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支付宝绿码、钉钉绿码、网页版绿码,都有了,为什么我还是不能回杭?

我跟我老公在同一个地方(外地),只是他的户口不是杭州的,我填资料是绿码,为什么他是红码?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类似这样层出不穷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

归纳起来就是:回杭依旧很难,尤其在那些在执行一刀切管理模式的小区里租房子的小伙伴,更难!

悲观的人说:杭州我对你失望了、杭州你让我寒心了......

乐观的人却表示:杭州,我一定要扎根下来,待到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在杭州买房。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买房确实不是小事,需要很多资金,很多人的工资增长速度或许早就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

但我依然持乐观态度,在杭州买自己的首套房,任何时候都不晚

NO. 1|壹

分享一个身边的励志小故事吧。

我的朋友小J,十年前大学毕业,入职杭州某一设计单位。

凭着兜里踹着需要挨过实习期顶过试用期的1000来块生活费,来到杭州,与这座城市结下了缘。

他说,来了杭州就没有想要离开,既然没有打算离开,自然要让自己在杭州有一个家。

靠体力劳动,只够维持家庭生计的农村父母,是帮不上忙了,他只能靠自己。在买房这事上,靠自己的刚需,从来就没有轻松过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好在从事的行业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增加收入。在工作后的第3年里,他便存下了一笔能够在主城区边角料支付首付的资金,如愿买下来自己在杭州的第一套房。

除了努力工作,他也对房产很感兴趣,培养了不错的预感。工作第六年(16年初),他似乎闻到了房价即将暴涨的气味,部分存款+举债,硬核勇气在杭州买下了第二套房。两个贷款+朋友借款,压力还是很大的。

到17年,两套房产都涨了2.5~3倍。短短6年多,依靠努力+眼光,完全靠自己从零到近千万身价,成了同事羡慕的人生赢家。

总结起来就是三点:努力+眼光+杠杆

NO.2|贰

如果你现在有了买房打算,且有足够的资金,真的很幸运,虽然辛苦点,但生活至少还有远方。

如果你现在有了买房打算,但资金不足,没有关系,慢慢来。

如果你不够自信,推荐你去看看《远见》这本书,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长度至少45年,工作的前10年都才只是开端,不必怀疑自己。

疫情结束的时候,可能就是机遇期。

第一,这段时间买房,可能有一定优惠。

不疯狂不成魔,在这场疫情来临之前,我以及很多媒体都乐观地看待一反常态年末竟然火爆成这样的楼市。

以为2019年年末的火会一如既往延续到2020年的小阳春,可是万万没想到,这场谁也不曾想过的疫情来了,楼市交易暂停,房企更是损失惨重

接下来为了快速使资金回流,企业迅速运转,加速推盘计划,或是追赶销售任务,都会使企业期盼快速去化。

这就给了急需购房的小伙伴们,有了一个可以捡漏的机会。

第二,近期买房资金成本,可能下降。

这一点毋庸置疑。央行在2月1日、2月3日,连续下发了两个文件,已经有有提示了。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督促银行下调贷款利率,白纸黑字明明白白,这就意味着按揭买房,将来所支付的贷款利息降低了。

已经有一些省份出台了救市政策。一些政策已经赤裸裸了,比如某省房产协会建议出台降低首付+85折利率

一旦实行,这是机会。即使没有85折,从以前的上浮1.2倍或1.15倍,改为不上浮也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NO.3|叁

以前刚需买房关键决定因素无外乎两个一是价格,二是交通的便捷性。但通过这一次疫情的洗礼,想必一定有了新的认知。

首先就是物业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疫情期间,有些小区管理很严格,测温+小区通行证,确保没有疑似和确诊病例,降低了感染率。另一些物业平时也就混日子,甚至外面的人可以随意进出,疫情的情况下恐怕人人自危。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其次户型的舒适度,会更重视了。

我们这代人,之前应该从来没有过一家人呆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不出门,不透风、采光不好、南北不通透的这些缺点,成为了眼中钉。

身边很多有房的朋友直呼:今年可以不旅游、不买名牌、不聚餐,但不能不换房

无家可归!疫情之后,我一定要在杭州买套房!


最后更看重开发商的品牌。

维权一直是费时、费力但不一定有成效的事情。投诉多次无果,怎么办?

很多小伙伴采用把信息公布到网上,但是发现没有,有的小伙伴解决及时,有的却像是朝大海里洒水,听不到半点回声。

原因就在于开发商,大企业品牌开发商自然注意自己的形象,维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度。

疫情期间,一些品牌开发商还给业主提供送菜和其他额外的贴心服务。让早早定好闹钟,还是在网上抢不到菜的我们羡慕不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