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为什么最强状态的吐蕃一定要与唐朝死磕,为什么不南下攻占印度?

鸢飞九天2018


唐朝时期的吐蕃的疆域大部分都在今天的西藏和青海地区,当时的藏民大部分都是生活在一些峡谷地区,唐朝时期吐蕃在全盛的时候人口才四五百万,全国能动用的兵力也就几十万左右,当时吐蕃与唐朝的关系还不是特别好,虽然有文成公主等先后结亲建交,但是吐蕃的历代皇帝都一直垂涎中原这块土地。

由于吐蕃生活在高原地区,能耕种的土地很少,只有山谷沿江地区才能种一些粮食作物。所以吐蕃政治和军事重心都放在了中原地区,印度当时虽然四分五裂,但是印度地区的人口比较多,并且印度的文化信仰和吐蕃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两个不同文明向合并,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两个文明融入一起,这对人力物力都比较短缺的吐蕃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并且成本很大。

其实吐蕃是曾经占领过恒河流域的,后来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和对大唐用兵紧张而放弃了这个富饶的土地。吐蕃在8世纪和9世纪这个阶段是国力强盛,吐蕃与大唐有过许多次的战争,双各有胜负,谁也灭不了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吐蕃在整个周边国家来说是比较嚣张的。

吐蕃对外扩张的一个战略方向是占领一些重要的交通要到,这也是由于吐蕃的这个国家人口有限,如果向南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吐蕃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当时印度在虽然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一个状态,但是各个政权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虽然都不是吐蕃的对手,但是如果吐蕃强行攻打的话可能会造成这些政权一起联盟,这对吐蕃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对手。

印度与吐蕃有喜马拉雅山隔着,如果吐蕃攻打印度的话,在行军上势必会造成很大困难,并且补给的输送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十多万的部队没有几十万的后勤补给队是不可能的,在地里位置上吐蕃都不会这么干。

我们再说说从经济方面分析一下吧,印度是农耕文明,而吐蕃是畜牧文明,如果吐蕃南下攻打印度,印度又不适合养牦牛和养羊,所以印度这块土地对吐蕃来说经济价值不高。我们再从从天气角度上来看,吐蕃是高原气候,全年的气温都是比较凉快,而印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这对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吐蕃人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

如果吐蕃南征印度,可能会有一半的伤亡都会来自气候原因所导致。综合以上原因吐蕃是不会轻易的大费周章的去攻打印度,也不会把战略方向放在印度这里。


无笔


首先题主大人,吐蕃王朝时期不是没有南下攻天竺(那时候还印度这奇葩国家),而是打了,还打了不止一次!

对于吐蕃来说,其政权崛起后选择疆域拓展的方向,当然会进行各种尝试。那时候,又没有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谁能知道往哪个方向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相比于不太熟悉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南方反倒是古代藏族最熟悉的方向。

穿越喜马拉雅山沟谷的古代商路,早就将两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条目前尚有争论的商路,有时被称为“麝香之路”,有时被称为“宝石之路”,而有时又叫“盐粮之路”。

其路上,交流的大宗商品也不是后世的茶叶,而是藏北盐湖中盛产的食盐、羊绒(所谓克什米尔羊绒织物,其原料全部来自藏北地区)和南方温暖地带的谷物。

这种最原始的易货贸易,一直持续到近代,是沿喜马拉雅山麓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

因此吐蕃崛起后,最早下手的并不是北方的吐谷浑,而是南方的小邦国。只不过,汉地史料对此几无记载,大家不熟悉而已。

吐蕃王朝征服南方小邦国(部落)的记载,首见于藏文史料《贤者喜宴》,其书记载:“(松赞干布时期)纳木巴民王、泥婆罗铸铜王、孙波铁王、门域果王等四方之王,收赋税以进贡称臣”。”

这其中,“门域果王和泥婆罗铸铜王”的位置肯定都在吐蕃南方。

“门”在藏文中指地势低凹、山谷狭窄、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之地。一般来说,学者们比较认同吐蕃时期的“门域”指的是今天门隅、洛渝、下察隅等地区。

这个地区,山高林密,当地人自称为“门巴”。在藏语的结构里,“门巴”的“门”通常是地理名词,而“巴”则是指“某地的人”。所以,“门巴”其实就是“门地人”的意思。

门巴人服饰

现在这片处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崇山密林中的土地,是西藏与云南交界的区域,现在闻名遐迩的进藏线路“丙(丙中洛)察(察瓦龙)察(察隅)”线,便在下察隅的北部。

尼婆逻其实就是今天尼泊尔的古称,这个小邦国曾长期处于吐蕃的统治之下。其国王的废立都有吐蕃插手的痕迹,据说文成公主进藏的次年(642年),泥婆罗政局动荡,吐蕃出兵泥婆罗扶持了尺尊公主的兄弟上位。

同样,保存在敦煌的古藏文史料也有类似记载:尼婆逻“遂羁属吐蕃”、吐蕃“并长期驻牙于尼婆逻”。

公元704年,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在军中意外去世,关于他去世地点的猜测不但包括南诏国,还有门域。

赤都松赞去世后,吐蕃国内政局变幻,各地叛乱蜂起。重新掌控朝政的没庐赤玛伦罢免了泥婆罗国王,据说这位国王便是吐蕃王室后裔。

而后,同样位于南方的“悉立国”反叛,赤玛伦出兵平叛。由此可知,当时“悉立国”也是吐蕃的属国之一。

关于“悉立国”,《新唐书·西域传》中如下记载:“悉立国,在吐蕃西南,户五万,胜兵五万……羁事吐蕃。”

除此之外,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唐使王玄策在北天竺被劫,求兵于松赞干布。吐蕃借给精兵1200人,又令泥婆罗出兵7000,交给王玄策指挥,南攻天竺找回场子。

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王玄策连灭数国擒其国王,献俘阙下。

《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归降的城镇聚落达五百八十余所,未久朝乾托卫城破,中天竺就此灭亡。为此,吐蕃曾立铁碑于天竺,以定吐蕃“南界于此”。

史料里吐蕃最后一次,南下用兵是在赤松德赞时期。

这次军事行动,记载在吐蕃名臣巴·赛囊所著《巴协》中。据说,当时修建了桑耶寺后,寺内白塔想要用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装藏。为此,赤松德赞派兵南下自己去取。

当吐蕃军队走到达贝莫贝塘时,天竺的一位国王吓的魂飞魄散,把靴子挂在宫门之上,表示臣服。并对吐蕃统帅说:“我的国土愿归入吐蕃赞普的脚下,甘愿缴纳赋税,请将军不要妄动刀兵”。

随后,吐蕃大军渡过恒河,抵达中印度摩揭陀国,在朝拜了金刚座菩提树后,从塔中取出舍利,凯旋北归。

凯旋之前,吐蕃军队再次于恒河树立铁柱为界,并留兵驻守,形成一个大城镇。

从以上的史料记载来说,吐蕃王朝时期,至少曾四次南下用兵。因此,吐蕃并不仅是和唐朝死磕,只不过唐朝正好挡住了,吐蕃向东、西、北三个拓展方向的道路而已。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首先,说到实力。 唐朝、吐蕃、阿拉伯帝国几乎同时兴起,势力都很强大。唐太宗时期虽然对吐蕃占据一定优势,但是仍然需要文成公主和亲等手段维持天朝的朝贡体系,更不要说以后逐渐衰落的时期了。吐蕃也并没有同唐帝国死磕,而是强盛一时的四处出击。

其次,看看吐蕃实际的兴盛过程。唐帝国退出中亚以后,吐蕃称雄西域同阿拉伯帝国争雄,同阿拉伯军队、中亚各国联军都有大战;两次攻入长安,北至四川、甘肃甚至唐朝畿辅地区;东至云南,与西南各土司政权争锋;南达印度次大陆都有吐蕃势力,至今尼泊尔、不丹、锡金甚至印度北部各邦带有明显的吐蕃文化;向西到达克什米尔地区的拉达克一带,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大帝国,民族影响力至今仍留在上述地区。并没有死磕唐朝或者死磕任何一个势力,只是扩张路上与不同相邻帝国的争斗。

再次,说一下吐蕃强盛之后的衰落期。即使两宋时期处于内部分裂状态,仍然可以用吐蕃一部一度把鼎盛时期的西夏李元昊打败。到元朝也是蒙古帝国拉拢并且倚重的重要势力,开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最后,吐蕃帝国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其民族分布地区大体与强盛扩张地区相同,期间因为发展过于迅猛,至今藏族分安多、卫藏、嘉荣、白马等分支,其分支的服装、风俗等等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迅猛发展融合羌、吐谷浑等民族的差异性的外在表现。

秘境拉达克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比西藏还西藏的地方,可惜现在属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

所以说,看一下如今藏族同胞的分布情况就能了解当年吐蕃的强大!

轮台戍卒

汉家大将西出师,愿做轮台一戍卒!


轮台戍卒


吐蕃曾经2次出兵印度,占据恒河以北的土地,立下武力碑记,驻军的后裔还留在印度生活。

先来回答第1个问题:吐蕃为什么不热心印度,而专门要跟唐朝死磕到底?

双方的矛盾焦点就是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唐朝的安西四镇(于阗、碎叶、疏勒、龟兹)与河西、陇右控制着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

而丝绸之路上的精美商品、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无不刺激着任何一个统治者,谁强盛起来都想来捞一把,最好是能够控制这块地盘。

吐蕃想要,唐朝不可能给,双方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两国之间狼烟升起。

相对于丝绸之路的价值,印度就没有那么重要,当然印度的财富也不少,然而吐蕃人并不适应炎热的气候。

那么,我来回答第2个问题:吐蕃2次南侵印度,每次都大获全胜,兵锋无国可挡。

第1次是帮助唐朝出兵。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知名出使印度,带着随从30多人出行。队伍刚到达印度境内,发现邦国摩揭陀陷入内乱……

更糟糕的是,篡位的阿罗顺伏击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被俘,手下随从全部英勇牺牲。2人在押送途中设计逃脱,发誓要为弟兄们报酬,要为大唐雪耻。

王玄策就近跑到尼泊尔,从尼泊尔、吐蕃等国借兵近万人,大唐外籍军团兵分4路杀下印度。摩揭陀军队不堪一击,阿罗顺逃往印度腹地依然被抓获,王玄策休兵,吐蕃军队回国。

几十年过后,印度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竟然骚扰吐蕃边地,其中就有摩揭陀人。当时,吐蕃处于赤松赞普统治时期,国势如日中天。

吐蕃第2次入侵印度。赤松赞普砍瓜切菜般杀到恒河岸边,下的对岸的摩揭陀贵族赶紧蕴藏财宝,并逃离摩揭陀避难。

按照赤松赞普的要求,吐蕃大军开进摩揭陀佛寺,取走里面的佛陀舍利,要运回装饰吐蕃的桑耶寺白塔。

很快,摩揭陀的国王臣服吐蕃,表示每年会按期进贡。为了警告这些健忘的印度人,吐蕃军队在恒河岸边立碑,刻下:恒河北岸的土地皆属于吐蕃。

吐蕃人还在加尔各答,立下一根记载征服的铁柱,派有专人看守。如今还有当年驻军的后裔生活在加尔各答。


子屠龙


吐蕃死磕大唐帝国也不能全怪他,有句话说得好,当一只老虎在自己的地盘外发现了另外一只老虎的时候肯定也是寝食难安的。

有个比较不为人知的事那就是大唐帝国实际上不同于其他中原王朝,由于带有胡化的血统(鲜卑),唐朝统治阶层非常的反传统,同样是侵略成性的,唐朝建立初期国土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巅峰唐朝国土高达1500平方公里,足足扩大了四倍。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开始到武则天时期,大约50多年时间里,大唐帝国就跟现在的美国一样,对外的战争从来没有间断,7万名唐军甚至越过帕米尔高原跟阿拉伯帝国交战,虽然战争是打败了但是却足以说明唐军的战力还是挺强的,有这么一个强国在旁边当邻居,吐蕃肯定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在巅峰唐朝时期,吐蕃他的兵力几乎全部沿唐吐边界布防,根本不敢分兵派兵印度。

其次是后勤问题!当时吐蕃跟印度还隔着一大片山区,他们的补给队必须要越过几千里山地,这使得吐蕃军的后勤难以为继,派兵印度很难统治。比如吐蕃就曾两次进攻印度,最远的一次曾控制住恒河北岸,但是就是因为后勤运不上去,在当地又筹措不到足够的粮草不得不撤军。


优己


要想理清这个问题,简单地了解一下吐蕃这个国家的性质就可以了。

第一,宗教意识形态和文化圈的归属感。吐蕃作为一个盘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国家,其受东亚汉文明的影响事实上远远比不上受中亚和南亚文明的影响。也就是说,藏缅文化圈实际上和印度尼泊尔文化圈和波斯文化圈的关系更亲密。吐蕃最初的原始信仰苯教就收到了波斯拜火教也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教义的影响。两者有着相似的二元世界论。


随着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入藏,佛教开始兴盛起来,然而后来发生了佛教的顿渐之争,结束后赤松德赞宣布禁止汉地佛教在藏地流传,不许学习禅宗佛法,以天竺佛教的教律作为标准,开启了西藏密宗佛教独立发展的道路,和中国的文化进一步分裂。

宗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可怕,僧人在政治中的强势地位自然会倾向于将印度缔造成宗教智慧文明的乐土,成为吐蕃的精神交流对象。在8世纪吐蕃进攻恒河流域的战争中,吐蕃军队掠夺的金银财宝倒是次要的,从摩揭陀国达日孜多塔内取得的佛陀舍利成了更重要的战利品。

第二点,世俗利益的驱使。这很容易理解。当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团结的整体,散布着诸多分裂的邦国,让大唐军队都头疼不已的吐蕃军队根本没把印度人的军队放在眼里,对吐蕃威胁不大。王公大臣和百姓在城破之际,往往四处溃逃,在大多数人眼中,探索佛教和印度教教法才是最重要的。而吐蕃之所以出兵警告印度诸邦国也是因为后者骚扰掠夺吐蕃境内的人口和牲畜。

而唐朝就不一样了。吐蕃尤其眼红中亚,眼红唐朝控制的丝绸之路。控制了丝绸之路,就意味着各种金银珠宝,瓷器,丝绸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吐蕃的手里,可以直接占据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这对一个物产匮乏的高原游牧国家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同样,控制丝绸之路南道的青海道也是吐蕃的目标,所以吐蕃才会与唐王朝反复争夺吐谷浑地区。同时吐谷浑地区的物资和人力都远比高原腹地丰饶得多,是重要的前哨战略基地和补给中心。


同时,吐蕃也明白,唐王朝虽然强,但是敌人也多,所以其在对唐战争中往往会联合心怀不满的突厥部落共同作战。


普鲁士之魂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主要是题主想歪了,首先要搞清楚吐蕃与唐王朝战争的实质。

唐朝与吐蕃之战,实际上战略缓冲地的争夺,并非吞并战争。吐蕃人口有限,鼎盛期时期人口不足400万,吐蕃本部也就100万人左右,基本上不可能真正统治中原地区。他们战争的主要目的,只是统御青藏高原,争夺青海地区、川藏边境、西域的控制权,周边的吐谷浑、高昌等国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但是在攻打吐谷浑的时候,开罪了宗主国唐王朝,双方从此进入了拉锯战状态。

面对印度也是一样。双方未进入战争状态时,吐蕃曾协助唐军攻打印度,一度灭了实力最强的中印度,吐蕃版图向南扩张到恒河流域。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恒河流域人口众多、势力错综复杂,吐蕃根本驾驭不住。

偶尔策马扬鞭南下、东进劫掠尚可日,真要搞大事情、打一场消耗战、治理地方,其实对他们来说有点得不偿失。


足球大玩家


我大胆的推测一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肯定会说,隔着一座大山(喜马拉雅山),怎么南下攻印度 ,因为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吐蕃最强盛的时候曾经将势力扩展到恒河北岸,可以肯定的说吐蕃在印度曾经有过军事力量,但是却没有长期占领,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作为使节出使天竺(印度),适逢天竺国内大乱,王玄策的使团被劫掠,随行的数十名骑兵也被擒获,王玄策逃至吐蕃,借吐蕃兵和尼泊尔(尼泊尔曾是吐蕃属国)军队讨伐印度,很短的时间大败印度军队,俘获作乱的阿罗那顺及王妃押赴长安。

王玄策在印度的大胜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对于强盛的大唐来说,区区天竺并不是什么强大的敌人,胜利是正常的。

但是王玄策的经历却留下了吐蕃出兵印度的记录。

吐蕃出兵攻打天竺

这件事发生在赤松德赞在位期间。

当时大唐被安史之乱搞的疲惫不堪,赤松德赞乘机派兵攻占长安,你想吐蕃连长安都能夺取,还敢册立傀儡皇帝,区区天竺自然不放在眼里。

为了抢夺如来佛祖的真身舍利,吐蕃出兵天竺,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恒河北岸的广大地区,目标达成后如愿撤军。

吐蕃在历史上确实出兵印度,但是却没有长期占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两地气候差异巨大,印度炎热的天气很可能是吐蕃人无法适应的。

2、中原富庶之地才是吐蕃的终极目标,对印度的用兵只能是“插曲”。

3、吐蕃政权存在时间比较短,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直至归属中原政权。



一点点历史


相比喜马拉雅山脉高山绝谷的贫瘠 有什么理由不选择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商业利益和关陇地区的繁华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进出印度的问题。自古以来,亚洲大陆进出印度的路口只有一个——就是阿富汗,而不是西藏。因为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决定西藏和印度的交流只能是小规模的民间交流,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史记 西南夷列传》也确认了阿富汗的印度出入口作用: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大夏国的疆域就在今天的阿富汗北部、塔吉克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地区。蜀地的商品进入印度,印度将蜀地商品输出到中亚地区,桥梁就是阿富汗。

即古代中国如果要进攻印度,最佳的方式是下图的路线

由于印度的政治和历史文化重心是在印度北部的印度河流域,至于南亚和东北印度地区,从来都不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所在。松散的部落形态,是印度东北地区的主要历史形态。

对于这些松散的部落,吐蕃不需要大规模的军事征服,只需要派遣使者翻山越岭恐吓威胁下,即可让这些部落臣服。

除非喜马拉雅山以南地区出现一个强国,否则印度不会有来自东方的威胁。但历史上印度东北部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自然对印度就毫无威胁;至于缅甸、泰国等地区,距离太远,彼此都没有兴趣威胁对方。


综述

吐蕃统一西藏高原后,只能南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再向南,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能靠口头威胁让南方的松散部落臣服就算了。

吐蕃不翻越喜马拉雅山而向南扩张,就和北非不越过撒哈拉大沙漠扩张到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是一样的道理——地理环境的限制。

由于印度历史的发展中心是在印度北部,进出印度只有阿富汗这个出入口。不管是来自西亚、中亚,还是北亚、或者古代中国,要想征服印度,只能从阿富汗进入。

印度三面环海,而东北地区有无强国威胁,只有西北的出口阿富汗。

对于吐蕃而言,与其翻越喜马拉雅山,统治那些野蛮的部落,不如北上收取河西走廊的关税,放突厥人和鲜卑人吐谷浑的羊,割唐朝人的麦子。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吐蕃和唐朝算得上相始相终,因为两个政权从正式建立到强盛再到最终的灭亡,时间轨迹都差不多。就仿佛老天不愿让大唐一家独大一样,故意给他找了一个对手。期间几百年恩怨交织,既是仇敌和利益争夺者,相互捅刀子成了家常便饭。又是姻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唐朝宗室和吐蕃统治者建立了血脉联系。拥有这样复杂关系的两个政权就在势力此消彼长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那为什么吐蕃一定要死磕唐朝,而不是南下进攻天竺呢?这是由吐蕃现实政治和经济原因决定的。吐蕃虽然强盛,但还是处于奴隶制,虽然农业和手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国家还是以游牧业为主。其政治制度是领主定期会盟制度,为加强对领主的控制,又创建了茹和东岱这样军政合一的行政军事单位。纵观历朝历代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少数民族政权,在行军方式和战略意图上,都会选择死磕富庶的中原王朝,获得土地只是附属产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攫取经济利益和压缩对手的战略空间,避免对自己产生太大威胁。



同时期,唐朝是比较先进的农耕文明,这个大一统而又富有进取精神的王朝在积极对外扩张的时候不免利益范围和吐蕃发生了冲突。唐朝的存在不但会侵蚀自己的利益,甚至还可以威胁到自身的存亡。而天竺这时候还没有一个政权强大到可以威胁吐蕃的存亡,并不值得吐蕃将大量精力投注其中。而且,受制于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吐蕃发动的战争有点像今天说的以战养战。因为缺乏良好的后勤供给能力,吐蕃对战役要求非常高。进攻唐朝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的效果,唐朝富庶的土地和人口,一旦被吐蕃征服,就能为长期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但如果要进攻天竺,就需要考虑南边的高山和险恶的自然环境。在极端地理条件下,后勤供给能否得到持续保障是首要问题。其他诸如气候差异给士兵带来的水土不服,语言文化,以及得到以后能否适应并守住这些土地都需要考虑。简而言之,南下的机会成本和实际利益都没有死磕唐朝来的大。和唐朝死磕不仅可以和唐朝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增强影响力,保证这些地区给自己带来持续不断的利益,压缩唐朝的发展空间。在唐朝出于劣势的时候,还可以直接获得可观的财富。而天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还尽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