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大中小幼儿园课本必学国学。你认为如何?

野马和尚


在全民抗疫的当下,国家提出2020年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国策,并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目标,可以说是得时合势、应人顺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源头和精华,在于先秦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学说,对个人修身养性、公序良俗建设、国际斗争战略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而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对提升人们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品味,有极大的滋养作用;至于晚清民初的“启蒙主义”,则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们融汇中西后提出的社会建设和改造思想。

以上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当下和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此外,传统文化还包括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饮食、中医、武术等诸多方面。

这些,对疫后中国社会的重建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一、疫后,中国社会的心灵创伤是不可避免的,这时需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民乐曲艺的抚慰,以文化作为“精神按摩”方式,有助于社会的整体疗愈。

第二、疫情后,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全社会倡导朴实和节约(墨家思想),矫正和抑制近年来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是题中之义。

第三、对于疫情的起因,目前有“阴谋论”、“泄露说”、“食用野生动物”、“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带菌的千年冰融化”等种种说法。无论是哪种起因,传统文化里的“天人合一”、“善生惜物”、斗争谋略(兵家)思想,都能够给人们很多借鉴启示。

第四、疫情中很多地方和基层暴露出挑战法律、过度执法的不良现象。这也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当中的“仁爱”、“兼爱”思想来化解完善。

第五、此次抗疫战争中,中医药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大部分,要真正掌握运用,必须用扎实的文化作为基础。古代的中医都学问渊博,知天道、懂自然、察万物、解世情。只有从学校教育系统开始,提升全社会的传统文化素质,中医药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才能大放光彩。

第六、提升全民身体健康水平,中国传统当中的导引、武术、按摩、调息等,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未病”、益寿延年的作用,疫后也要大力提倡。但我们要知道,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跟积极学习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完全能够兼容的。

未来的传统文化相关的从业者将大有可为,而每一个具备先进意识的公民,都需要努力做一个民族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心怀世界的国际主义者,但归根到底,仍然要先做好一个民族主义者。

中国传统文化过去经常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很多方面日本韩国甚至继承发扬得比我们还好。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血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运用好这笔巨大的宝库,用来解决当下和将来的现实问题。


邹泽江的光阴故事


您好!我是绿水青山,高中生物教师。对您的问题,我用自己的体验来做答卷。

我1966年3月上小学,1975年7月高中毕业,真正全天在教室上课的时间是1970年3月到1974年6月之间,其余都是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基本上没课本。但我父亲给我留了一本繁体字《新华字典》和一套线装《古文观止》文白对译本,我满叔要求我自学,我照做了。后来,从教,理解力可以,表达力还行,上课受学生欢迎,效果被家长称赞。《古文观之》该是我国散文国宝。


绿水青山学生物


国学我认为必须要学习。家庭教育占60%的重要性,懂得国学的家庭,把好孩子送到学校接受一些技能培训。老师负责教技能,不会给你讲国学。因为老师不是父母也没有那个精力。

但是不读鬼谷子,不懂谋略。不学宋江不懂做人。不学刘备,没有理想。不学论语,不懂如何治国。

目前教师队伍都没有多少学习和懂得国学的,又怎么教会学生古人智慧?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遇见未来,把握趋势。成功的人光懂技能也没用,光刻苦也没用,关键是看懂趋势,把握机会!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现在纳入课程体系,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是文艺复兴中华民族的重大举措。非常棒的治国方略!



木兰霸屏引流教练


国家关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决定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振兴进程中一项宏伟的工程之一。

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发展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历史上很多其它强大的古国以及民族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唯独我们中华民族至今还巍然屹立,而且正在向着全面复兴的宏伟蓝图迈进!

除了近代百年落后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世界上一直都是领先的。

那是什么才把我们这个民族拧成一股绳而使其生生不息呢?

正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可以说已经融入到我们每个国人的血脉当中。

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比方说,传统文化里面有这样的说法和成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反观我们当前举国的“战疫”——全国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来援助湖北援助武汉,难道不正是这个成语的真实写照吗?

再回想在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民族也没有成为一盘散沙,其中传统文化对凝聚民心可以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很多高级将领以及将士都是从小受了岳飞这些历史人物的激励和熏陶、最后投笔从戎的。

传统文化当中有太多的瑰宝等待我们去发掘:

琴棋书画、历史、文学、诗词歌赋、哲学、戏剧、陶瓷、中医……,太多太多了。

以中医举例来说,离我们已经有1800多年的东汉医圣张仲景给我们留下了《伤寒论》,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直到今天还在受益于这部著作,来自于《伤寒论》的中医药物在这场战疫当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突发奇想——假设我们能振兴中医,假设我们中医界又能出一个张仲景或者华佗那样的人物,那么中医必将发扬光大而走向全世界,那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将不可估量——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国人投身到中医的学习当中来,也有更多的中医走向世界各地行医或者教学,那关于中医的教育产业也必将随之得到巨大的发展,这将极大地促进我们人员的就业;另一方面,中药产业也必将得到蓬勃的发展。

最重要还可以促进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

总之,中央关于复兴传统文化的决定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趣谈英语


首先,我赞同复兴传统,但不能停留在口头,更不能成为一句口号,更不能成为一种任务,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几代人来努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众所周知,源头处的水最干净,我们要从源头处找到滋养民族的活水,而不是从下游去找水,我们应该找到文化的精华所在,而不是囫囵吞枣,但愿这不是一句口号。愿天佑中华。


沉醉的文人


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

一、国学经典自身的文化内涵读

阅读国学经典虽然不易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作用,但是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沉淀自我,了解古代文化都有着指导意义,有着“无用之大用”。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不是凭空建立的,而是有着很深的积淀,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都有所体现。作为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熟悉我们的经典,了解我们民族的特性,民族文化的根基。

  三、国人自身的发展需求

  经典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帮助我们学习知识,成长自我。但是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欲望的增长,人心的浮躁与不满,我们读书少,甚至是不愿意耐着性子读书,导致精神生活的匮乏。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经典的书籍用凝练的语言来使我们的心态平和,生活稳步前进。阅读国学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人格健全,为我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打基础。

  四、国家人文教育的要求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而要很好地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国学经典,感悟经典中的人文思想,文化积淀。朱自清也提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文化。”

  综上所述,为了自身的健全发展,为了和他人和谐相处,为了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都应该阅读国学经典。

  但是如果只是口喊经典阅读,却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只言片语的解释;或者是仰视经典著作,将其神圣化,标准化,模式化,那也许读了比不读还要坏。因此我们应该亲自接触经典,抱着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经典,“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平视之”,“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是精神的沐浴与享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学到经典的精髓,经典也才能真正的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你的语文老师


不管怎么学,第一要教学生怎样爰国,要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之不易!笫二要教学生中国传统的尊老爰幼的国学理论,引导学生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要活学活用。光叫学生背颂古文,他也不知是什么含义,那也没有意义!要引导孩子不能自私自利,要礼让三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三发扬传统文那就是琴棋书画戏曲之类,高考要以中国传统为先,比如美术类,首先要把国画纳入高考之类,不要把素描油画捧上天,各个高中美术老师应要有国画老师。考音乐的,一定要考中国一个剧种(剧种可随选),另外再考其它音乐!学医各大学医院,要建立中西医结合。每个学生要学把脉,懂人体穴位扎针,和西医联合起来学。这样才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手机用户50907577678翰墨青山


传统文化是前人经过千百年来生活积累的结晶我国全面复兴传统文化,说明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传统文化中难度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国学。像捏糖人、写字画、学二胡、吹笛子等形式化一些的容易重拾,但国学却是从思想上来影响人的,这恰恰是最难的,要想复兴国学,从婴幼儿开始更容易些。

国学,即一国固有之学术,在我国则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诸如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等。

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邢名法墨”为天地立心之学,涉及到人的处世之道,为官之道,也对现代人如何工作学习生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而六艺则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官场是必修的,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像马术、射击等也都有专门的训练场,以前贵族才能有的待遇,现在普通人也可以享有。现代人不光为强身健体,也为了陶冶身心。

复兴传统文化就是要提醒我们不忘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将有益家庭生活,有益工作社会的保留,将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倾向的踢出,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所用,推广国学,复兴传统文化,做到和现代文化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建设更为欣欣向荣的国家。


亲子时光TT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鼓掌,喝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伴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几千年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必定会大放异彩。在学生阶段,是必须加以大力推广和弘扬的。谢谢!


大眼灯1


中华民族要想长存不哀,就要回复精典的传统国学,大家一起传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