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文 | 之初

相比于SARS,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国动员,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这背后是源于一股新生的力量支撑。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现今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2月10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咨询患者病情。(新华社/图)

没有人能预料到,2020年的春节,藏着如此多的惊心动魄。

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煽动的翅膀,引发了诸多的动荡,但也暗含着一些新机。

17年,新冠肺炎VS SARS

2003年的SARS,已经过去很久了。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再次挑起相似的回忆,人们不会恍然惊觉,原来17年已经弹指一挥间。

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它和SARS病毒的高度类似性仿佛似曾相识,但一切也有了那么多的不同——新冠肺炎呈现了新现象。

十七年前的4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中提到板蓝根为配方的预防方案。5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公布"板蓝根等八种中药对治疗非典有疗效"。一时之间,板蓝根被疯抢,成为了“万能神药”。

与板蓝根相伴的则是白醋,空穴来风的醋能够消毒的传言,让全国各地的白醋脱销,街头巷尾飘荡着酸溜溜的醋味儿。

彼时,互联网尚不发达,普通群众对于肺炎的最新情况只能依赖于电视和报纸的信息传递,人们只知道疫情严重,并不清楚该如何防护,谣言遍地,而辟谣却十分艰难。

2020年,从城市到农村,防疫全民动员。江苏通过无人机低空广播喊话、云南所有公共场所扫码出入的科技防疫;河南农村,大喇叭广播不断、简单粗暴拉横幅的土味防疫;浙江联防联控平台用大数据实时精准的硬核防疫……

人们不再盲目的抢购板蓝根、囤积白醋,哪怕曾一度疯抢双黄连口服液,也很快被到来的辟谣缓解,更多的人学会了戴上口罩、居家消毒、足不出户。谣言被更快的扼杀、人们的防护手段更加科学。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2月10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为自己加油打气。(新华社/图)

那时,面对来势汹汹的SARS,普通人想要贡献一己之力,也只能是捐现金,想要捐献医疗与生活物资,殊为不易。而在2020年,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一分一毫的爱心,都可以捐献给武汉。许多企业也在尽己之力为防疫助力,捐款、捐物资、提供产品与服务,其中互联网企业的贡献不容小觑。阿里巴巴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捐赠,百度成立3亿元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腾讯三度升级,设立15亿元战疫基金,分别投入在物资支援、技术支援、人员关怀、科研与医疗事业等领域,为抗击当下疫情和防患未来疫情提供了一揽子的救援和保障计划。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时,武汉市几家相关的慈善机构接收到来自国内外各界捐赠的资金已经超过46亿元人民币。

令人感动的是,除了捐款,山东的蔬菜、东北的白菜、江苏、浙江等地的防疫口罩、防疫药品也正在疫区的路上……社会盈余被充分调动,从生活必需品到防疫物资,全国各地全方位支援湖北武汉。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SARS,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国动员,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这源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与统一调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各地一对一援助湖北;也源于普通民众防护意识的增强、理性思维的提升,而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疫情之下,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连接

下沉的互联网将县城、农村的用户纳入了传播的圈层之中,互联网弥合了数据鸿沟,让防疫知识下沉。城里的市民,农村的村民都能通过短视频关注疫情新闻;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了解疫情动态;通过腾讯医典等专业医疗平台获取最规范的防护方法与科普知识。

广播、电视、短信、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种介质被充分利用,疫情的实时变化,防护的具体措施一触即达。而线上求助渠道、物资捐赠渠道的开通、线上买菜、线上教育、线上点餐的保障,也给大众吃了一颗安心丸,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疫情笼罩之下,企业延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人们惯常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在线成为新的生活姿势。

办公族利用在线办公平台、在线会议软件,一台电脑就能与公司实现高效协同;学生族利用在线教育平台、课程辅导软件,拿着一部手机就能与老师同步,学习知识。从线下到线上,防疫教学两不误。老师化身为网络主播,而学生则成为最忠实的粉丝。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陕西省安康市一小学学生直播学习。(新华社/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面前,互联网价值回归得到了再次的检阅与证明。

要知道在2003年,社交媒体的鼎盛时代尚未到来,国内的微博、微信都还未诞生。那时候人们只能蹲守电视机前了解疫情,信息的滞后让谣言有了可钻的漏洞。对自己周围疫情的不可感知,更增加了人们心中的恐惧。

而在2020年,每天不断变动的数字让大众对最新疫情防控状况真实可感,及时通报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实时专业科普资讯在诸如腾讯医典等医疗信息平台动态更新,让隔离与防疫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作家方方的一句话在这个疫情弥漫的春节戳中了千万人的心扉: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当宅在家中不出门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重重防护之下,人们被分割的一座座孤岛。

不过,得益于网络的连接,武汉市民可以用短视频拍摄隔离在家的日常,用社交平台记录武汉的现状,南方以南,北方以北,关于疫情的消息时刻传递,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心连心皆与武汉同在。人们的共情能力在疫情面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昂。

宅在家里,互联网来帮忙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新事物新现象出现的背后,伴随一些新力量的诞生。

SARS时期,大众被围困室内,短信、互联网门户、电子商务行业顺势崛起。而今,在减少外出,线下活动停摆的情况之下,人们隔离在家,宅出了百般花样,2020年,足不出户的各种新生需求也突飞猛涨。

“口罩到底能不能二次利用?”“我感觉有点发烧,胸口有点透不过气,又不敢上医院怕交叉感染,怎么办?”“家里的退烧药用完了,没有口罩我不敢出去。”这些是在疫情笼罩之下的人们的困惑,互联网+医疗科普平台的出现,缓解了疫情之下人们的燃眉之急。

宅在家里久了,每天浏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新闻后,总会感觉自己脸上发热、呼吸急促,这种自我隔离期的“共情焦虑”让很多人担忧自身的健康,手足无措。作为一款为大众而生的专业医典app,腾讯医典上线了“症状自查”工具,通过AI帮助有症状的用户获得更清晰、更科学、个性化的引导,让一颗恐慌的心落到实处。而疑似病患也可以通过腾讯医典的线上义诊及时联系医生,进行线上咨询,获取进一步就诊建议和专业指导。

并且互联网平台还尝试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传播防疫知识,某些平台会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详细地告诉大众,如何佩戴口罩和进行有效的消毒方法;闲暇时,人们可以浏览腾讯医典上经过权威专家筛选的热点文章和精选内容,获取第一手关于疫情防护的最新资讯,掌握一些如何进行日常在家治疗的知识,了解从预防到诊断、治疗全周期专业科普。

各大互联网的药店平台,为急需药物的人们雪中送炭,这些行业在疫情阴影里射出缕缕阳光。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在游戏区尽情体验的游戏迷。(新华社/图)

游戏也顺势成为了大众在这个最长假期、最宅春节中聊以慰藉的精神食粮。即便在家里,苦闷的大众也能在游戏里实现了王者峡谷一日游,无聊的宅生活因为游戏更丰富有趣,压力与恐慌在游戏中得以缓解。

据QuestMobile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从1月23日开始,全网用户每日使用总时长节节攀升,从原来的50亿小时,一路飙涨到57.6亿小时,视频、游戏两大领域占比上涨至38%。

不过,在网络技术的新时代,游戏不仅仅具有娱乐化的功能,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具有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暗示价值观念的作用。游戏的一方天地,蕴含着无限可能。

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游戏是大众艺术,是集体和社会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主要趋势和运转机制作出的反应。疫情的爆发,让《瘟疫公司》这款2012年发布的游戏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大众能一边玩游戏,一边自然地学习了解到更多有关疾病、传染性病毒的知识。

不仅是《瘟疫公司》,新冠肺炎爆发后,各大游戏公司也纷纷利用游戏平台,将防疫知识触达各地网友。比如网易旗下的游戏《逆水寒》呼吁民众要注意戴口罩出门,北京市即将上线的首个抗击疫情主题游戏《病原体大作战》,玩家们可以通过病原微生物大作战,认识到神奇的人体“免疫军团”,边游戏边增强自身的防控意识。

腾讯也让旗下游戏与医典展开合作,在几乎全部产品中为玩家推送消息,送上专业实用的“抗疫”指南,让玩家在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防疫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医疗科普的实用场景。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止目前,腾讯游戏已经向4.45亿人次推送了抗疫信息,这种覆盖的效果,是以往其他形式和渠道都无法比拟的。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与SARS相比,今天我们关注疫情的方式有何不同?

疫情时期的跨界联手,也在产生着1+1>2的效果。人民网与人民好医生、上海波克城市联合开发了《人民战“疫”总动员》的小游戏,游戏玩法是互相比拼答题,答题成功就可以获得红包奖励,防疫知识与游戏两相结合,各年龄层玩家都能在游戏进阶中学习到科学、正确的防疫知识。

如今,回顾17年前SARS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多了心痛,多了醒悟,更多了成长。2020年,再度面临影响全民的病毒性疫情,我们相信在科技的加持,人类的努力之下,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武汉的樱花,就快开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