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導言:

科舉是以為國舉賢為目的,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科舉的產生,讓士子們有了一個嬗變的臺階,在明朝初年,一次有爭議的錄取,引發了參與考試的士子們的不滿和抗議。在朱元璋的干預下,最終改變了考試的錄取名單,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戲劇中的狀元郎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針對南北人才如何錄取,人才如何使用的問題,楊士奇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按區域比例錄取。還沒來得及實施,明仁宗就駕崩了。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舉行的會試中,首先採取了劃分地域的“南北中卷制”。

科舉上地域上的劃分,人為得將官員集團分成了南北兩派,為黨爭埋下了隱患。

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春闈,註定是一場不同尋常並改變歷史走向的會試。本次會試後,所錄取的52人中,全為南方人。三月殿試後,陳安阝被欽點為狀元。本次春闈的主考官劉三吾與白信蹈也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紛紛認為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考官偏袒南方人。

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翰林院侍講張信對試卷進行復核,結果歷史上最倒黴的狀元陳安阝還是在錄取的名單中,但是這個結果讓並沒有讓朱元璋滿意。白信蹈、張信、陳安阝等人被處以死罪。八十五歲高齡的劉三吾被髮配充軍。朱元璋親自閱卷,錄取北方六十一名士子。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南京江南貢院

這一年的科舉發放兩次金榜,所以又被稱為“南榜“和”北榜“。

南北榜案件,純屬一起帶有濃烈政治色彩的冤案。劉三吾,人稱“坦坦翁“,是一位胸無城府的博學名儒。他七十三歲就被推薦入朝為官,南北榜案發之時,他已經八十五歲高齡,他沒有理由為了利益,而偏袒整榜的士子。

白信蹈、張信、陳安阝也就成了朱元璋安撫北方士子們的犧牲品。

南北文化差異的原因

南北榜案充分反映了南、北方教育水平的不平衡,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第三次衣冠南渡後,南北文化差距加大

北宋末年,金軍南下,徽欽二帝以及被迫北狩。宋高宗趙構衣冠南渡,建立南宋。

宋朝的經濟中心向轉移到江南地區,社會精英階層大量南移,加大了南北經濟、文化的差距。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西湖夜景

第二:元朝政治經濟中心雖然在北方,但是他們不能正確看待漢文化與蒙古文明的關係

元朝大多數統治者對漢文化,存在著一種異族的牴觸情緒。元世祖忽必烈身邊圍繞著一批儒學大師如劉秉忠、王鶚、姚樞等人,表面上看忽必烈是一位試圖融合漢蒙文化的明主,可惜他始終打不破心中對漢文化的蔑視的樊籠。

元朝入主中原後,元朝統治者對漢文化態度上的偏差,註定了不能拉近南北文化的差距。

第三點:明初,北方處於戰亂之下

明朝收復北京是從南往北進攻,北方也就成為了主戰場。戰爭對於文化的破壞程度不言而喻。在徐達平定北京後,元朝的書籍都被收往南京,

明太祖定元都,大將軍收圖籍致之南京,復詔求四方遺書,設秘書監丞,尋改翰林典籍以掌之。

南北中卷制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有一天與楊士奇討論科舉的弊病。

楊士奇說:“科舉應該同時錄取南北士子。“

明仁宗說:”北方人學問遠不及南方人好。“

楊士奇反駁道:“北方人有擔當有責任感,南方人雖然有才華,可是多為輕浮之輩。”

楊士奇提出了在試卷上密封姓名之後,在外面書寫上’南‘或’北‘字。錄取之時,按照南方百分之六十、北方百分之四十的比例選拔人才。

明仁宗對楊士奇建議非常贊同,用此法,提高了錄取比例,可以激勵北方士子參與科考積極性。此法還沒來得及實施就駕崩了。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電視劇中的金榜

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首先開創了南北卷取士的制度,之後又創建了南北中卷制。

北卷則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中卷則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及鳳陽、廬州二府,徐、滁、和三州,餘皆南卷。

黨爭

南北中卷制的實施,解決了全國人才南北人才的綜合利用的問題,同時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的出現:鄉黨。

朋黨政治是明朝中後期政治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地域劃分的浙黨、齊黨、楚黨,以及東林書院命名的東林黨與宦官集團的閹黨。各黨之間相互壓榨,經常因為反對而反對,持續的黨爭導致了明朝吏治鬆懈,明實亡於黨爭。

浙黨是形成比較早的一個朋黨集團且是最具影響力的一個,浙黨的魁首是內閣首輔沈一貫。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沈一貫出任新內閣首輔,當時內閣還有兩位,一位是浙江人朱賡,另一位是河南人沈鯉。

楚宗案

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楚王一系宗人朱華趆告發現任楚王朱華奎與其弟弟,並非楚王親生之子。沈一貫因為收受楚王朱華奎的賄賂,極力將這件事情壓住。不久之後,楚王反過來彈劾宗人朱華趆。無奈之下,沈一貫讓通政使沈子木將兩份奏疏一併呈上,禮部侍郎郭正域與次輔沈鯉主張對楚王進行審問。楚王為了讓這件案件不了了之,向郭正域許諾了萬金重酬,被郭正域嚴詞拒絕。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萬曆皇帝畫像

明神宗下旨查勘楚王身份真相,湖廣巡撫和巡按經過調查後,也無法確認楚王身份的真假。

但是宗人朱華趆之妻堅持說楚王身份不實,明神宗再次召集三十七人,再議一次,仍然是各執一詞,無法確定楚王朱華奎是否老楚王親生。

詔公卿雜議於西闕門,日晏乃罷。議者三十七人,各具一單,言人人殊

在無法驗證DNA的明代,想要搞明白楚王朱華奎是不是朱家後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沈一貫指使給事中錢夢皋、楊應文等人相繼上疏彈劾郭正域、沈鯉。

偽楚王一案糊里糊塗地結案。

妖書案

楚宗案發生的同年年底,“妖書案“發。這是一本匿名刊發的小冊子,書名《續憂危竑議》。此書採用問答的形式,影射和臆測了明神宗有更立太子的想法。

 至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爽,自朝房至勳戚大臣門,各有匿名書一帙,名曰《續憂危竑議》,言貴妃與大學士朱賡,戎政尚書王世揚,三邊總督李汶,保定巡撫孫瑋,少卿張養志,錦衣都督王之楨,千戶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結,謀易太子,其言益妄誕不經。

楚宗案和妖書案,是明朝末年黨爭的一個縮影。沈一貫通過這兩個案件不斷聯合手下浙黨成員,對郭正域和沈鯉發起攻擊,幾次三番差點致他們於死地。身為太子的朱常洛也曾經發出為何要殺我優秀的侍講官的呼聲。

浙黨從此逐漸形成了以沈一貫為首的利益集團,他們為了個人利益傾軋異己,對朝政的破壞性也越來越嚴重。

乙巳京察

京察是明朝對京城官員每六年一度的考察,按規定是在巳和亥年進行,四品以上的官員自己寫工作報告上交給皇帝,讓皇帝進行考評。五品以下由自己的主管上司進行考評。

因為京察牽扯到官員的升遷、退休或貶謫,所以京察就成了朋黨派系各顯神通的鬥獸場。

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正值農曆己巳年,又是一次京察的年份。從一開始,沈一貫與沈鯉就針尖對麥芒,沈一貫提出由浙黨人員兵部尚書蕭大亨主持,次輔沈鯉表示堅決反對。


從明初南北中卷制,淺析明朝中後期產生黨爭的原因

故宮

最終由吏部左侍郎署尚書事楊時喬與左都御史溫純主持。這兩位京察主持人,對沈一貫結黨的做法,原本就非常厭惡,所以沈一貫的許多爪牙都在被轉出京城,蕭大亨也在被彈劾之列。

至月底吏部的察疏奏上,在京五品以下官員中老疾者三十人、貪酷者十人、罷軟者六人、不謹者九十人、浮躁者三十九人、才力不及者三十二人,其中科道中給事中浮躁二人,才力不及者二人,御史浮躁者三人,才力不及者三人,不謹一人。刑科給事中錢夢皋、御史張似渠、御史於永清等俱在其中,工科給事中鍾兆鬥按年例外轉。

處於暫時被動的沈一貫眼見形勢往不利於自己的方面發展,便偷偷地給明神宗上了一份密奏。明神宗再次偏向浙黨,並嚴厲地批評了楊時喬與溫純。屬於浙黨的工科給事中鍾兆鬥上疏誣陷溫純,最終導致溫純致仕。這次京察基本上宣佈無效,該去的不去,該留的被趕走。


結語:

明朝中後期為什麼會出現嚴重地黨爭?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地域因素,生存環境和教育水平在相同地區有相似性,老鄉情節是產生朋黨的主要因素。從明朝初年的南北榜之爭,到南北中卷制,在科舉制度中人為地加入了地域因素,為明朝中後期黨爭的出現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浙黨之後,逐漸出現了齊黨(山東人為主)、楚黨(湖廣地區為主)、宣黨(安徽宣州人為主)、昆黨(江蘇崑山人為主)。

第二:吏治的鬆懈,從己巳京察後,良好的吏治被人為破壞。破壞者還是帝國的最高決策者。京察制度成了黨同伐異的工具,哪一個黨派強,誰就有發言權。將法制變成了人治。

第三:個人利益至上主義,個人利益遠遠高於了國家利益。隨著後來東林黨的逐漸得勢,浙黨、齊黨等黨派紛紛報團取暖抵制東林黨,魏忠賢時期,浙黨、齊黨依附於閹黨,他們無原則地相互傾軋,最終使明朝吏治越來越腐敗。

從以上三點來看,不管明思宗朱由檢怎麼努力,始終無法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明朝之亡於萬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明神宗晚期出現的黨爭加速了明朝衰落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