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14天“病毒”隔離期:想再看武漢人擠人 90後的我開始養生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6日電(付玉梅 實習生 林琬斯)疫情之下,每個人都變得特別敏感而小心翼翼。劉卉(化名)是黃岡人,在疫情爆發之初曾和父親去過武漢的醫院看病,回家後雙雙感冒。在隔離期間,一直非常樂觀的她,卻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和惶恐中。終於等到症狀好轉,她才鬆了一口氣,也開始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以下為她的自述(略有編輯):

  疫情之初兩次到武漢看病

  我家住在湖北省黃岡市,12月底,我從瀋陽回到武漢,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受牙齒根管治療,後來回黃岡過年。

  臘月二十七(1月21日),我接受最後一次根管治療。疫情已經開始爆發,那天我和爸爸戴上兩層口罩,凌晨四點就出發前往醫院。想趁著早上人少,趕緊看完牙齒回家。沒想到等我們看完牙,醫院人還是特別少,食堂也沒什麼人,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平常,這裡都是人擠人的場景。

  後來我們才知道,中南醫院與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留地。醫生說,中南醫院有確診的患者,最後都被送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情況有些嚴重。我才反應過來,原來我離這些患者這麼近。

  回去的路上,平時擁擠的武漢街頭,那天已經沒人了,整座城市空蕩蕩。以往從醫院回家得在路上堵上一兩個小時,下午一點多才到家,那天提前3個多小時就到家了。

走出14天“病毒”隔離期:想再看武漢人擠人 90後的我開始養生

▲空蕩蕩的雙橋路口。受訪者供圖

  身體出現不適,陷入極度自我懷疑

  沒想到,回到家後,我和爸爸就成了家裡的兩顆“病毒”。

  從武漢回家當天,我和爸爸都出現身體不適,我出現流鼻涕的感冒症狀。想起早上在醫院直梯經過發熱門診,心裡直哆嗦,晚上直奔藥店買藥,板藍根沖劑、連花清瘟顆粒大包小包都買了。問店員怎麼沒看到口罩,才知道口罩已經賣脫銷了,我讓上海的朋友幫忙寄50個口罩給我,因為物流都停工了,現在這包口罩還在社區內等待派送。

  接下來的幾天,我每天喝兩包板藍根沖劑,爸爸每天也要衝泡兩包連花清瘟沖劑,我倆都開始了自我隔離的日子。

  除夕夜(1月24日)那天,我出現頭暈的症狀。我是一個樂觀的人,但在疫情的壓力下,所有的情況遠超預期底線。晚上睡不著,心裡特別崩潰,睡不著起來刷手機,看到的都是病例數不斷上升,但一床難求,物資緊張,病情也在不斷升級。不刷手機,閉上眼,腦子裡出現的都是前幾天發熱門診的模樣。

  第二天起床,感冒的症狀就消失了。但我還是自我隔離了14天。那期間,媽媽把一日三餐的飯菜煮好,再送到我的房間來。我陷入前所未有的自我懷疑和惶恐中。我陸續聽到有親戚確診的消息。或許平時很少往來,但當身邊的人被確診時,才覺得原來大家彼此相連,也更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個冰冷的數字變成現實的威脅,在頭頂懸著,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我。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有天爸爸打趣說,也只有我願意陪你出生入死了。

  在發現身體不適後,爸爸更謹慎,每天量體溫,不回家,在車裡進行自我隔離。

  我爸有點乾咳,但他一直抽菸,偶爾咽喉炎是正常的事。大年初二(1月26日)那天,他覺得在車裡開著暖氣有點兒熱,一量體溫37.2度,他感覺自己有點發燒。於是他開始頻繁量體溫,一天得量五、六次。所幸,最後也都恢復正常了。

  隔離期過後,我對生活的嚮往更強烈了

  以往春節,大街上熱熱鬧鬧,紅燈高掛,小吃繁多,大家出門走親戚,看花燈。疫情爆發後,彷彿一夜之間整座城市按下了靜音鍵,只剩下救護車的鳴笛聲和消毒大車噴灑消毒藥水的聲音,如今我們都習慣了。

  過了14天的隔離期,我對生活的嚮往更強烈了。等疫情過後,我想做的第一件事,衝出去喝奶茶,想去奶茶店打工,想一天到晚聞到奶茶的味道,還想買一包N95口罩,看看它到底長啥樣兒,想再看武漢市區人擠人的場面,然後再好好想想怎麼回去上學。

  疫情對我的另一個改變,應該是對親密關係的嚮往,以前我覺得婚姻可有可無。但疫情期間,爸爸在一線工作,媽媽打理家庭。媽媽擔心爸爸受感染,找了一些清熱下火的藥方,找了一些大蒜,讓爸爸含在嘴巴里。爸爸回家先跑樓頂,把衣服脫了再進家門。兩人互相分工,互相理解,是他們把家裡支撐起來。夫妻之間無言的默契讓我也想找到一個懂自己的伴侶。

走出14天“病毒”隔離期:想再看武漢人擠人 90後的我開始養生

▲樓下救護車日常經過。受訪者供圖

  今年春節,同學聚會都取消了,回到居家的生活,與父母的對話簡單家常,桌子上準備了一個大杯子,每天喝好多水。經歷過疫情,我更加註意自己的身體,把90後養生大法安排上,每天會吃一些粗糧和蔬菜水果,空餘時間開啟網上KTV練練歌,吃完飯帶著媽媽跑跑步熱身,再安排上瑜伽,保持身體的活力。仔細聽,鄰居音響外放“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過去,又喝了第二杯”的聲音迴盪在耳際。

走出14天“病毒”隔離期:想再看武漢人擠人 90後的我開始養生

▲劉卉在家學習烙餅。受訪者供圖

  空蕩蕩的街頭,放大了每一戶人家的喜怒哀樂,也加熱了生活的溫度。在此期間,令我感動的是社會各行各業的努力,用各自的方式表達自己堅定的信念,我的心情從焦慮慢慢平和,因為看到抗疫一線忘我的工作態度,這種盡職盡責給了我莫大的安全感,焦慮感只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無論等多久,我相信這次疫情一定會處理得很好。

  身為90後,可能因為自身的成長不夠快,沒辦法像其他同齡人一樣為社會為國家出份力,這是自己焦慮的原因。但我希望,無論是保持憤怒或者積極的心態,都能夠有一種家國一體的情懷。很多時候黑暗固然有,保持對美好的嚮往,再多的黑暗也會被驅散。(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