侯乙墓、稍晚些的马王堆,他们的棺椁上均绘制了天文、地理、星象图,墓中也出土大量烛台等照明物品。

根据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又曾多次方士出海寻求仙药,搞一些“人鱼膏”,并非什么难事;而在自己的陵寝绘制天文地理等图,根本就是标配,要不然,怎么显示皇帝在地下一统八方的气概?

司马迁记载的最重要的细节,莫过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只有这一条,无法从过去的丧葬模式里推测,即,秦始皇之前的贵族,很少有人动用这么多水银来陪葬。

司马迁是如何得知呢?《史记》记载了一个来自巴蜀的寡妇巴清: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翻译过来:巴蜀之地有个叫清的寡妇,祖上坐拥出产丹砂(可炼水银)的矿,巴清就是凭借这座丹砂矿,其家族世代富甲天下,从来不知道缺钱是什么滋味儿。

巴清的炼制的水银都卖给谁了呢?秦始皇。

秦始皇死后没几年,秦朝灭亡,如此数量庞多的水银(数百吨),全都消失不见,能够合理解释去处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埋在秦始皇的陵墓。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秦宫典籍有记载也说不定。司马迁作为太史令,专门掌管皇帝的文史档案,只要有这方面的记载,怎会看不到呢?

如今的科学勘测,也证实了皇陵内部存有大量水银。

因此,司马迁通过查阅古籍、实地走访、合力推测,将秦始皇陵内部大概结构写给后人看,并非难事。真正难的是细节,比如说,数量庞大、规模壮观的秦兵马俑,司马迁只字不提。


记者李满


秦始皇陵墓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秦朝时期,秦始皇动用民工70多万人来修建自己的皇陵,所有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人,全部被封禁在皇陵内部,没有逃生的机会,全部被活埋,有去无回,而皇陵内部机关重重,构造复杂。

按理说,去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都被杀死或者活埋了,也就是说没有当事人见证了,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里详细描述了秦始皇陵内的结构,具体描述是这样的:

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确实记载了秦始皇陵墓的机构,这虽然让很多人好奇,因为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都被杀死了,但是司马迁却能描述,确实让人称叹,但是其实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司马迁描述秦始皇陵墓内部机构并非难事。

从《史记》里面司马迁对秦始皇陵墓的记载可以看出,司马迁记载了秦始皇陵墓位于骊山,对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数做了记载,以及秦始皇陵墓深度达到了“穿三泉”的程度,然后记载了秦始皇陵墓内部机关重重,构造复杂。

虽然司马迁描述了秦始皇陵墓内部的大致结构,但是具体到每个机关是怎么样的,或者有没有规模壮大的兵马俑等细节,都是没有记载的,可见司马迁只是根据经验写了陵墓内大致结构。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和散文家,他是司马谈之子,司马谈也曾经是汉朝初期的太史令,有广博的学问素养,家里肯定有很多历史典籍和奇闻乐见,司马迁是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所在的西汉初期,秦宫典籍还有存在,司马迁作为太史令,同时父亲也是太史令,可能接触到了专门记载秦始皇陵墓大致信息的典籍。

司马迁描述的秦始皇陵墓内部设有暗弩弓,只要有盗墓贼进入触动了机关的时候,就会被强弩射死。

这些信息很可能是司马迁在典籍里得知,因为秦朝典籍里可能会记载秦始皇陵墓内部的陵园工程和规模以及基本格局,因此得悉秦始皇陵墓大致机构。

司马迁还写到秦始皇陵墓里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这个也是有依据的,当时秦朝时期巴蜀之地有个寡妇,炼制的水银都给了秦始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墓室里面放水银就是一种财富身份的象征。

同时水银放在陵墓里面可以更好地防腐防盗,司马迁查阅典籍以及结合秦始皇的身份地位来推理,自然可以写出秦始皇陵墓里面用水银来象征山川地理,到处都是细小的河流贯穿着。

司马迁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游历天下,到了很多历史古迹,也听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关于秦始皇陵墓的事情他或多或少可以在一些长者口中得知,在写史书的时候,加上自己对历史典籍的了解以及艺术加工,自然能大致描述秦始皇陵墓内部的结构。

因此,综上所述,尽管修建秦始皇陵墓的人都被杀死了,但是司马迁通过查阅历史典籍,以及亲身走访历史古迹,再加上自己对历史人物性格的推理,和自己的艺术加工,才得以将秦始皇陵内部的机构描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