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开炮后,炮弹壳马上推出车外吗?

姬梦尘


▲美国的M829A3尾翼稳定托克穿甲弹使用的就是全可燃药筒,因此发射后,不会产生啥弹壳(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世界上主站坦克使用的弹药一般主要使用的药筒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全可燃药筒(比如西方大部分国家的120毫米坦克弹药),另外一种是半可燃药筒(比如俄罗斯的125毫米坦克炮使用的弹药)。

▲俄罗斯的125毫米坦克弹药药筒部分使用的半可燃药筒,发射后一般会留下一个金属底座(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坦克发射全可燃药筒弹药的时候,弹药在发射后,药筒也就跟着发射药一起燃烧殆尽了,故而也就不存在所谓弹壳去哪里的问题了,而在使用半可燃药筒弹药的时候,通常在弹药发射后,其只会留下一个弹药底部的一个金属底座,这个底座通常由两个办法进行处理,其一通过抛壳窗直接抛出去,其二有的坦克会在坦克内部安装一个收集带来收集这些弹药的金属底座,而前者多见于一些使用了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上(比如俄罗斯人的T72系列等),后者多见于一些人工装填的坦克上。

▲俄罗斯的T72系列主战坦克的炮塔顶部后端都装有一个抛开窗(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现代坦克弹药在使用完成后一般是不会留下什么弹壳的,顶多就是一个小小的金属底座,故而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将弹壳重新放回弹药箱里面的问题了。


军武次位面


开炮以后剩下的金属弹壳不扔了干嘛?留着卖废铁?这点铜也不值钱啊,总不能带回家做烟灰缸吧?

在发射炮弹之后,受到发射药的烘烤,炮弹壳的温度高达数百度。砸一下,砸出个脑震荡,烫一下,烫的呲牙咧嘴。

所以说赶紧扔了吧,留着干嘛?


但是还存在抛弹通道与抛壳机位置冲突的情况 但是鉴于是法国,就没什么了,毕竟法国一般撑不到炮弹多到塞不下。

所以干扰或者为了省钱连自动装弹机都没的扣扣索索的国家自然不可能有自动抛壳了,那么咋整?

先堆着,等有时间了挨个扔出去。

现代坦克相对而言抛壳问题不是很严重。

毕竟现在主战坦克普遍使用全可燃药包和半可燃药包。

全可燃药包,装火药的容器可以燃烧,所以炮弹发射之后不会留下弹壳。自然也就没有了抛壳的需求。

至于比较惨的是用半颗燃料包又没有自动装弹机的,我能先堆起来,然后挨个扔了。

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抛壳是一个让所有国家都很头大的问题。

在那个年代,金属弹壳大行其道,炮弹发射完毕,剩下的弹壳会占很大一部分空间。

只能选择一筐一筐的往出扔壳.....

当然了炮弹壳毕竟只要有残留,那都是铜的,如果真是要钱不要命的话,还真能考虑捡点废铁之类的。

问题就是在打仗的时候,也没人收废铁呀。


啸鹰评


这个事情啊,不同坦克处理就不一样。坦克开火后,退出的炮壳打完后基本都给扔了,只是扔的方式不一样,有些用人工扔,中俄的自动扔!

而且根据炮弹的不同,退出的炮壳也分很多种。早期坦克炮弹都是全金属炮壳,随着70年代坦克炮口径加大,为减少装填手负担,普遍开始采用半可燃药筒,这种药筒上半截是可燃材料,开炮后上半截燃尽只剩下后半截炮壳,这样炮壳退到坦克内部占用体积小,对装填手的影响也会更小了!

坦克开炮后,炮弹壳是怎么处理的呢?没有自动装填的坦克,射击后自能退到坦克内部,然后在空余时间由装填手人工扔出去!当然坦克炮不可能人工打一发扔一发,坦克内部也有一定的空间,战斗时只能让炮壳仍在内部,行军途中或者空余时间装填手一个一个扔出去。对于没有自动装填坦克来说,就只能这么慢慢扔了。特别是那些老式的105mm坦克炮来说,大多采用全金属炮壳,退出来还是相当占位置的。

而现在主战坦克基本都是120mm、125mm口径,炮壳也基本采用半可燃炮筒,退出来的炮壳占用的空间就小了很多,对装填手影响不大!但是部分炮弹还有一根较长的传火管支着,这种炮弹壳还是比较麻烦的,而最新的中俄主战坦克都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都采用自动炮壳技术,打一发抛一发,直接扔出坦克内部!

对于中俄主战坦克流行的自动装填坦克来说,也就不存不炮壳积压问题。比如比如俄制125mm坦克炮,采用转盘分装式自动装填机,完成自动装填炮弹不说,退出来的炮壳直接退到一个自动抛壳机上,然后直接抛出坦克外部,全过程轻松、愉快、无压力,不存在任何炮壳积压问题。

当然不是所有自动装填机都能自动抛壳,比如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虽然采用自动装填机,但却无法设置炮壳器,因为上抛通道与抛壳机位置冲突,但因为自动装填,退出的炮壳不会像手动装填一样收到一定影响,炮壳在内部只要没有装填满,就不会影响到坦克工作的!

弹壳这种东西在靶场随处可见,不回收的,迟早就被老乡捡走了!你见过老乡堆了一墙这玩意准备卖废铁...


狼烟火燎


平时训练时,估计有工夫扔外面去。战时,光惦着打击敌人了,精神高度紧张。哪有工夫往外扔。只有等战斗结束时一块儿扔吧!看过的外国电影里,描写坦克里的战斗情景的。也没见在打仗时,一边装弹一边往外扔弹壳的。都是打完一炮,制退器褪壳弹药手继续装填下一发炮弹。完事炮手发射。周而复始继续操作。直至战斗结束或被对手击毁。


将军佩剑


对于陆军来说,坦克肯定是他们的看家法宝之一了,大家平时在新闻里面都能看到各国的坦克部队进行训练和演习的画面,也经常看见坦克的主炮喷吐着愤怒的炮火,但是你知道坦克的炮弹壳是怎么处理的吗?是边打边扔,还是战斗结束后一次性处理的呢?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有坦克在用,各自选用的方法其实是看有没有自动装弹机的。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就是打一炮扔一个弹壳,而没有的则是掉在舱内的地上或者收集容器里,如果装填手有强迫症还可以放回弹药箱里。

现今的坦克装填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车内多增加一个乘员也就是装填手负责主炮的装填作业,同时可能还负责同轴机枪的开火,而另一种装填方式就是自动装弹机了,而坦克弹壳的处理就看有没有这个了。现代坦克的炮弹基本都是采用可燃弹筒的,发射过后炮闩里面只出来一个弹底,占用空间不大,所以有装填手的坦克都是将弹底收集起来,等战斗结束之后再统一处理的。而采用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一般会在炮塔后部留下一个小门,这就是抛壳口,发射完剩下的弹底就从这里被自动装弹机扔出来。反正都是机器,所以装填和抛壳可以同时进行,这也是为什么有装填手的坦克普遍统一处理的原因,毕竟装填手没法同时抛壳和装填。

这就是为啥不同的坦克对弹壳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了。


紫龙防务观察


你要先知道是什么坦克,坦克有手动填装的,有自动填装的,有定装弹的,有分装的,中国使用的是分装弹药,半可燃药筒,自动填装机,炮塔后面有个抛壳窗,剩下没燃烧的底火部分,会直接被填装机拉走,从窗口扔出去。手动的定装弹壳,只能打完再拉出来扔脚底下,有空再扔外面去,不着急的话,或者有强迫症,也可以塞回弹药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