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給新冠病毒正式命名COVID-19 網友們戲虐的暫定名是否可以替換了?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全球冠狀病毒研究與創新論壇,尋求制止新冠病毒蔓延之策。當天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病例已告破千,超過4.2萬人確診感染,疫情擴散至約25個國家。

在持續兩天的論壇裡,專家們將檢討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方法,重點圍繞新冠病毒傳播以及可能的治療方案進行探討,並分享有關新冠病毒可能病源的研究成果。

在論壇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Vi”為“病毒”,“D”為“疾病”。

實際上,2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通知,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NCP”,當天發佈後,網友們開始戲虐這個簡稱稱其為“腦殘片”、“你差評”……的縮寫。

回顧這場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有因為“拗口”,不論是媒體、網友們都有各種不同的叫法。

從2019年12月末被通報時,它被稱為“不明原因肺炎”,而後被民間直接簡稱為“武漢肺炎”。

在媒體報道時,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直接被寫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等。與此同時,隨著疫情的全球肆虐,不少外國媒體在宣傳時直呼中國肺炎。

上述以地名命名、簡稱都被認為帶有一定的歧視性。此前也因為命名引發過一些爭議。

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發現之初,曾被稱為“男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引起了同性戀群體的強烈抗議,隨後很快就被更名。

而MERS命名則是引發了更大的爭議。2012年9月,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發生冠狀病毒疫情,此後該病毒導致的疾病被命名為MERS(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中東呼吸綜合徵),中東國家認為該命名存在地域歧視,影響了當地的貿易、旅遊,一度向WHO提出抗議。

受MERS命名爭議的影響,WHO於2015年發佈了命名新型人類傳染病的指導原則,呼籲科學家、國家和媒體廣泛採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國家、經濟和人民的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其中,建議新疾病、新病毒名稱中不要包含以下信息:

地理位置(如西班牙流感、中東呼吸綜合徵)

人名(如萊姆病)

動物或食物的名字(如禽流感、豬流感)

提及特定文化或行業(如軍團病、礦工病等)

可能煽動過度恐慌的術語(如不明、致命、流行)。

綜上,根據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議定準則,命名新病毒不得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並要易於發音,而且與該疾病有關。

在早期,WHO此前認可的最權威的稱謂“2019-nCoV”,但也因為名字難記、拗口不利於溝通傳播,也不能反映病毒的危險性、傳染方式等更多信息。於是有了2月11日晚上WHO正式出手命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