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成長心理學—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創傷後成長心理學—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橙全心理

疾病、瘟疫、離婚、失戀、暴力傷害、交通事故、自然災害,這些糟糕的經歷,或許會是我們一生無法釋懷的創傷。 但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約瑟夫看來,生命中的創傷有時也像當頭棒喝,能成為“積極轉變的催化劑和發動機”。


他最近出版的《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創傷後成長心理學》一書,即傳遞出這樣一種核心的思想:那些受過的傷,也能讓我們勇往直前。 心理學家史蒂芬·約瑟夫結合自己多年大量豐富的心理諮詢案例,經過數十年有關神經生物學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反駁了“創傷即詛咒”的觀點。

在過去20年中,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史蒂芬幫助很多人度過了艱難的時期;作為一名心理學研究者,他翻閱了無數遭遇創傷者的個人陳述。他發現,人會在災禍之後成長起來。《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創傷後成長心理學》一書講述了許許多多揹負巨大痛苦但仍然堅強的普通人的故事。 史蒂芬指出創傷後成長的5個步驟——痛哭、麻木和抗拒、入侵式回憶、理解創傷、撫平創傷。創傷後的心理壓力是一種正常而自然的認知過程,而積極主動的態度才是幫助我們理解創傷、整合記憶的良藥。

面對災難和壞運氣,“碎花瓶理論”(shattered vase)或許值得我們借鑑。假設你在家裡某個安全穩固的地方擺上一隻珍貴的花瓶,但有一天你不小心把它打落在地。花瓶落地後有兩種可能:一是瓶身雖然碎了,但花瓶底可能還完好無缺,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修復;二是花瓶摔得粉碎,看上去完全沒有修復的可能。如果面對的是第二種情況,你會怎麼做呢?試圖用膠水和膠帶把花瓶拼回原狀?還是撿起碎片,扔進垃圾桶? 災難來臨時,人們常會感到自己的內心有一部分被擊得粉碎——比如世界觀、對自己的看法或者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有些人一味想讓生活恢復原樣,結果卻是倍感沮喪和無力;也有些人選擇接受現實,對自己和世界產生新的認識,勇於嘗試新生活。 書中史蒂芬多次提到,希望幫助讀者關注、理解並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在逆境之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克萊默在幾年前患上腦瘤,痊癒後她感慨道:“一顆高爾夫球般大小的腦瘤,賦予我的生命新的意義,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愛和感激,也讓我變得更平和、更健康、更快樂,宛如涅槃重生的禮物。” 如克萊默所說,創傷有時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改變。它可能會重新定義人們對靈性和信仰的感受;人們也將擁有新的認知、活力和能量,開始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史蒂芬看來,創傷事件如同敲響的警鐘,提醒我們認清自己的心靈。創傷,很可能會成為人們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然而,硬幣總有正反面——倖存者在承受巨大心理痛苦的同時,可能也會對生活產生新的看法,比如重新認識自己,或者與他人建立起更親密滿足的關係,這些轉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縱觀人生,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總是常態,“創傷時刻”隨時都有可能到來,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學會與殘酷的現實正面相對。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保留一顆開放之心,藉助痛苦的力量作出積極改變。挺過艱難時刻後,我們終會領悟到: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那些受過的傷,讓我們奮勇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