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隨著武漢疫情的持續蔓延,一個老人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

17年前,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17年後,當病毒再次來襲,84歲的他又重新披甲上陣。

他是無雙國士,更是定海神針。

他,就是鍾南山。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鍾南山院士是我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在非典防治、重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等領域都是領軍人物,對整個人類作出突出貢獻。

鍾南山曾表示,多項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能達到100歲以上,但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人都活不到,其實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現在的年輕人,正是因為沒有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身體才會出現各種疾病,器官才衰老的更快。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鍾南山院士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影響健康的五大因素

人體健康和壽命有五大決定因素:父母遺傳佔15%,社會環境佔10%,自然環境佔7%,醫療條件佔8%,而生活方式佔60%,幾乎起了決定作用。

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遺傳因素 + 10%社會因素 + 8%醫療因素 + 7%氣候因素。

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鍾南山院士一家不僅是醫生世家,還是運動健將之家。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可是,鍾南山院士也曾經因為常年的勞累和對養生的不注重使他突發心肌梗死。

此後,他深刻的反思了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運動習慣,痛定思痛,汲取經驗教訓併合理規劃自己的養生之道。在合理的養生習慣堅持下,如今雖然已經年逾80,仍能保持健康的體魄!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這些健康方式要堅持

  • 生活作息

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睡覺,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時。

  • 飲食規律

飲食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早餐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這是最好的飲食習慣;但現實中很多白領、上班一族卻恰恰是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死撐。

長期不吃早餐容易得膽囊炎、膽結石,午飯不按時吃容易得腸胃病,晚餐吃得多容易發胖、三高。民以食為天,這一點尤其要注意。

  • 合理膳食

平時要少吃肉,肉吃多了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發病風險。

要多吃蔬菜和豆類食品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改善消化功能,減少便秘,預防直腸癌等疾病的發生。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 堅決少抽菸

全世界最不好的習慣是抽菸。抽菸的人,易患氣管炎、肺氣腫或者肺心病,最後走向肺癌,這是死亡三部曲。

  • 堅決少喝酒

喝醉一次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六種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菸;第二就是酗酒。

  • 控制自己的情緒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所以人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而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記住情緒是人們健康的指揮棒,至關重要。

生活中的三種快樂,我們要時刻牢記:

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 家庭不和睦,人就易生病

有的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要知道人的疾病70%來自家庭,人的癌症50%來自家庭。

離婚人士、喪偶人士壽命偏短,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

那怎麼樣讓家庭和睦,這是一門學問,必須解決四個問題:

第一要尊敬老人;

第二要教育好子女;

第三要處理好婆媳關係;

第四,夫妻要恩愛,這是核心。

夫妻要做到八互原則:互敬、互愛、互信、互幫、互慰、互勉、互讓、互諒。

  • 健走

健走簡單易行,安全有效,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在預防慢性病、增強身體素質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每天健步半個小時到一小時,能明顯改善身體的狀況。

不同時期,不同鍛鍊

體質上升期(0-28歲):參加體育鍛煉,羽毛球、跑步、游泳等。

體質下降期(28-49歲):少參加競技運動了,進行體質鍛鍊最重要。

體質衰退期(49歲後):要進行功能性鍛鍊,保持功能正常。

壽命長短,不取決於衰老和疾病,而是它……​

健身達人鍾南山

  • 男人要做到12個“一”

男人是家的頂樑柱,承受著更重的壓力,在健康方面更加粗枝大葉,平均壽命要比女性少2~3歲。

男同胞們每天要儘量做到下面幾個一:每週吃一次魚,每天一個西紅柿,常喝一杯茶,每天一點核桃,少抽一支菸,每天一瓶白開水,每天一個蘋果,白酒不超一兩,常喝一杯酸奶,每天一根香蕉,多一些微笑,多一點運動。

有一天你輝煌了,一定要有個好身體,才能享受人生。

有一天你落魄了,還得有個好身體,才能東山再起!

珍惜生命,從現在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吧!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於分享。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