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反击战中,施行“早发现,早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由于全球还没有针对此病毒的特效救治方法,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疫苗的研发,已成当务之急。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持续严峻,正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并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2019-nCoV, 成为继229E、NL63、OC43、HKU1、SARS-CoV、MERS-CoV后,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七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反击战中,施行“早发现,早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由于全球还没有针对此病毒的特效救治方法,加强溯源和病原学检测分析,加快疫苗的研发,已成当务之急。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我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这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和电镜照片,也公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重要权威信息,为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1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正式在上海立项。研发团队将在40天内完成大规模预防性疫苗样品的生产和制备,疫苗样品制作完成后,可以送国家指定机构开展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测试,完成必要的审批后,尽快推向临床;

1月31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的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浙江省疾控中心课题组成功分离到2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此外,在中国提供新型冠状病毒的DNA序列后,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俄罗斯、泰国等多国药企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中来。

疫苗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临床前研究,筛选出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合适的毒株,通过工艺和质量检定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确定安全,然后进入临床研究,进一步确保其安全有效后才可获批上市。首先要确认疫苗的靶点,抗原的选择。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都要先在实验室验证其有效性。可以同时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确认抗原可能的毒性。长毒研究至少要几个月时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一旦确定动物评价有效,GMP材料也完成,那么马上就可以启动临床实验了。临床材料生产和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都会是疫苗开发的瓶颈。

尽管疫苗研发之路漫长,但基于早前对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的研发,以及疫苗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效率将大幅提升。2003年,SARS冠状病毒爆发,当时,从对病毒基因组测序到潜在疫苗的人体试验,科学家花了20个月的时间。2015年,寨卡病毒疫情爆发,研究人员将这一研发过程缩短至6个月。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行业合作伙伴,奥豪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中。《奥豪斯助力HPV疫苗生产,加速中国宫颈癌疫苗国产化进程》。奥豪斯将从专业视角持续关注疫情的进展和疫苗的开发,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战胜疫情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疫苗行业的发展逻辑 》

How Long Will It Take to Develop Vaccine For Coronavirus

From SARS to MERS, Thrusting Coronaviruses into the Spotligh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