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最佳的“生命教育”契機

“新冠病毒”肺炎之所以有這麼大面積的傳播,正是我們的教育中缺少“生命教育”這一課造成的。教育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變成了“得分機器”。升學率的高低成了衡量辦學質量的最重要的標準。

然而,教育是為生命奠基的事業。讓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人學會“敬畏生命”、“珍愛生命”、“保護生命”是教育的基本目標。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之時,教育部急家長之所急,急學生之所急,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積極開展“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活動,就是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給學生進行網上答疑等活動,可是,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迎來的卻是“網上上新課”,廣大家長和學生苦不堪言。

那麼,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警報沒有解除之前,我們的學校到底應該給學生開展哪些網上輔導呢?我認為就是要抓住本次疫情的“最重要時期”的最佳時機,開展一次“家校聯手”,老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生命教育”活動。

一、讀新聞,認識“新冠病毒”的極大危害性,培養“珍愛生命”的意識。讀新聞,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從專業人士解讀的措辭中,可以看出專業人士用詞的嚴謹、準確。比如:2020年1月20日晚上,白巖松在《新聞1+1》上連線鍾南山院士。鍾南山說,根據目前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傳人,在廣東有2個病例,沒去過武漢,但家人去了武漢後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現在可以說,肯定的,有人傳人現象。鍾南山院士還說了,“現在病原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怎麼治療也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我們頂多叫

遏制,不叫控制!”從鍾院士的這段話中,學生能夠區別“遏制”與“控制”這兩個詞的意思,也更進一步認識疫情的發展狀況。

2月9號晚間,鍾南山院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電話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類(病毒),但不是同一種。SARS冠狀病毒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專門指急性呼吸綜合徵的病毒,它(與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一回事,這兩個(病毒)是兩回事,“2019(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另外一種病毒,都是屬於冠狀病毒。”有心的學生讀到這裡,就能區分出SARS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是同一類,但不是同一種。進而,我們可以想象,SARS病毒這麼厲害,新型冠狀病毒的威力一定不可小覷。我們每個人都應做好防護,珍愛生命。

二、查資料,瞭解人類認識冠狀病毒的發展進程,培養“敬畏生命”的意識。這樣的活動時培養學生學習查閱資料能力的。活動可以有老師發起,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讓學生進一步區分“病毒”、“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這次武漢肺炎的傳播病毒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不能把武漢肺炎病毒叫“SARS"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對人類的最大危害在哪裡?(可以結合你瞭解的情況來談)

這樣的學習給了學生極大的自主空間,家長也可以從中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如何蒐集資料的方法。讓學生分清此次“新冠病毒”與其他六種冠狀病毒的不同。瞭解“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是怎樣由野生動物傳播到我們人類的。使孩子們產生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保護野生動物、與動物和平共處。地球是我們人類和動物賴以生存的”命運共同體“。唯有”敬畏生命“,我們才能建設美好的家園。

三、共同創編居家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的意識。在教育部發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之後,有不少體育老師結合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的活動項目,積極創編可以居家鍛鍊的方法。比如,“餐桌打乒乓球”的親子游戲,這樣的活動為平時忙於工作、少於孩子接觸的爸爸媽媽在疫情防控期間增加接觸、增進親情是一項不錯的活動。做到既可以鍛鍊身體,又不影響其他人的休息。這樣不僅讓孩子們鍛鍊了身體,還培養了為他人著想的品德。同時,老師和家長抓住這個時機,教育孩子,病毒最喜歡欺負哪些體弱的人,我們只要能堅持鍛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病毒就不會輕易打倒我們。讓我們從這次疫情防控居家隔離開始,真正做到每天認真鍛鍊一小時。

老師們,家長們,生命是無價的,這學期的學習時間比較長,不必要為了耽誤"生命教育"最佳時期去抓一點分數,那樣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疫情防控是最佳的“生命教育”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