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來預防腦出血的發生?

全科掃地僧


腦出血,準確的說應該是腦內出血(ICH),是腦卒中的第二常見原因,其發生率僅次於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腦栓塞等)。許多原因與腦出血發病相關。高血壓、腦澱粉樣血管病(CAA)、囊性動脈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佔大多數。其中高血壓性血管病是自發性腦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高血壓引發腦出血的原因

在瞭解如何在生活中注意高血壓可能引發的腦出血風險前,大家首先需要大致瞭解高血壓為什麼會引發腦出血。

高血壓性出血發生在主要腦內動脈血管發出的穿通支動脈分佈區域,如下圖這些穿通支動脈分出時通常與發出的血管成90°角。這些小的穿通支動脈可能尤其容易受到高血壓的影響,因為它們直接承受比其大得多的主幹血管的壓力。就像水管,在拐彎處,管壁受到的壓力是最大的,角度越大,對應的壓力就會越大。這也被稱之為腦出血的血流動力學基礎。

引起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血管通常與那些受高血壓性閉塞性疾病和糖尿病性血管病影響的血管相同。這些血管主要供應大腦深部(基底節區等)與腦幹、小腦等部位。所以這些部位也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常見的發病部位。其病理基礎就是動脈硬化。有研究通過對緩進型高血壓病病人和腦出血病人的血管病理檢查,得出一種關於高血壓性腦出血發生機制的學說:緩進型高血壓病病人穿通支血管的血管壁發生內膜增生伴透明變性,使其易發局灶性壞死,引起血管壁破裂。

還有學者認為小動脈硬化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重要原因,這一觀點與上述並不矛盾。所謂小動脈硬化主要見於小管徑的動脈血管,導致這種病變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血管就像是橡皮筋,由於血壓高,血管中間的彈力層就會像橡皮筋一樣被過度的拉伸,時間長了就會彈性下降。另外,橡皮筋是死的,血管是活的,血管為了對抗這一過高的壓力,就會變得更厚,就像是手上的老繭。結果呢?血管壁增厚了,管腔就狹窄了,血管壁厚了,彈性就差了。在血壓波動的時候,血壓偏低的時候,血管不能及時的舒張讓更多的血液進來就會造成缺血,CT或磁共振報告上寫的“多發性小缺血灶或腔隙性腦梗塞”就是多是這個原因導致的。反之,當血壓陡然升高時,缺乏彈性的血管壁就更容易破裂、出血。這也是造成腦出血的常見原因。

高血壓病人為了預防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應如何做?

正規服用藥物。如果醫生(高血壓的防治屬於心內科醫生專業範疇)經過總體評價,認為您需要使用藥物控制血壓併為您開具了控制血壓的藥物,則按醫囑規律用藥是最為重要的。如果藥物產生了“副作用”,也不能立即停藥(容易造成血壓波動,且很多時候未必是降壓藥物的問題)。而是應該告知醫生您認為該藥引起的問題。醫生通過判斷可能會降低您的用藥劑量,或者換用另一種藥物。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可預防心臟病發作和腦卒中,甚至可以挽救生命。如果在費用方面有困難,也要告知醫生。因為從控制血壓的角度出發,緩釋劑或控釋劑將更容易將血壓調控的更加平穩,且服藥次數較少(每天1-2次),更容易讓病人堅持用藥。但在費用上可能相對更貴,如實的告知您的經濟狀況後,醫生可能會為您開具普通劑型,價格會相對便宜。

【備註】

  • 血壓高,吃上藥了並不代表血壓就得到控制了,需要經常測量,使血壓達標。就像是吃飯,坐上了飯桌未必就能吃飽,要真正吃進去,吃到量才行。

  • 對於大多數高血壓病人來說,藥物控制血壓往往是終身的,不是吃了一段時間藥物測量血壓發現正常了就能停藥了。血壓平穩是因為吃了藥的原因。還拿吃飯打比方,這頓吃飽了,當然就不餓了,下頓飯還要不要吃呢?當然需要了。
  • 很多人認為“降壓藥不能隨便吃,吃上了就停不掉了”。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的想法。並不是吃了降壓藥停不掉,而是您的血壓本身存在問題,吃了藥能控制,停了藥就反彈。藥物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您控制血壓,一旦失效了,血壓就升回去了。就像煮水,水開了加碗涼水就不沸騰了,只要是不扯火,很快又會被煮沸。很多高血壓病人屬於原發性,“火”是撤不掉的,那就必須規律的“加水”。所以,水沸騰您能說是涼水的問題嗎?

除了吃藥外,您還可以通過很多措施來控制血壓:

●減輕體重。

●選擇低脂飲食,多攝入水果、蔬菜和低脂乳製品。

●減少鹽的攝入量。

●進行一些鍛鍊,一日至少30分鐘,一週建議大於5天。

●戒菸限酒。

關於什麼是“原發性/特發性高血壓”?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超重?低鹽低脂飲食該怎麼吃?限制飲酒是能喝多少?適度體育鍛煉的“適度”如何理解?等問題。我的頭條科普都有相應的文章詳述。由於篇幅問題不便展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

如果您感覺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點贊鼓勵。如有疑問也可以留言討論。感謝您的支持。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網絡。


神經內科宋璞醫生


高血壓最擔心的就是腦出血,尤其是那些多年服藥的高血壓患者。所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與預防腦出血發生。

建議一下兩點:

一、預防血管變脆、變薄

血管“垃圾”越多,堵的越多,血管越容易變脆、變薄,最後就容易腦出血。我們應該及時定期給血管排毒。

1、藥物方面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西醫控制症狀,中醫調理。具體情況諮詢相關醫生。

2、飲食方面,做到健康飲食,少油膩少鹽少糖少加工,多果蔬多膳食纖維多新鮮食物。尤其多吃點黑木耳、洋蔥、山楂等食物。

3、勞逸結合,增加運動,每週4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循環漸進;學會釋放壓力,開心的過好每一天;保證充足睡眠。

4、推薦一款藥膳“檸檬大蒜生薑蘋果醋”。半個檸檬、兩塊生薑、三頭蒜、一小瓶蘋果醋,先將蒜、姜打成汁裝入砂鍋,再加入榨出的檸檬汁及蘋果醋,將這種混合汁煮沸後,加入適量蜜糖即可。只吃一個月,血管改善會很明顯。

二、保持血管富有彈性

1、多點攝入相應的蛋白質,尤其是膠原蛋白肽、彈性蛋白肽,利於人體修復彈性相關組織;

2、多點攝入維生素C,促進血管彈性相關組織生成;

3、多點攝入抗氧化物質,尤其是谷胱甘肽、硒、SOD等物質,保護我們血管不受傷害。


大家好,我是營養師健哥,用專業的知識為您解答肥胖、三高等健康問題。碼字不易,喜歡的話,給個贊和關注,謝謝大家!



營養師健哥


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較為急劇、病情極為兇險,具有高病死率和高病殘率的特點。腦出血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血壓。

聽說高血壓容易發生腦出血,平時該如何預防腦出血呢?

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併發症,絕大多數腦出血患者都具有高血壓病史,因此也有高血壓性腦出血一說。所以說,想要預防 腦出血,控制好血壓是第一步。

1、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發生:長期血壓升高會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導致腦小動脈發生病理性改變,表現為管壁上玻璃樣或纖維樣病變,進而發生局部出血、壞死,使得血管壁變薄、變弱,形成小動脈瘤 。而血壓急劇升高或在某些誘因下,如劇烈運動、過度用力、情緒劇烈波動等情況下,就會導致小動脈瘤破裂出血,誘發腦出血。

2、高血壓患者腦出血的預防: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腦出血是極其嚴重的一種併發症,需要患者時刻提高警惕,做好預防措施。

首先,預防腦出血,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控制好血壓。血壓長期失控或是短時間的急劇升高,都是誘發腦出血的高危因素。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必須做好血壓監測,在醫生指導下嚴格規律用藥,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其次,預防腦出血,患者還需注意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包括對腦血管病變的檢查,對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監測,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的監測等,以便及時發現異常的表現,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

最後,相應預防腦出血 ,健康的生活習慣一定是最基礎的措施。無論是血壓的控制,還是腦出血的預防,都離不開生活方式的干預。所謂健康的生活習慣,要求高血壓患者做到飲食要規律,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七八分飽為宜,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食物選擇應以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低鹽、低糖為原則,少食動物性食物、油炸食物、甜品、醃製食物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嚴格戒菸戒酒;加強鍛鍊,以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主,每天進行30min左右的有氧運動;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等。另外,患者要注意規避可致腦出血的風險因素,避免劇烈運動、情緒劇烈波動、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長期熬夜、過度用力、天氣變化等,以防腦出血發生。


鹽酸索他洛爾


高血壓性腦出血,俗稱腦溢血,是指高血壓患者突然發生的非外傷性腦內血管破裂,腦實質內出血並迅速形成局部血腫,擠壓周圍腦組織,導致顱內壓急劇增高,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徵的急性腦血管病,屬於“出血性腦卒中”,臨床上亦稱為原發性或自發性腦出血,是高血壓常見的致命性併發症。

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該注意些什麼來預防腦出血的發生?

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患者,是發生腦出血的高危人群。如果長期高血壓未得到控制,或高血壓又併發糖尿病和高血脂時,都會造成動脈硬化。硬化的動脈血管變厚變硬失去彈性,尤其是心、腦、腎血管會首當其衝。當血壓急劇升高,腦內血管壓力突然增大時,失去彈性的血管會突然破裂,發生腦出血。腦血管的先天畸形、腦動脈瘤和血液病等都會引起腦出血。此外,酗酒、暴怒、過度勞累、用力大便等也會誘發腦出血。腦出血是神經科臨床常見的急症。

其他危險因素還有異常脂血癥和糖尿病。

(1)異常脂血癥主要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癥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四者均為動脈硬化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控制每天飲食中的食用油脂在30g以內,肉、禽、魚、蛋類食品200g以內,麵食類等高能食品400g以內,這是糾正異常脂血癥的基本措施。

飲食控制不滿意的,可根據異常脂血癥的特點,單用或聯用他汀類、貝特類、膽酸螯合劑類和魚油類藥物,進行規範化治療。治療期間要經常進行檢測,使血脂長期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2)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的發生率高出非糖尿病患者2~4倍,且病情較重,發病年齡提早。動脈硬化性疾病常成為糖尿病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異常脂血癥、胰島素抵抗、凝血和纖溶系統功能紊亂等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高血糖可糖化修飾低密度脂蛋白,促進動脈內膜泡沫細胞的形成,還可導致脂類代謝紊亂及血脂異常。Ⅱ型糖尿病的高胰島素血癥還可直接或通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控制每天飲食中的食用油脂在30g以內,肉、禽、魚、蛋類食品200g以內,麵食類等高能食品300g以內,增加新鮮蔬菜500g以上,是控制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措施。

飲食控制不滿意的,可根據糖尿病患者情況,單用或聯用胰島素、胰島素增敏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促胰島素分泌劑及雙胍類藥物,進行規範化治療,要經常進行檢測,使血糖、血脂長期保持在正常範圍內。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像腦梗、腦出血這些突發的腦血管疾病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生的,若是不想發生腦出血,高血壓患者要控制好血壓。這就要求高血壓患者不要私自停藥、換藥,一切都要遵醫囑進行。

醫生表示,想要血壓穩定,除了吃藥外,日常的生活方式也要注意:

第一,要低鹽飲食,所謂的低鹽飲食就是吃的不要太鹹,包括少吃一些鹹菜、炒菜裡少放鹽。

第二,飲食要清淡,同時吃一些有助於控制血壓的食物,如烏麥、荊桑、槐米、枸杞、決明子、菊花等,每天喝點它們搭配的烏麥荊桑酵液,有助於調節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降低血壓,增加血管彈性。

第三,不要熬夜,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熬夜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保持規律的作息對穩定血壓很有幫助。

第四,戒酒戒菸,研究都不利於血壓的穩定,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把研究戒掉。

第五,情緒平穩,情緒波動太大,也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發生腦出血的危險,血壓高的人,平時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過於激動。

第六,避免大便使太大力。不少高血壓患者常在馬桶上發生危險,多是因為大便使太大勁,以至於血壓飆升。因此,血壓高的人,大便千萬不要使太大力,若是有便秘要及時調理。


海上日出215668316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不同於腦梗死是腦血管堵塞了,腦出血是腦內的血管破裂了。

高血壓是原發性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預防高血壓腦出血也沒有什麼秘密,做到以下這些應該能大大減少高血壓腦出血的風險。

1.嚴格控制血壓。血壓控制不佳、血壓波動、血壓突然升高,都有可能造成腦出血,如果有高血壓,想避免腦出血,首先要平穩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想要嚴格控制血壓,除服用降壓藥外,減少鈉鹽攝入、控制體重、適當運動都很重要。

2.避免情緒激動或突然用力。很多高血壓腦出血的誘因是病人突然情緒激動或突然用力,而造成已經薄弱的血管破裂,因此,如果有高血壓,想避免腦出血,要注意控制情緒和過度用力。

3.戒菸,吸菸會加重血管的損傷,戒菸有助於血管健康。

4.控制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會加重血管損傷的危險因素。

5.注意安全,避免外傷。頭部的撞擊也會造成腦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注意安全,是減少這些傷害的基礎。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我們的健康,有高血壓控制好血壓,不但減少腦出血風險,也會減少腦梗死和心臟病的風險。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高血壓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是以持續性動脈血壓升高超過正常水平,並可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併發症發生的綜合徵。其中腦出血是高血壓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後會導致機體偏癱,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


為了預防腦出血的發生,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控制血壓穩定達標。為了達到穩定控制血壓的目的,我們就需要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並配合使用降壓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低鹽飲食,控制每日鈉鹽攝入量低於6g為宜,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要戒菸限酒,需嚴格戒菸,最好不飲酒,難以戒酒者需嚴格控制量和頻率,且以紅酒等低度酒為宜;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運動應講求循序漸進,肥胖者注意減肥;要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我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用藥,藥物要個體化,優選長效製劑,必要時可聯合用藥,以長期穩定控制病情。對於血壓波動大或血壓水平過高的人群,必要時可住院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腦出血等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腦出血是中風的一種,主要是由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引起的。動脈硬化會導致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劇烈波動時,就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腦出血若搶救不及時,有很高的致死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平時一定要積極預防腦出血。


那麼,該如何預防呢?


(1)定期檢查血壓,按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平穩控制好血壓水平,同時也要注意監測血糖、血脂變化。若有病變,一定要及時治療。

(2)保持情緒平和,避免過度激動。激動的情緒會刺激血壓升高,可能會誘發腦出血。平時要避免與人激烈爭吵或者過於興奮。

(3)注意休息

過度勞累也會誘發腦出血,高血壓患者平時要避免劇烈的、長時期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注意勞逸結合。

(4)改善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會傷害血管,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加重高血壓病情。患者一定要戒菸戒酒,越早改善,對身體就越好。此外,像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也要及時改正。

(5)適當運動鍛鍊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鍛鍊需要特別注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避免過度運動導致血壓升高。最好根據自己的病情,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長期堅持,才能明顯效果。


預防腦出血,控制住血壓水平是關鍵。所以,確診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在醫生建議下,按時服用降壓藥,不要隨意停藥,以免血壓波動,對身體造成不好影響。


魯南製藥小貼士


飲食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適當的運動,每晚睡前半小時喝一杯奈沃克。


曲仁泰


怎樣預防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發生出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高血壓患者為什麼會出現腦出血的機理?

下面就來看看高血壓是怎樣引起腦出血的: 高血壓帶給血管的壓力最終勢必會引起腦血管病變,長期高血壓是腦血管發生缺血和變性,形成微動脈瘤,破裂發生腦出血。

高血壓的腦血管病變部位大多發生在大腦中動脈,這裡的血管直接來自壓力較高的大動脈,血管細長而且垂直穿透,打個比方就像水管一樣,高壓引起的水管爆裂當然發生在水管最薄弱的部位啦!

知道了高血壓引起腦出血的機理預防當然就有針對性了,醫生提醒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1、 控制好血壓,研究證明收縮壓下降10~20mmhg或舒張壓下降5~6mmhg,3~5年內腦卒中、心腦血管死亡率和冠心病事件分別減少38%、20%與16%,心力衰竭減少50%。老年人的降壓目標水平應保持在收縮壓140~150mmhg,舒張壓<90mmhg但不低於65~70mmhg。

2、 改善生活行為:包括減輕體重、減少鈉鹽攝入、減少脂肪攝入、戒菸控酒、保持大便通暢、增加運動。

3、 生活中控制好情緒,勿壓力過大,過度疲勞。

關注心臟,關注健康,享受健康生活!敬請關注本健康欄目,您的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 微信搜索:關注心臟健康(GZXZJK123)獲取更多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