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之後,互聯網經濟將會發生的大變化

新型冠狀病毒成了2020年開年最大的黑天鵝。這隻黑天鵝讓很多企業不知所措。但是大破必然迎來的就是大立。很多看到的危險,但也有很多人看到了是希望。

馬雲的淘寶和劉強東的京東都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創立的。

2020年的今天,因為病毒的原因不允許出門,實體店面全部停止營業。但是快遞業確依舊的風生水起。小區樓下的順豐快遞每天都是炮哥不停。線上蔬菜的平臺更是每天供不應求。

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也站起來一批人。

未來對中國經濟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行業將會被加速的發展和變革。

1、“線上購物”對“線下購物”的加速替代

儘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線上購物的習慣,但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後,這個習慣還會被深度發掘。比如買菜,之前我們還是習慣去菜場,但是這次之後,很多人將習慣於在網上買菜了。如果僅從購物方面來講,未來的購物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線下場景產生的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就好比你去商超買東西,手機當場就可以下單,然後很快送到你家裡。


武漢疫情之後,互聯網經濟將會發生的大變化

2、“體驗式場景”對“傳統實體店”的加速替代

既然購物都是在線上完成的,那麼實體店的存在價值在哪裡?未來的實體店不再是以“銷售產品”為中心,而是以“提供體驗”為中心。人們去實體店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為了購買各種“體驗”。

3、“線上獲客”方式對“傳統獲客”方式的加速替代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企業才發現“線上獲客”能力的重要性。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都必須擁有一種從線上獲客的能力,傳統的獲客方式無非是電話、廣告、分銷等等。但是這些模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而且成本將越來越高。未來各種線上平臺會越來越開放,圖文、短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都有,你必須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去吸引你的客戶。

4、“線上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加速代替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開始習慣在家裡學習,傳統的學習、培訓機構必須加速轉型。就像互聯網改變了產品的流通路徑一樣,互聯網同樣也改變了知識傳播的路徑。以前知識傳播只能在教室才能發生的,每個老師只能面對幾十個最多上百個人授課。而現在一個老師可以在線上跟上萬人乃至幾十萬人授課,而且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包括落後山區,只要有網絡就行。這就是線上教育的核心優勢,它使優勢的教育資源平民化。

武漢疫情之後,互聯網經濟將會發生的大變化

5、“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的加速代替

因為這次疫情,不少公司開啟了“雲辦公”,人們開始在家裡辦公。而且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大量個體都脫離了公司獨立發展,比如網紅、自由職業、自媒體等,他們都不需要傳統的辦公室。


武漢疫情之後,互聯網經濟將會發生的大變化

6、“免費”對“收費”的加速取代。

這次疫情,徐崢的《囧媽》突然放棄了院線,改為線上免費收看,開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影行業的盈利模式。這是一種必然,因為線上免費是大勢所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一定有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免費,越來越多東西的利潤開始無限接近於0,那麼商家靠什麼盈利呢?靠收費的後移。今後商品的利潤環節越來越後移,甚至是隱藏的。

7、“新型醫療”對“傳統醫療”的加速代替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科學醫療體系的重要性。至少在初期,從武漢傳來的消息都是關於醫療資源緊缺的。醫療問題的核心,在於醫療資源的更加更合理的分配,在於關鍵時刻醫療資源的調度能力,在於醫療資源的協同性和共享性。我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我們的醫療體系的改革會被加速推動,比如國家第一時間就宣佈為本次病毒的確診患者免費提供治療。那麼在接下來的醫療改革中,互聯網如何參與?民間資源如何參與?不同區域之間如何打通?需要我們在事後做一個詳細探討。


武漢疫情之後,互聯網經濟將會發生的大變化

8、新生活方式對舊生活方式的加速代替

之前,我們只顧埋頭賺錢,為了錢我們犧牲健康,我們倡導996的作息,但是經過這場病毒,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徹底改變。人只有在兩種東西面前才能不把錢當回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而現在這兩種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

每經歷一次困難,就會堅強一次,成長一次,我們不僅沒有被打趴,反而會變的更加強大。

這種敢抗爭、不怕輸、不服氣的性格,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這是一個越挫越勇的民族,它的韌性不可想象。

對企業來說,要知道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公司,都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而我們現在經歷了病毒的洗禮,我相信必然會有一部分企業邁上新的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