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是誰

但你肯定知道他們是為了誰

說起健康的守護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醫護人員,其實生活中還有這麼一群人,哪裡出現了疫情,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的工作談不上驚天動地,甚至對很多人而言存在感不強,但他們是人民健康實實在在的隱形守護神。他們就是疾控人。

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全國,臨河區疾控中心作為我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關,中心主任張關全依據自己“非典”戰“疫”中的經驗以及當前疫情發展的實際情況,把全體幹部分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疫點疫區消毒組、信息宣傳組、採樣檢驗組、後勤保障組,各組分工合作、各司其職,他們用自己辛勤的工作、專業的技術為全區人民豎起了一道生命安全屏障。

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2月1日,臨河區確診了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對於臨河區疾控中心來說這是春節前就開始的“戰鬥”。流行病學調查組作為疾控中心的崗前哨,每當有臨床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他們都要做流行病學調查。具體來說是去醫院與患者面對面溝通,問清楚患者近期的行動軌跡,發病前去過哪些地方、接觸過誰,然後將這些信息立即上報,並去到患者家裡與家屬溝通,以最快的時間找到密切接觸者,對他們採取隔離醫學觀察。“如果你找晚了,那密切接觸者有可能成為新的可怕的傳染源。總之,我們要盡一切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鏈條,保護普通民眾。”流行病學科科長靳樹傑說。他們的工作危險性大,因為病毒的潛伏期較長,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目前並不明確,人群普遍易感,小組成員不能確定被調查者感染與否,只能挨個打電話,做好嚴密地防護後挨家上門做調查。工作時間不確定,只要接到疫情報告,不分晝夜立即出動,經常白天晚上連軸轉,“疫情就是命令”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雖然每次工作都做了必要的防護,但為了保障家人及他人的安全,全體小組成員從除夕開始都只能住在指定的賓館自我隔離。截至2月5日,共調查疑似病例2名、確診病例2名,排查密切接觸者68名;調查巴市疾控及域外疾控中心發來協查通報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21名;排查其他暴露人群100餘人。

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在排查結束後,採樣檢驗組及時介入,針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採樣檢驗工作就正式開始了,咽拭子採集、抽取血樣、血清分離、送檢 ,忙碌而有序,然後和流調組一樣自我隔離。採樣小組成員一邊整理著採樣用品,一邊對記者說:“前天剛給確診的幾名密切接觸者做了採樣,昨天結果出來都是陰性,我們的心瞬間就踏實了。過兩天再去做二次採樣,要是都能陰性,應該就完全沒問題了,我們就能徹底放心了。”採樣工作直接接觸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大,聊天中記者才得知,安靜組長已到了退休的年齡,只因工作需要,打亂了她原本的退休計劃。“作為老疾控人,我一定站好最後一班崗,守護好全區人民的身體健康”她笑著說。

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作為一名疾控人,他們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只是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穿梭於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尋找著每一個可疑的傳染源,為捍衛全區人民身體健康堅持不懈地努力著、默默無聞地奮鬥著。

臨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趙珂

隱形守護神—默默奮鬥的疾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