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共享員工”抱團戰“疫”一箭幾“雕”

人民網北京2月13日電 (劉融 王政淇 馬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許多企業面臨一次巨大考驗。非常時期,企業該如何破局成為這場戰“疫”突圍的關鍵。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鮮生超市最早提出“共享員工”概念,而後這種模式的“跨界”合作不斷向多行業擴展,在這場與病毒的鬥爭中,企業間開啟了一場救人亦自救的戰“疫”行動。“共享員工”模式為何出爐?企業合作後合同該怎麼籤?未來的你可能不只屬於一家公司了?

一箭幾“雕”?“共享員工”模式何以有效

中國烹飪協會12日發佈一份報告顯示,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僅春節期間,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受疫情影響,以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為代表,靠線下門店收入為主的傳統餐飲業陷入收入減少和現金流不足等困境,甚至可能“撐不過3個月”;而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盒馬鮮生超市為代表,線上業務量激增的大型商超等零售業又出現了“用工荒”,員工缺口達幾千人。

在此背景下,盒馬提出向餐飲企業“借調”待崗員工的想法並付諸實踐,2月3日發出第一封“招工令”“喊話”餐飲企業,業界將這種做法稱為“共享員工”。短短几日,西貝從32家企業“借兵”1800餘人。在市場環境下,讓人們看到互聯網企業的強大效率和整合力量。

共享,這一詞語現如今對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從遍佈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到大大小小的“共享民宿”,近年來“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或是“共享員工”能夠在當下非常時期提出並推廣的基礎。繼盒馬之後,沃爾瑪、生鮮傳奇、京東、蘇寧、聯想等企業相繼跟進,“共享員工”模式已從商超與餐飲業發展到物流和製造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最早與盒馬達成合作的雲海餚方面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疫情對整個餐飲行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這次和盒馬合作是企業自救方式之一。此外,雲海餚還調整戰略,探索線上活動,如聯合各大品牌組成“外賣安心聯盟”提供高品質餐食、原材料、新鮮食材以及半成品等。

抱團取暖、靈活自救,“共享員工”讓行業企業站在了一起,實現“跨界”合作,合力解決當下困境。據悉,至2月10日,已有32家企業的1800餘人加入盒馬,京東旗下7FRESH已接納10餘家餐飲企業員工到到崗工作。記者獲悉,中國飯店協會也已發文向各餐飲企業推薦“共享用工幫扶計劃”,這種靈活的短期用工方式開始多渠道推廣應用。

餐飲行業兼具生產性企業和服務性企業的屬性,服務質量既來自於餐食本身,也來自於就餐體驗。首經貿中國流通研究院副院長、貿經繫系主任李智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獨特的行業屬性決定了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傳統餐飲企業還是以盒馬為代表的“線上+線下”新型餐飲企業均有自身優勢,互相之間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均衡的“合作競爭”關係。疫情發生後,線下門店服務需求嚴重萎縮,外賣需求激增。當“物流”替代了“客流”,店面服務人員過剩,外賣分揀和配送人員不足,這種“合作競爭”均衡被打破。

李智認為,以盒馬代表的企業跨界喊話“共享員工”可謂“一箭五雕”:第一,對盒馬等企業而言,既提升了自身在特殊時期的履約能力,又快速形成大量勞動力供給和多地域同時響應;第二,對餐飲企業而言,此舉分攤了用工成本,是企業對自身存量勞動力資源價值挖掘的自救行為;第三,對消費者而言,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需求,將激發對企業的高滿意度和忠誠度;第四,對防疫工作而言,便於將餐企閒置員工統一管理、集中防疫;第五,對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工作而言,對提高勞動就業率和資源利用率具有直接貢獻,提高了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效率。

合同該怎麼籤?明確權利義務避免爭議

“借調”一詞是用人單位之間因工作需要而採取借調工作人員的形式。但企業之間共享、借調員工其實並不多見。“人”如何服務於“共享經濟”?“共享”模式正在逐步擴展的當下,從法律角度看,合同該怎麼籤?用人單位和員工該注意些什麼?

兩家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在法律上被稱為“業務借調”。中國政法大學社會法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婁宇解釋說,“業務借調”的含義是,勞動者只與一家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係,由於業務上的需要,該用人單位臨時將其“借給”另一家用人單位,另一家單位對其進行實質上的管理。這與建立多重勞動關係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員工與盒馬和西貝簽訂的是都是勞動合同,意味著員工與盒馬和西貝分別建立了勞動關係,此時形成了多重勞動關係。按照《勞動合同法》,法律並沒有禁止建立多重勞動關係,企業方掌握著多重勞動關係的認可權。

“用人單位和員工需要注意的是,兩家用人單位應當在借調協議中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儘量避免發生爭議。”法學博士後、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學輝律師認為,達成合作協議之後,餐飲企業與員工仍然具有勞動合同關係,餐飲企業依據勞動合同繼續享受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與此同時,電商企業作為實際用工單位,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供約定勞動條件,按時支付勞動報酬,防範工傷事故的發生,購買商業保險分散用工風險等。

“餐飲企業和電商企業最好直接簽訂借用協議,而非電商企業與員工直接簽訂勞務合同,餐飲企業和電商企業應當共同加強對員工的管理。”李學輝建議,員工應當按照餐飲企業的指派或者經餐飲企業同意與電商企業簽訂的勞務合同履行義務,領取報酬,要求電商企業購買商業保險等。需要強調的是,員工應當增強合同意識,明確自己身份。

“共享”催生新業態?新生存之道的模式之爭

未來的你可能不只屬於一家公司了?以盒馬為代表的一些企業“共享模式”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共享員工”或許是解當下燃眉之急一種途徑,讓人們看到,企業並沒有被問題和困難嚇倒,而是在靈活“自救”。但疫情過後怎麼辦?這種模式能否長久?作為第一家向餐飲企業“借兵”的盒馬對此回應說,“盒馬與餐企員工的合作,不是新型僱傭關係,而是臨時的過度措施。至於後續會不會長期這樣合作?我們要進一步探討。”

其實,這種“共享員工”模式在一些國家已經比較流行,叫做“靈活用工”,是企業之間自行調配人力資源,以解決特殊時期的問題。李學輝認為,在中國目前已經具備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用工形式情況下,“靈活用工”尚難以形成基本的或者主要的用工形式,只能是輔助的或者特殊形式的用工形式。不過,“靈活用工”能夠合理調動人力資源、避免人力資源短時間過剩,實現合作企業、員工三方的共贏,具有創新性,應當鼓勵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採用“靈活用工”形式。

在婁宇看來,在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行法律中規定的用工形式,克服人力資本短缺的難題,但是長期來看,這種模式難以長久。當疫情得以控制後,線下餐飲企業面臨的用工需求將會大增,“業務借調”或難以滿足正常運轉。

實際上,線上服務確實無法替代線下門店體驗,李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間相對均衡的“合作競爭”關係將長期持續,線上負責集客和物流配送,線下負責餐食生產和體驗服務。不過,企業間融合趨勢將不斷凸顯,不僅僅線下餐飲企業會設立外賣窗口和送餐團隊,還會有大的連鎖餐飲集團佈局線上點餐平臺,也會有主流線上平臺併購線下餐飲企業。

如果我們更深入地探討目前企業間“跨界”合作現象的經濟本質,可以把這類能夠跨行業從事多種工作且不受勞動合同約束的員工稱為“彈性工作制員工”。李智認為,這類員工一方面具有“一專多能”的技能結構,另一方面又具有可以隨需求變化快速市場調節的流動性特徵,具有可複製性和可推廣性。如果這種員工的供給能夠實現“第三方化”和“規模化”,而不是當前疫情態勢下的基於企業間臨時“喊話”局部實施,則對提升企業用工彈性、勞動力市場的靈活度以及社會就業的穩定性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業界也有聲音認為,當下餐飲行業線下門店雖然暫時不能營業,但仍保有地理位置的優勢,可以作為外賣廚房和食材加工中心。疫情或加速了傳統餐飲行業的產業升級進度。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各大餐廳佈局線上平臺,打造專門外賣廚房和團隊。截至記者發稿時,盒馬宣佈開啟新一輪招聘,開放3萬個崗位,包括總部採購、技術、運營等,也包括一線門店小二,其中配送小哥最為緊急。“2020年的開頭比預想中難了一點,但我們仍然充滿信心,因為我們對每一個嚮往美好的人有信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