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屯河南头工大桥

  昌吉市头屯河河东为新疆八一钢铁厂、农十二师八一农场、乌鲁木齐县三坪农场,河西为昌吉市三工镇,一河之隔,阻断了两岸交通,多少代人,隔河相望,难以往来。

  冬春枯水期,马车、驴车、拖拉机以及从硫磺沟拉煤的汽车来往不断,夏秋进入洪水期,只能绕道昌吉,也有胆大者或涉水过河,或赶马车过河,以生命为赌注,闯过河去,但每年都发生几起车毁人亡惨剧。

  1966年6月28日,三工镇旗帜老五队一辆马车到八钢卖西瓜归来,车到河中,突发洪水,四匹马五个人被洪水卷走,无一生还。人常说“远怕水,近怕鬼”,好多口里人,自称水性好,大江大河都游过,但都淹死在这小小的头屯河中,因为水流湍急,刚漫过大腿,人就站立不住,一旦被水冲倒,便会被水中的石头碰伤头或手脚,失去知觉后,溺死水中。我本人感受颇深,有一次骑自行车到八钢,路上碰到洪水,仗着会游泳,年青体壮,扛着自行车,挽起裤腿,趟水过河,才走了几步,腿就迈不开,横渡不行,顶水更不行,只好顺流直下,短短的几十米宽的河水,我用了近一个小时,斜着向下游走了一百多米,几经搏击,才闯过河去,如果被水冲倒,后果不堪设想。1964年两岸干渠修好,干渠上架起了简易桥,河水多数引入干渠,只是每天定时倒砂才将水排入河中,就这样,还有多少旗帜卖菜人为了抢八钢早市场,赶着毛驴车过河,刚到河中,被倒砂洪水冲走。我的妻子还算幸运,起五更赶着驴车到八钢卖菜,被洪水将车冲翻,被几个同路的农民救起。还有好多人掉进干渠,被水冲走,人在渠中碰到渠边的水泥板及渠底的石头后昏迷而死。记得1973年春天,旗帜老三队河南人丁聋子,骑着自行车到八钢卖小萝卜,还驮着8岁的儿子,回来连人带车掉入西干渠,我们队十几个年青人顺着干渠找了几天,才找到二人的尸体。多么聪明的孩子,才七、八岁就是象棋高手,许多大人都下不过他,现在回想起来,令人心疼。1979年原旗帜一队老队长李志发(后任三工高中校工),披着外衣,骑着自行车,因外衣被风吹落,他用一只手去抓外衣,摔入渠中而亡。1995年春南头工村主任杨兴成到二组办事归来,连人带摩托车掉入干渠不幸遇难。1995年5月初,八钢技校几名学生到河西来玩,见渠水不大,几名男生跳过干渠,一名女生跌入渠中,我们乡上的干部正在修三工渠,听到呼救声,开着小车、骑着摩托、跑着追赶捞人,结果在一公里外将人捞出,头骨碰坏,已停止了呼吸。

  五十多年来,每年都有两三个人死于头屯河水中,近百条生命,血的教训,引起人们的深思,同时盼望政府修桥的呼声不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各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年复一年联名写议案提案。昌吉市政协领导非常重视,反复多次向市政府建言献策,并通过州政协向乌昌党委、区政协反映,经过几届政协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乌昌党委、州人民政府及八钢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10月自治区交通厅批准立项,新疆立弓公路设计事务所设计,新疆中油路桥机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由交通厅、八钢集团公司、农十二师、昌吉市共同投资520万元建设4跨16米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该桥长68.9米,桥宽12米。2004年9月开工建设,工期240天。2005年9月28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之日,两岸三地数千各族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前往庆贺。昌吉六辆崭新的大公交车披红挂彩,缓缓从桥西向东驶过大桥通往八钢。

  南头工大桥位于昌吉市三工镇与八钢集团之间头屯河上,是乌鲁木齐市、农十二师、八一钢铁集团、昌吉市之间的最快捷通道。南头工大桥是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工程,南头工大桥就是一座便利之桥,同时也是友谊之桥和发展之桥。

  有了南头工大桥,三工镇瓜果蔬菜源源不断送到八钢销售,八钢数百名工人每天早晚过桥到三工镇南头工村一二队、春光一八队快走慢跑锻练身体,顺便挑选一些价廉物美的绿色蔬菜瓜果。三工镇离八钢近的菜农再不用担惊受怕,每天高高兴兴赶着毛驴车或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到八钢卖菜,走柏油路,过南头工大桥,哼着小曲,过日子越来越好。(作者:王培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