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前言

在清軍攻破山海關,進入北京城後,明朝即宣佈滅亡。雖然後來許多朱姓子孫又在南方建立起諸多割據政權,意圖光復明王朝的統治,但都一一被清廷所消滅。明將鄭成功在看到清廷早晚將會統一大陸的趨勢後,選擇率軍跨過臺灣海峽,驅逐島上的荷蘭人並駐紮於此。此後臺灣一直宣稱延續明朝王統,持續與清廷交戰。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鄭成功像

康熙帝通過擒鰲拜、平三藩,使帝國內部得以安定,這才將目光轉向位於福建沿海的臺灣島。公元1683年,清軍攻臺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並在施琅的帶領下攻入臺灣海域大敗鄭軍,成功收復臺灣。施琅此人本為鄭氏部將,曾經投降清廷後又反叛,跟隨鄭成功前往廈門與清軍纏鬥多年。

因常常受到鄭成功的猜忌於是憤而投清,卻再度受到清廷的重用,成為收復臺灣的關鍵人物。施琅收臺宣告著明朝殘餘勢力不復存在,清帝國也徹底完成了統一。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施琅雕像


跟隨鄭芝龍,再投鄭成功

施琅自小就對福建一帶的地形和海域情況比較熟悉。因家境較為殷實,所以施琅才得以接受相對良好的教育。其父施大宣為人正直,經常散財幫助同鄉百姓,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也成為施琅的良好榜樣。

施琅逐漸長大後,施大宣便給他報名了私塾讀書,不過施琅對這些儒家經典並不感興趣,故轉而學武。或許施琅的天賦就註定他將來會成為一方將領,劍術、兵法等武藝都很快精通,施大宣也對他寄予厚望。

公元1638年,十七歲的施琅入伍從軍,成為鄭芝龍帳下的一員小卒。在後來的各項戰役中,施琅皆衝在陣前,英勇殺敵,逐漸受到鄭芝龍的關注,不久就委任他為左先鋒。《碑傳集》:

"當明之崇禎之癸未,隨族父武毅伯福軍中。時主兵者募壯士,置鐵鼎中庭,重不下千角力,集健卒數千人莫有舉者,公熟視曰:'無難耳。'棄袂舉行數十武,徐置其所,容色無纖毫異。又主兵之帳下,有素以力著者,莫能撓其臂,與公角,競折之。主兵者駭曰:'神力也。'"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鄭芝龍畫像

施琅憑藉自己的實力很快得到了軍中將士的普遍認可,此時他也只不過二十多歲,但鄭芝龍卻將他視為心腹大將,凡有大事必會與施琅商議,就連機密也不對他做任何隱瞞。

公元1646年,鄭芝龍被清廷招降,施琅也跟隨鄭芝龍劃入清軍作戰序列。不久蘇克沙哈假傳聖旨,在京城將鄭芝龍處死。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聽聞父親遇害,招攬舊部重新舉起反清大旗,施琅也脫離清軍控制投奔鄭成功而去。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處死鄭芝龍的蘇克沙哈影視劇照

施琅等人投降清廷後並未得到任何重用,整日無所事事卻還被清廷指責不堪大用,甚至想要將這些降將除去。此時鄭芝龍剛剛遇害,聽聞其子正在招兵買馬,施琅自然會選擇投奔"舊主"而去,以報鄭芝龍之恩。

君臣離心,施琅再度降清

聽聞施琅來投,鄭成功欣喜萬分,二人一同在南澳召回鄭芝龍舊部,在形成一定的武裝規模後正式向清廷宣戰。但鄭成功畢竟兵力有限,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軍事素養也遠不及清軍,故而在隨後與清軍的作戰中連連失利。不過鄭成功反清之舉倒是重新激活了各地的反清勢力,一時間反清復明的口號響徹東南沿海。可惜的是,雖然反清活動有擴大的趨勢,但各路勢力沒有形成良好的呼應,皆各自為戰,逐漸被清軍所鎮壓下去。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延平王鄭成功畫像

公元1649年,南明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王,此後鄭軍便以明朝正統的口號進攻各地的清軍,但因作戰不利最後只好退回閩南一帶防守。隨著清軍攻勢逐漸猛烈,施琅提出應該避其鋒芒,奪取廈門立足。鄭成功採納施琅之言設計殺死了鎮守在廈門的鄭聯,鄭彩自知不是鄭成功的對手,於是將廈門、金門等地和手中兵權盡數交給了鄭成功。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永曆帝朱由榔蠟像

公元1651年,鄭成功率部南下廣東,迎擊尚可喜和耿繼茂。鄭成功剛剛乘船出海就遭遇了大風暴,船上的物資軍需全部被捲入海水之中,耗費多日才抵達廣東惠州。此時福建巡撫張學聖得知鄭軍主力已經遠離廈門,認為是奪取廈門的良好時機,起水路兩軍攻向廈門。鄭成功此次南下,將鄭芝莞留守廈門總攬防禦工作。在面對清軍的攻勢時,鄭芝莞只顧搬運私人財物,絲毫不顧戰局,導致廈門很快落入清軍之手,鄭成功的個人財產也被清軍掠走。鄭成功得知廈門遇襲的消息後連忙回師但卻為時已晚。

回到廈門,鄭成功對積極抗清堅守廈門的將士大行封賞,施琅也獲得了二百兩賞銀。但他卻怨恨施琅作戰不利,且對施琅的傲慢不羈十分不滿,還剝奪了施琅的兵權。

事實上,清軍兵至廈門後,施琅曾經率部與敵人拼殺多次,但因兵力不足只好後撤。主將鄭芝莞不顧廈門防務,僅靠一個施琅也無法阻止清軍潮水般的攻勢。鄭成功之所以怨恨施琅,主要是認為施琅沒有好好保護他的私人財產,甚至讓董夫人和鄭經也差點陷於危難之中。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鄭成功之子鄭經畫像

公元1652年,施琅因看不慣鄭芝龍舊將曾德的種種行徑,派遣親信將其捉拿斬首。鄭成功聽聞消息後連忙制止,施琅卻不顧主上之言執意殺害曾德,二人的關係也正式破裂。惱怒的鄭成功派人在將施顯抓捕下獄後,又將施琅及其家眷圈禁。然而當地百姓和鄭氏部將都知道施琅的為人品性,不忍心見他被鄭成功所害,於是暗中將他釋放並送至大陸。施琅剛剛抵達大陸,就聽聞施大宣、施顯死在鄭成功的刀下。一怒之下選擇再次投降清廷,希望藉助清廷之力報仇雪恨。

清廷委以重任,率軍攻入臺灣

施琅再次來投令清廷驚喜萬分,並沒有追究他曾經叛清之責,反倒敕封他為同安副將。不久還被調入京師,升任同安總兵。

康熙帝繼位後,施琅上奏稱應當發兵臺灣,使臺灣劃入清帝國版圖之內。此言正和康熙帝心意,立刻升任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攬攻臺事宜。在此之前,鄭成功已經率部攻下臺灣,驅逐島上的荷蘭人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從事反清活動。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畫像

施琅雖然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但此時清廷內部卻因權力鬥爭而陷入不穩定的局面,尤其是鰲拜擅權,使康熙帝無心顧暇臺灣事宜。加上孔元章招降失敗後,清廷內部更是出現了棄臺不攻的聲音。這一時期的康熙帝手中並無實權,故而只好延緩攻臺事宜,施琅也被鰲拜撤去福建水師提督一職。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康熙朝初期權臣鰲拜

但這並沒有打擊施琅的徵臺之心,賦閒在家的時日裡施琅每日都關注著來自福建的消息和臺灣的動向,日日思考攻臺戰術,期待康熙帝攻臺旨意的到來。

公元1682年,康熙帝在除掉權臣,平定三藩後終於有精力處理臺灣問題。在這十五年期間,施琅已經制訂了幾乎完美的攻臺計劃,康熙帝及朝臣在商討後也十分認可。故而重新委任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並加封太子少保,足見康熙帝已經決心一鼓作氣收復臺灣。對此,《清聖祖實錄》中也有詳細的記載:

"上欲乘勝蕩平海逆,乃厚集舟師,規取廈門、金門二島,以圖澎湖、臺灣。"

施琅對於鄭軍的作戰戰術及福建沿海的地形瞭如指掌,故而選擇先攻澎湖,再登臺灣,利用有利風向彌補清朝水師和臺灣水師之間的差距。(清軍善弓馬騎射,並不善於水上作戰,雖然經歷過簡單的培訓但戰鬥力依舊不如臺灣水師)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臺灣水師主將劉國軒

此戰施琅命左右兩翼戰船佯攻,自己則率中軍穩步推進,另設小股部隊充當機動隊,隨時填補被鄭軍打開的缺口。戰鬥從六月十八日開始,在海面上一直持續激戰了九個小時,隨著臺灣水師的主力戰船相繼沉沒,清軍已經完全佔據了戰場優勢,臺灣水師主將劉國軒乘坐應急小船逃回臺灣島。

臺灣水師遭受重創,基本喪失了再戰的能力。此戰清軍陣亡三百餘人,而鄭軍則陣亡一萬兩千餘人,是徹徹底底的大勝。八月十三日清軍抵達臺灣島並正式接受了劉國軒等人的投降,此後臺灣也劃入了清帝國的版圖。

從清初局勢入手,淺談施琅為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臺灣島地形圖


結語

施琅原本是出於想為家人復仇才投降的清廷,但在攻陷臺灣後,他並沒有屠戮鄭成功的後人,反而主動前往當地百姓為鄭成功修建的廟宇之中祭祀,受到當地百姓和鄭氏部將的一片好評。自古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施琅能夠以國家大義為本,捨棄個人恩怨,實在是可歌可泣。

但需要提到的是,施琅在佔領臺灣後曾經將臺灣南部半數以上的土地都劃為自己所有。此舉康熙帝應當知曉,想來應該是看在他立下如此功績的份上故而不予追究。根據在於收租一事由設立在臺灣的衙門代為收取,最後再轉送至京師送到施琅手中。

清廷在收復臺灣後曾經對留棄問題展開了激烈辯論,在施琅的堅持下康熙帝終於同意在臺灣組建行政機構,並開始開發臺灣島,臺灣的經濟也因此有所好轉,與內地之間的往來也變得密切許多。施琅死後康熙帝悲痛萬分,一連發出三道聖旨為施琅撰寫祭文,以此肯定他對清帝國做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碑傳集》

2.《清聖祖實錄》

3.《淺談施琅的歷史功績》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