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一带的人有的那么富裕,他们大都是做什么的?

太始弓


我是外地嫁到杭州郊区农村十年了,对这边还是有点了解,这里跟我老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杭州这边农村真的不算富裕,大部分人也只是上上班。要说比其他地方富裕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是这边的人家孩子比较少,从七十年代就基本一个到两个孩子,八零后跟九零后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这样做父母的负担就轻了,有更多能力帮助孩子,久而久之家庭条件肯定比3-5个孩子的人家日子过得轻松。然后现在八零后跟九零后的父母还能帮点忙,一家四个劳动力,最多两个孙子辈,日子肯定要比其他兄弟姐妹多的人家轻松多了。


朵儿已长大


我是北方人,在南方工作快10年,认识了一个常熟的朋友,我们比较谈得来,对他家的情况大概了解一些。

他家是拆迁比较早,拆迁以后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联排别墅,听他说后来再拆迁的房子就只能选多层了。所以他家也是赶上了,他们现在住的是小别墅,旁边有大型的菜场,有一次他发了一张买菜的照片给我看,说实话当时挺震惊的,我没有想到一个镇上的菜场竟然那么大,侧面也能反映出他们那边的发达。


他是独生子,他爸近几年身体不太好,办了病退,领一份基本工资,在家里待着养身体,看病的花销社保基本能覆盖,自费的部分很少。他妈退休了,后来又去学了月嫂,现在镇上做月嫂,他妈现在领一份退休工资,还额外挣一份月嫂的工资。

他以前不想压力太大,不愿在上海买房,后来突然改了主意,又决定在上海买房子,家里一下子拿出两百万给他付了上海的首付,他家只是常熟某镇上一个普通的家庭,绝对算不上富裕,但他们这种家庭条件,在我们北方来说,真的算是很富裕了。


我想想我们县城的双职工家庭,辛苦一辈子出来,满打满算能拿出50万给孩子买房的也很少。可他们那里,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拿个一百多万出来给孩子买房很平常,我私下里思考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大环境的差异造成这样的区别。

我那个朋友大专毕业,他爸妈读书估计也不算多,参加工作比较早,他们那里就业机会比较多,村里有厂,吃住都在家,额外开销很少,比较容易攒钱。

我们北方村子里有厂的很少,农村人工作的头几年,生活开销很大,就算挣一样的钱,能攒下来的也很少。


我们村里有个女孩子,长的也不好看,也没有学历,就是嫁到江苏那边的农村,日子也过的不错。她们家里,四个人挣钱,都在村里的厂子上班,吃住都在家里,生活很稳定,开销也小,她们家每年攒上十几万很容易。她那种还是没有学历,没有专业技术的普通农村家庭。

所以我认为江苏,浙江那一带的家庭,普通的打工族也很多,并且这种家庭,靠着几十年的稳定积累,过得都还不错。


阿川说情


我几年前去浙江平湖下面的镇上待过一段时间,对比我所在地方。做的是服装样衣。晚上下班后,工人师傅把做的半成品带回家,晚上吃饭后,在家里再做一些,增加收入。去下面乡镇有商店或者其他生意的店,都会手工加工小饰品。都是利用好时间,多做,增加收入。那边镇上住的房子都是四五层,所以一份辛勤一份收入。江浙生产链接很好,各种简化生产的新方法和小工具的研发很到位,动脑筋。通过这一个小层面可以简单了解。勤奋加拼搏和思维。


莫南春7980


在中国大陆,江浙经济整体确实很发达,人均收入也较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政策倾斜。在中国,一个地方要发展,政府的各项配套政策如招商引资、税收、人才引进等都很重要。比如,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就入住了很多国内外公司,这个工业园区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做得很好。为了鼓励人才留下来,企业给员工交的住房公积金比例非常高。

二、地理位置优势。这里属于长三角地区,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水运、航运都很发达,方便开展贸易。并且,很多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虽然设立在上海,但是会把工厂放在江浙,带动了江浙的经济和就业。另外,虽然冬天也会有雾霾,但是整体气候很适宜生活。个人最喜欢的城市是苏州。

三、江浙人自己也比较争气,民间创业氛围很浓。浙江的民营企业尤其发达,浙商老板很拼,并且很团结。我接触过不少浙江企业,老板和下面的高管做事都很专业。宁波有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在十几年前的时候里面的人就都是各个知名大企业挖过来的,按流程按规矩做事。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收购了多家欧美日汽车零部件企业,比如美国的百利得、日本的高田、德国的普瑞等。

那么,江浙人靠哪些行业致富呢?

江浙企业家涉及到的行业多种多样,企业规模也有大有小。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小商品(锅碗瓢盆等)都是在浙江的民营企业造的。技术含量高点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家电及零部件企业在江浙也很多。这几年,浙江的互联网企业也很出彩。网上不是经常把上海和浙江对标,质疑为什么浙江的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而上海完全没有动静吗?

江苏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苏南更发达一些。

对江浙本地打工者而言,可选的企业就更多了。除了民营企业以外,还有不少大型国企和有跨国企业。

当然,在江浙经济发展过程中,江浙的不少农民和其它本地居民也由于拆迁补偿等原因手里握有大笔存款和多套房产。要知道,同样是拆迁补偿,江浙的标准可比中西部地区高多了!


勇侃德国


我认识的江浙富人都是家庭作坊起家,做汽车配件产品的。发财了以后就征地建厂房,扩大规模。在江苏丹阳一带几乎家家有厂,至少是家庭作坊,恨不得70岁老太太都在上班,很少看到打麻将的闲人,活该人家发财,勤劳啊!家家都有钱,所以家家都挑儿媳、挑女婿,强强联合,日子越过越红火!


沉淀姐姐


本人是江苏人,对浙江不太了解,但是江苏是很了解的,而且在苏州底下的一个县级市一张家港。

在网上都说江苏很富,只是相对于山沟沟里面的人可能要好一点点,也就是地理优势吧,是大平原。交通比较方便发达,去个县城不会绕很多路,不像有的地方去个县城,几十公里路在山里面绕来绕去变成100多公里。

江苏人大多没很富有,大多数给私人资本家打工,只是那边工厂比较多,你打工的话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你就不用租房费啊,成本低一点。

江苏人所谓的富,其实是勤劳。流血,流汗挣一点。其他地方六七十岁在家享福了,江苏六七十岁,厂里不要了。还在地里面种地。

但是江苏这边厂很多,工作非常好找。

江苏这边就是风气比较好,治安比较好,人文素质比较高,工资不拖欠。

欢迎大家到江苏张家港来工作。


江油附片607


家家都是百万别墅,这种说法肯定过分了。不过从统计指标上来看,江浙地区相对于其他省份确实是比较富裕的。

至于江浙地区做什么致富,这实际上就是主导产业的问题。江浙两省的主导产业还是有差异的。两地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相对来说江苏的产业更重一些,浙江的产业更轻一些。

江苏的制造业当中,钢铁,机械,造船,化工,电子的地位比较高。浙江的制造业当中,纺织,塑料,小商品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另外,依托阿里巴巴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浙江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非常好,不过这不属于制造业而属于第三产业。

提问当中所描述的场景,应该是来自江阴华西村。华西村实际上是打着农村牌子的工厂。早在六七十年代,华西村就开始自办工厂,改革开放以后凭借着自办企业迅速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华西村的这些企业发展其实并不是很好。现在主要依靠政治资源投入来维持运转。而且必须指出的是,家家小别墅,存款数百万,指的是核心华西村的村民。也就是当年最早和村支书吴仁宝一起创业办工厂的那批村民。后来并入到华西村的村民,没有办法享受这么好的待遇。而且华西村作为一个样板,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江浙农村。


用户4325101516


江浙沪作为最早的包邮区域,可见商贸之发达。江苏、浙江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26万亿元和5.62万亿元,分列全国第二第四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15168元和98643.41元,分列全国第四第五位。无论总量或人均都这么富裕,江浙是如何做到的?

江苏浙江都是全民经商!

江苏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6%。2018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286.79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48.95万户,注册资本25838.02亿元。年末个体户590.10万户,全年新登记109.54万户。浙江全省各类商品市场3759个,2018年交易额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十亿级市场268个,百亿级市场39个,千亿级市场2个。

(江苏建材市场)

两省商贸发展各具区域特色,带动效应显著。区域性块状经济覆盖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6%。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和嵊州领带、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浙江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其中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义乌小商品市场)


蒹葭ZH


江浙人为什么富有,主要原因有勤奋节约,开放较早,做生意的人多,企业办的也多,还有外省人的贡献。先说办厂或做生意的人大都数人发了,这些人当然有钱,还有当地打工的,虽没有老板们有钱,但勤奋节约,有的打二份工,有的下班回家搞副业,比喻种点菜,养点鸡鸭之类去卖,加上节约。还有外省的贡献,外省人来当地打工,吃住,穿,娱乐都在当地消费,你挣5000,起码15OO到2000在当地消费。


钱富春


每个省份都有富人穷人,存在贫富差距,即使是江苏、浙江这样经济发达的省份也不例外,他们并非都有自己事业、自己开公司当老板,而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只不过江苏、浙江一带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薪资水平高,因此人均收入更高,富裕程度也就更高了而已。

富不富裕主要看人均收入。2018年浙江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5840元,仅次于上海、北京两个直辖市;而江苏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8096元,位居全国第五。总的来说,江苏、浙江的人均收入相比其它省份要高出不少,但如果说农村别墅林立,家家都是几百万的住建房,那就有点过了,江浙一带农村并非都是“华西村”,即使在城市里每家每户也不可能都有几百万的住建房。能达到这么富裕的家庭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