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救濟無異於放手等死 中小微企業如何才能自救


近日,西貝、外婆家等餐飲領域的知名連鎖企業先後發出現金流預警,疫情之下,餐飲、旅遊等依靠客流量存活的企業命懸一線, 11日,魅KTV投資人、桔子水晶酒店原創始人吳海也發文《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給大家仔細的算了筆帳,道出了中小微企業面臨現金流接續不上,國家地方應對疫情對企業的優惠政策也用不上的窘迫。而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更是喊出了企業要自救!那麼企業如何自救?智見財稅合夥人傅旭東給了他的一整套解放方案。

​坐等救濟無異於放手等死 中小微企業如何才能自救


兩個稅收政策要用好,一個稅收政策在期待


我國的政策是偏向大型企業和國營企業的,中小民營企業真實的狀態一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次主要受影響的行業是交通運輸、餐飲、住宿及旅遊這四個行業。對於其他領域的小規模公司,理論上是純自救,國家給的政策幾乎可以忽略。
現在中小微企業要充分利用的優惠點:
第一:增值稅每個季度三十萬元起徵的政策要用好;
第二:如果有可能的話,把業務進行拆分,設立個獨公司或者個體戶,然後爭取核定增收。這兩個政策可以大幅度減少小公司的稅收成本;
第三:預期未來稅務局可能會出臺兩個政策,一是目前對中小微企業每個季度三十萬元稅收起徵點可能會臨時性提高,二是當中小微企業的人員或銷售額低於一定的數額,社保會階段性的減免或者緩交。

​坐等救濟無異於放手等死 中小微企業如何才能自救

銀行在純信用貸、續貸方面政策都有所放寬

以往通過銀行或者類似的金融公司做融資的,現在執行的政策是禁止銀行輕易地斷貸或者提前收貸,基本上會要求銀行給予續貸。這些方面公司不用特別擔心,現在最高法院也出臺了臨時的司法解釋,支持公司把從銀行融資來的錢,如果是項目資金的話可以臨時挪用到流動資金補償裡面,不再視同違法。
銀行目前在純信用貸方面,很多互聯網金融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於互聯網的對個人或者小企業主進行的融資,現在都明顯提升了額度。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國家會對中小企業的銀行融資會有一個大的傾斜,因此給大家一個建議:已經做過銀行融資的公司,可以在這個階段將自己原有利率比較高的貸款轉變成利率較低的貸款。原來沒有做銀行融資貸款的公司,這次可以考慮銀行融資。因為銀行融資在我國目前所有的融資方法中,成本最低的。一般來說,年化利率如果在8%以下都可以接受,預計中小企業在這個特殊的情況下可以拿到6%上下融資利率的銀行貸款。

​坐等救濟無異於放手等死 中小微企業如何才能自救

人力成本要及早優化

人力成本優化其實就是延遲發放、減薪甚至是裁員。
危急時刻讓企業家用這種方,是為了能讓企業活下來,讓大部分員工不至於失業。我們的建議是這個決心必須下,企業家要帶頭執行。在減薪或者延時發放這種臨時政策的執行上,創始人或者企業家自己要帶頭執行,對職員或對自己部署的承諾未來是要信守承諾的,在執行的過程中要講人情。

這樣才能夠獲得團隊的支持。
就像吳海在文章中談到的,企業家要保證渡過危機後讓跟隨自己的人不後悔。舉個例子:廣告公司除了人力成本以外還有其它兩個成本,一個是投放資源跟媒體資源,二是銷售佣金和提成,跟供應商要商量清退,如果是打包購買的要考慮清退,或者是把資源低價轉讓給同行。
佣金的銷售提成問題,如果沒有銷售佣金也不會相應地增加。

​坐等救濟無異於放手等死 中小微企業如何才能自救

醫保費用要先從綁定帳戶轉走

免房租要共同發訴求

稅收在生活服務業,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和快遞三個行業,國家已有明確的扶持政策,這三個行業從今年1月1日開始免徵增值稅,這是非常大的稅收優惠政策,截止時間暫時還沒定。預計等到疫情結束至少將持續三個月。
另外就是稅收跟社保正常可以緩繳三個月左右,但是在緩繳的時候很多人有種掉到陷阱裡的感覺。吳海在文章裡也提到,醫保號稱要緩繳三個月,但實際上醫保是從企業的賬戶中直接劃取的。醫保反饋的信息:只要企業的賬戶上有錢,就視同公司不需要緩繳。根據這一點給企業的建議:稅和醫保確實都是從公司賬戶上劃取的,這個費用通綁定在公司特定的銀行賬戶上,企業現在要儘快確定哪些賬戶是被綁定的,然後將被綁定賬戶裡的錢儘快轉移到其他賬戶中。可以臨時性的保持自己的現金流。
現在政府支持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吳海文章中也提到,國家開始規定房租減免,但這裡只針對兩種物業,一種是國家持有的,另一種是集體持有的,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很難“佔到便宜”。但是據我們現在瞭解的情況,

不管你的物業方是主動還是被動,我們都要向物業方發起訴求,當大家一起訴求時,才有可能獲取房租減免的機會。
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未來稅收減免會有,社保補貼也有可能,但是最終能活下去,依賴於國家的稅收減免或者其他政策,並不能解決中小微企業現生存的根本問題。以上海為例,上海的社保基數是2900元左右,如果政策上按照每個人補償,也不會達到這個數字。理論上通過國家政策得到的補償最終還是會通過社保或者其他方式回到國家,所以自救還是唯一的出路。
中小微企業在現金流危機的情況下自救活下去,這過程中還有哪些細節,如何落地執行?本月13-14日,智見【戰疫情·企業生存急救室】第一講即將上線,傅旭東老師將會為大家講解面對延遲開工、員工滯留、現金流斷裂的境況,企業如何堅持3個月內不猝死,挺過6個月黑暗期,最終迎來勝利的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