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能五年复辽的基本条件有些什么?

用户6502379185851


袁崇焕在重新启用后,曾经两此向崇祯要条件,当然前提是“五年平辽”。

第一次袁崇焕启奏的是:“五年复辽的计划不容易完成,陛下既然委托给臣,臣怎麽敢推辞这艰难的任务。但是五年内,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必须朝廷内外事事配合,才能有所成功。”

第二次袁崇焕对崇祯启奏的是:“恢复辽地的计策,不外乎臣往年所提出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防守是正规的策略,攻战是变通的策略,和议是辅助策略的说法。执法在循序渐进而不在突变猛进,在追求实效而不在贪图虚名。这是臣与诸边防官员所能做到的。至於选择用人的入,与被人用的人,都是皇上掌握其中的关键。怎麽才能用人而不三心二意,相信而不怀疑?因为驾驭边防大臣与朝廷大臣不同,军中可惊可疑的事特别多,只应当谈论成败的大局,不必摘取一言一行的细小过失。事情的责任既然重大,招致怨恨实在多。各种有利於边疆的事情,都是不利於自身的。况且谋取敌人急,敌人亦从而离间,因此作边疆的大臣很难。陛下爱护臣了解臣,臣何必过於疑虑惧怕,但心中有所危惧,不敢不告诉。”

其实,袁崇焕两此启奏对崇祯说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就是需要朝廷事事配合,不要对自己有所掣肘。总结来说,袁崇焕“五年平辽”的条件是:

  1. 粮饷充足。辽东的战乱已经非常久了,皇太极部扎根40多年,不易攻取,所以想要打仗必须钱粮供足。

  2. 马匹和武器充足。辽东的蒙古和女真部落兵强马壮,所以工部必须准备最精良的马匹和兵器,才能平定。

  3. 人事任用权要完全下放的袁崇焕手中。京官离战场远,不知道战况,经常乱安排人事任免,所以想要平定辽东,必须要让每个将士都由自己安排,不要朝廷里面随便指派。

  4. 崇祯用人不疑。因为前车之鉴,经常有外出打仗的将军被京官迫害,所以皇上不能听信小人谗言。

其实,这些条件崇祯是尽力希望满足的,但实际上不可能满足。西北和西南连年旱灾,无法对东南沿海征税,这直接导致朝廷缺钱,也就不可能满足袁崇焕的粮饷和武器要求,人事任用权虽然在袁崇焕手中但也无济于事,崇祯也不可能不受文官言论操纵。最终结果是袁崇焕希望“五年平辽”,但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因为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而身首异处了。


物质文化史


袁崇焕中进士后,在福建邵武做知县。当时,袁崇焕官职虽为知县,却非常关心辽东的战况,常 常和一些曾经在辽东当过兵的退役将士一起讨论辽东的地理情况,和一些防御措施等,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前往辽东抗敌。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袁崇焕进京面圣,被御史侯恂推荐为后部职方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不久,他又先后升任山东按察司佥事和山海监军,成为明末安边靖国的一名勇将。


不久,在兵部尚书孙承宪的大力支持下,袁崇焕在辽东修筑宁远城,恢复锦州,右屯等军事重镇,使明边防向前推进了两百里,基本上收复了天启初年的失地。在此期间,他又采取了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鼓励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同时还注意整肃军纪,号令严明,让军队战斗力有所提升。由于治边有度,天启三年(1623年),袁崇焕被升任兵备副使,不久又被升为右参政。

天启五年十月,孙承宪因被魏忠贤排挤离职,继任者高第实行收缩战略,将明朝在山海关以外的人众,器械等都撤入山海关,要求袁崇焕也退出宁远和前屯震,但是袁崇焕拒不执行。


后金得知后,认为宁远孤悬一线于山海关外,有机可乘,天启六年和开启七年两次向宁远发动进攻。但袁崇焕坚守宁远,将后金的两次进攻都击退了。袁崇焕因此成了明朝晚期的中流砥柱,而后金军队的锐气则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此,锦宁防线巍然矗立在山海关外,牢不可破,令后金军队望而止步。

后金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长久僵持下去,皇太极决定避实击虚,绕开锦州、宁远,从山海关以西挥师入关,然后再见机行事。袁崇焕镇守的边关,让皇太极改变了入关路线。


袁崇焕一介书生,却敢于努尔哈赤较量,这样的袁崇焕很有英雄气概。在动荡的年代里保住大明,一直将自己所认为对的事情坚持到底而已,所以自己的人生已悲剧收尾时,他依旧在坚持着。


悠然读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为何袁崇焕要提出五年平辽。

袁崇焕自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使自己得以在辽东任职并得到了当时辽东督师的欣赏,被派往镇守宁远,也就是在这个期间他先后取得宁远、宁錦大捷,但之后因为魏忠贤的原因辞官回家了。

崇祯帝继位后,重新启用袁崇焕后,在一次朝会期间袁崇焕说出了五年平辽的话。

这话把当时的大臣们可吓得不轻,因为当初魏忠贤给袁崇焕筹集了十五万大军最后被六万人打的愣是城门没敢出,所以说现代的历史学家认为袁崇焕是在说大话。

一是袁崇焕有可能见崇祯帝年轻,便大胆提出五年复辽,二是怕朝中有人对自己不利,说出这话来稳定崇祯,至少在五年内崇祯不敢动自己,三是吹牛话,但是话以出,不得不做。

袁崇焕向崇祯提出了什么要求?

袁崇焕对崇祯说:五年平辽不易,不过陛下既然交给我,臣一定不敢推辞,以后请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在军饷、器械、用人方面给予便利。

又得到了崇祯赐予的尚方宝剑,确保权力。蟒袍玉带增加身份,太子太保增加爵位,然后把全国所有资源通通优先运给辽东。

当然袁崇焕还是有本事的,不然也打不出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而且在当时后金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由于小冰河造成的天灾,不少后金将领纷纷投降明朝,这也是袁崇焕敢说大话的底气之一。

不过由于山西商人为了利益出卖国家,亲自引清军绕道蒙古攻进了内地,打到了北京城前,掠夺的物资足够后金挺过灾关。不然袁崇焕还真有可能实现。


调侃历史


袁崇焕所谓的五年复辽,只是在崇祯面前夸下的海口。

为了得到崇祯皇帝最大的支持与绝对信任,袁崇焕显然有些迫切了。

其本身并不具备复辽的条件,在当时只能采取守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