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需要儘快補上的“社群”課

近幾年來,傳統媒體對於商業用戶的影響力在減弱,直接導致了商業廣告的下降,客戶流失,尤其是房產和汽車兩大領域。在和這些企業的營銷老總交談中,筆者瞭解到,他們提出的第一個需求就是:希望有“優質”、“精準”客戶上門。那麼這些“客戶”在哪裡?我們怎麼找到他們?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很久,因為確實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找到這些“精準”對象,向這些 “窄眾”進行傳播。

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的出現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普及,一種基於“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利益”走在一起,並且大家一起在線上交流、線下活動的群體產生了,那就是“社群”。而“社群”就能夠幫助我們尋找到“精準”對象(客戶),實現我們的“精準”傳播。這種傳播能夠補充傳統媒體的不足。為什麼這麼講呢?

傳統媒體需要儘快補上的“社群”課

“滴灌”式精準傳播再上前臺

我們先來看傳播。人類的傳播有兩種,一種是人際傳播,一種是大眾傳播。人際傳播是作為行為主體的個人與個人之間進行的傳播活動,可以是兩人間傳播、小群體傳播和公眾傳播。人際傳播是人類傳播活動中最古老的傳播,也是最基本的傳播形式,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與發展。上世紀60年代以前,吳江一些鄉鎮最熱鬧的地方就是“茶館”,那裡每天都會傳出鎮上鄉里的一些“小道消息”,這些內容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可信度比較高。

大眾傳播是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於近代才出現的,出現了一對多的傳播,這是大眾傳播的特點。隨著印刷技術的改進,報紙的問世標誌著真正的大眾傳播到來。後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廣播、電視、 PC互聯網也相繼產生,一對多的傳播發展到了極致,大眾傳播成為一種主要的信息傳播方式。由於它的傳播面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媒體擔任了大眾傳播的主力軍,得到了政府和廣告客戶的重視,在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上都得到了顯現,尤其在2007年—2011年的5年間,成為房地產廣告的首選,許多報業擴版加印廣告,房地產廣告佔比接近或者超過50%以上。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大眾傳播的缺點也開始被廣告客戶發現,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大眾傳播在傳遞信息上具有規模效應,人際傳播具有“精準”性。然而,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普及,通信運營商的帶寬提升和流量話費的下降,本來弱勢的人際傳播開始迅速崛起,人們依託微博、微信、手機QQ等社交平臺,通過“社群”的傳播,又讓“熟人”之間活躍起來,並且突破了“時空”的概念,大家在同一時間(或者不同時間)不同的地點討論同一件事情,變得非常方便。這種傳播環境的變化,使得一部分企業(廣告主)認為,我們不需要進行大眾傳播來進行 “大水澆灌”式覆蓋,而是需要對企業的目標用戶進行利己、窄眾的“滴灌”式精準傳播。

“社群”運營要建立“四感”

既然市場有這樣的“需求”,我們就要順勢而為,讓在傳統媒體的記者、編輯、業務員瞭解社群,運營社群,利用社群,從而來服務客戶。

關鍵在“內容”,作為在傳統媒體裡摸爬滾打的新聞人,本身就具有見多識廣的優勢,並且在某個領域應當是“行家裡手”,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朋友”,這些都為建立“社群”,成為群主,打好了基礎,先天已經足夠了,後天就要靠“運營”了。

如何做好“社群”運營,首先要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特點,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把好的“內容”呈現在社群裡,線下組織“群友”一起活動,這樣用戶就多了,群活躍了,變現的可能性就存在了。報媒就可以將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一起打包給客戶,我們的優勢就凸現出來了。那麼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應該怎麼做的呢?

社群運營一般來說要建立“四感”:第一是儀式感,比如,加入需要通過申請,人群要服從群規,行為要接受獎懲,以保證社群的規範。第二就是參與感,比如,通過有組織的討論、分享等,以保證群內有話說、有事做、有收穫的社群質量。第三,就是組織感,比如,通過對某主題事情的分工、協作、執行等,以此保證社群戰鬥力。第四就是歸屬感,比如,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助、活動等,以保證社群的凝聚力。

社群為傳統媒體轉型提供新路徑

在實際操作中,除了建立“四感”,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是什麼樣的人可以做群主,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二是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三是要有嚴謹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大部分記者、編輯、經營人員都有這些優勢。其次是社群的規模要控制好,不是人越多越好,由於社群的核心是情感歸宿和價值認同,那麼社群越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話題不能引起共鳴,有些500人的群,最後成為新手和小白的灌水群、廣告群、投票群、紅包群,結果是一些高價值的成員默默地離開,社群的價值無法提高。

相反,小而美反而會活得更好更久,圈子小,話題會更集中,90%的用戶在100人以下的社群裡比較活躍,所以,一些區域性的媒體,特別是縣(區)媒體,由於運營人員少,又受當地人口和流動性的影響,建議多建一些100人左右的群,除非你有3個人(群主、小秘、意見領袖)以上的團隊來運營,就可以建大群。最後,就是社群的價值觀,社群是人和人聚合的產物,表面上看,社群是網友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社群;而深層次來看,社群就是現實社會的映射:分工不同,存在著一定的“身份差異”,彼此之間有歡樂、有合作,但有時也會出現摩擦。健康的社會,需要有一套法律體系和道德體系,充滿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同理,社群也如此,有群規還不夠,更要有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和活動,才能有活力,才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從實踐的情況看,吳江日報社新傳媒中心在2014年開始嘗試社群營銷。當年,吳江的吾悅廣場房地產項目需要有客戶到售樓處,正好“巴西世界盃”在這個節點,客戶要求我們看球的人數每場400人以上,由於大多數比賽在後半夜開始,所以必須要找到“鐵桿球迷”,報社喜歡足球的同事建了一個“吳報傳媒——巴西世界盃”的社群,從開始的幾十個人,發展到80多個,我們不斷在群裡發看球的信息,現場的活動內容,幾個“大咖”進行評球、線下看球,都設置了遊戲環節,獎品豐富。通過看比賽,大家以球會友,其樂融融,這種從社群內裂變式的傳播,最後讓現場人氣爆棚,房產客戶非常滿意。

媒體的發展最後會成為什麼?我們現在無法預知,用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供給側改革的方向,社群是2017年傳統媒體轉型的又一個方向,記者、編輯、經營人員要及早學會這一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