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評論:受新冠病毒感染孕產婦的關鍵風險是什麼?

▎本文主要內容轉自《柳葉刀》

今日在《柳葉刀》雜誌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了對9名患有新冠肺炎(COVID-19 pneumonia)的孕婦研究。研究數據顯示,這9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懷孕後期婦女沒有在子宮內感染胎兒(詳細報道請參見藥明康德頭條文章)。同時,《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喬傑教授的評論。在這篇評論中,喬傑教授結合最新發表的研究,對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孕產婦的關鍵風險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柳葉刀》評論:受新冠病毒感染孕產婦的關鍵風險是什麼?



自2019年12月以來,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感染爆發已成為中國的一項重大流行病威脅。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國大陸累計確診病例38,800例,其中治癒病例4,740例(12.22%)、死亡1,113例(2.87%);另外,截至目前還有16,067例疑似病例。中國大陸31個省目前已經全部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根據在2019-nCoV感染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特徵、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上越來越多的證據,國家健康委員會頒佈了一系列針對2019-nCoV肺炎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方案指南。中央政府及各省級政府已經持續不斷地援助生活及醫療物資、並派出專家組和醫療隊支援疫情重災區(湖北省武漢市及鄰近城市)的疫情應對和控制工作。


隨著2019-nCoV感染疫情的暴發,針對孕產婦的2019-nCoV感染防控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的潛在風險成為一個重大關切問題。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以制定有效的預防和臨床策略。Huijun Chen等人發表在《柳葉刀》上的這項最新研究,提供了有關孕產婦感染 2019-nCoV的臨床特徵、妊娠結局和母嬰垂直傳播潛力的一些證據。雖然該研究的樣本例數有限(9例確診為2019-nCoV肺炎的孕產婦),但在目前這種緊急情況下,這些研究結果對中國及其它地區的預防和臨床實踐具有重要價值。除了和中國其它一些醫院一樣,收集了新生兒鼻咽拭子樣本核酸檢測之外,該研究還收集並檢測了羊水、臍帶血和母乳樣本作為是否存在2019-nCoV的證據,以更詳細地評估2019-nCoV感染是否存在母嬰垂直傳播潛力。



《柳葉刀》評論:受新冠病毒感染孕產婦的關鍵風險是什麼?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2019-nCoV是一種對人類具有致病性的新型冠狀病毒。另外兩種備受關注的冠狀病毒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冠狀病毒(MERS-CoV)。Roujian Lu等人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2019-nCoV與兩種源自蝙蝠的SARS樣冠狀病毒在基因上更相近(基因序列相似性約88%),高於SARS-CoV(約79%)和MERS-CoV(約50%),但是同源性建模分析結果顯示,2019-nCoV與SARS-CoV具有相似的受體結合域結構,這就提示2019-nCoV可能與SARS-CoV具有類似的發病機制。因此可以從理論上推測,與SARS-CoV相類似,2019-nCoV的母嬰垂直傳播風險可能也比較低。該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在與妊娠有關的生物標本及嬰兒生物標本中存在2019-nCoV的病毒顆粒,結果與Shell F Wong等人之前對SARS-CoV進行的研究報告類似。近日新聞報道有兩例新生兒被確診感染2019-nCoV,其中一例於出生後17天被確診但與兩例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史(嬰兒的母親和月嫂),另一例於出生後36小時被確診但不能排除有密切接觸史的可能性。因此,截至目前尚缺乏能夠有效支持2019-nCoV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靠證據。
既往研究表明,孕期罹患SARS易伴發孕產婦及新生兒不良併發症,如自然流產、早產、宮內生長受限、使用氣管插管、入住重症監護病房、腎功能衰竭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障礙。然而,與SARS-CoV感染的孕產婦相比,該研究中觀察到的2019-nCoV受感染孕產婦出現不良母嬰併發症及結局的比例似乎較少。儘管病例數有限,需要對研究結果進行謹慎解讀,但研究結果與Huaping Zhu等人針對10例新生兒病例(母親被確診2019-nCoV肺炎)的臨床分析是否母嬰傳播的結果基本一致,未發現新生兒咽試子核酸檢測陽性。在確診2019-nCoV感染的孕產婦中,被報告的臨床表現也與普通人群中確診2019-nCoV感染的非孕成年人的臨床表現類似,與SARS-CoV感染相比,2019-nCoV感染的臨床過程和結局相對比較樂觀。



《柳葉刀》評論:受新冠病毒感染孕產婦的關鍵風險是什麼?


然而,由於分析的病例數有限,而且研究期限較短,需要進行更多的隨訪研究以進一步評估2019-nCoV感染的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安全和健康。該研究在討論時指出,孕產婦是呼吸道病原體的易感人群,而且容易發展為嚴重肺炎,這就可能使得孕產婦比普通人群更易感2019-nCoV,尤其是在她們原本就患有慢性病或孕期合併症的情況下。因此,孕產婦和新生兒應被視為2019-nCoV感染預防和管理的重點人群。根據最新的研究證據和專家建議,並參考之前從SARS感染防控中獲得的經驗,國家衛生健康委於2020年2月8日頒佈了一項新的通知,提出加強針對孕產婦的健康諮詢、篩查和隨訪;改進產科門診和產房的訪視時間和程序,配備特殊的感染控制準備措施和防護裝備;強調疑似或確診2019-nCoV感染孕產婦的新生兒應在指定病區進行隔離至不少於出生後14天,並且不應進行母乳餵養,以避免與疑似或確診母親的密切接觸。


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應對突發傳染病爆發的能力,通過法律法規的有效執行以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擴散,避免在家庭、社區和其它公共場所的聚集性爆發,並做到透明化和團結協作。突發傳染病的及時報告和披露也非常重要,以避免延遲響應。同時,還應該確保醫院和集體隔離場所的感染控制和管理,提供專業的防護服和防護裝備以保護醫務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免受2019-nCoV感染的職業性暴露。


參考資料:
[1] Qiao (2020). What are the risks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The Lancet,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5-2


注:本文旨在介紹醫藥健康研究進展,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