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生,打破職場默默無聞,成為人生贏家,給你分享3點

85後,前央企物流總監,深耕物流13年,天津大學MBA,馬拉松跑者,創業者,專注物流和職場。

全文總計3224字,建議閱讀8分鐘。

前幾天,收到這樣的一個諮詢,對方的困惑是這樣的:

為什麼很多名牌大學生,畢業後混得不怎麼好?

補充問題是:在以往的觀念中,考上名牌大學意味著成為人生贏家,但實際中很多名牌大學生,不僅在社會上默默無聞,在職場上也是默默無聞,他們奮鬥一生,得到的甚至不如富二代與生俱來的多,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題倒是蠻有意思的,乍一看去,還真是這樣,名牌大學生畢業後,很多人混的不怎麼樣。但是仔細思考以後,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待探討。接下來,分享幾點我的看法。

名牌大學畢業生,打破職場默默無聞,成為人生贏家,給你分享3點

01 數據的真實性有待商榷

我們先來看這句話“實際中很多名牌大學生,不僅在社會上默默無聞,在職場上也是默默無聞”,這句話,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靠經驗得出來的,真實的數據誰也不知道。那麼,為何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先來了解下“孕婦效應”。

1.1孕婦效應

所謂的孕婦效應,也就是: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就是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你開了奔馳就更容易看到奔馳,你拎個LV就發現滿大街都是LV。

這個概念大家都明白,所以,假設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到了職場中混的不太盡人意,或者是,當你看到一個或者幾個認識的朋友,從名牌大學畢業,混得不好。無論是哪種情況,當你先入為主以後,很容易就會去搜索那些跟他們一樣,畢業於名牌大學且混得不好的例子,於是,很自然地就得出了結論。

1.2時間長度

我們在觀察那些從名牌大學畢業且混得不好地人時,觀察的時間長度是不夠的,因為從學校到企業,很難一下子就能把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在企業裡應用得好,也很難一開始就順風順水,每一次升遷都能抓住機會。

正是因為觀察的時間太短,僅僅憑藉短時間內的表現,我們並不能就以此判斷,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職場中也是默默無聞,這個默默無聞,也或許是短暫的,如果把時間長度拉長,這個“表現”有可能是有變化的。

1.3二八法則

大家之前因該也學習過二八法則,這個定律又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前面說過,我們誰都無法準確地拿出來。具體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職場中的具體表現數據,但是我們大概率可以參考二八法則,也就是說,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職場有至少有20%的人,會有不錯的成績,而80%的學生會稍微差一些。

名牌大學畢業生,打破職場默默無聞,成為人生贏家,給你分享3點

02 市場供求關係和大環境

接下來,咱們繼續探討另外一句話“在以往的觀念中,考上名牌大學意味著成為人生贏家”,而,目前的現實中,名牌大學生在職場中的發展,不是太盡如人意。我覺得可能跟“市場規律”有關係。

2.1市場規律

市場的規律告訴我們,當供應大於需求的時候,就會出現價格下跌;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會出現價格上漲。其實,我覺得這個市場規律也可以拿來解釋名牌學校的高材生在進入社會不是太值錢的問題。

改革開放前後那個階段,市場上的人才非常緊缺,國家也包分配,所以,基本上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幾乎都有了不錯的歸宿和發展。但是,現階段就不太相同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以及大學擴招的政策影響下,名牌大學走出來的大學生數量也逐漸增多,市場上的企業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企業的需求有限,所以,勢必會造成所謂的名牌大學生不太值錢的情況。這也是一種事實。

2.2市場環境

以往那些名牌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之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在企業裡有較好的發展,其實還跟當時的市場環境有關係。一方面是競爭壓力小,另一方面,企業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

在人才緊缺的情況下,企業對於那些從名校招聘過來的學生,首先,領導們對這些人才更加關注,從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上可以看到,那個階段,很多企業的領導幹部並沒有招聘過來的名牌大學畢業生的文化水平高,但是,企業想要有好的發展,必須要有高科技人才的助力;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會跟普通員工拉開差距,目的是為了留住這些人才;第三,允許這些名牌大學畢業生犯錯;

而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中,不能說企業的領導不愛惜人才,也愛惜,但是,卻也達不到過去那樣。因為企業的選擇餘地太大了,你不行,那我找一個行的,實在不行,我從其他競爭對手那裡高薪挖一個人過來頂替你。我們沒有太多的可以試錯的機會,即使企業主心軟,但是市場是無情的。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有時,根本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

而過去則不同,進入企業時,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有了一個非常棒的敲門磚,然後,在企業裡,給你試錯的機會,隨著時間的積累,勢必能抓住一些機會,不斷往上升。

名牌大學畢業生,打破職場默默無聞,成為人生贏家,給你分享3點

03 如何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有了前面的背景做鋪墊,我想我們的認知應該是統一認知了,也就是說,目前我們的競爭環境更加激烈,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作為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如何在職場中取得更好的發展,如果方法正確,假以時日,大概率也會取得不錯的職業發展。

想要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其實是有點難,而且每個人有自己的特點,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些方法,供你和路過的朋友參考:

3.1放低期望,調整心態

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進入企業時,會比那些非985、非211類院校的學生,有一個不錯的敲門磚(名牌大學的背書),企業的HR在招聘時,本身就會對大家多看一眼。那麼,如果因為此,你就覺得到了企業裡自己就高人一等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它能證明的是你過去的學習能力確實不錯,另外,綜合素質也應該不錯,僅此而已。真正走入到工作崗位上,企業考察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你能為企業創造多大的價值。所以,進入企業後,一定要放低自己的預期,從零開始。

3.2提升能力,穩紮穩打

想要在企業裡有所發展,那就拿你的業績說話,而業績只是一個結果,達成業績的過程,其實就涉及到了每個人的工作能力。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想要展開的話,內容就太多了。大家如果喜歡玩遊戲的話,可以體會下玩遊戲的過程。我們以遊戲做個對比。

首先,玩遊戲之前,我們會了解遊戲的規則,“規則”就類似於企業的制度,然後,再學習遊戲的玩法,“玩法”就類似於企業的流程。我們知道了哪些時不能碰的底線,哪些是企業鼓勵的,有學習瞭如何正確地玩下去。這第一步工作就算是學好了。

其次,你得敢於在遊戲中邁出第一步,也就是,可能這個遊戲比較難玩,但是,依然要有勇氣去玩。企業裡也是這樣,每個工作崗位上的內容,對一個剛從校門走出來的學生而言,可能都比較陌生,但是,那又如何,不試試,怎麼就知道不行呢?

第三,掌握正確的方法,大量地練習。玩遊戲如此,職場中亦是如此。方法從哪裡來,一方面來自於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來自於實踐中的總結,跟同事的取經等。瞭解了方法以後,只有做大量的練習,才能把這些知識或者方法內化成為自己的技能。互聯網時代,提升我們個人能力的渠道太多了,不做過多展開。

3.3關注人際,搞好關係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這應該是大家的普遍認知。在企業裡,有上級、下級和平級,無論我們的工作技能多強,也要處理好跟這三類人的關係。

想要往上走,最好的情形是,上面有領導在拉你,下面有下屬在推你,同級的同事,我們不奢望他們給多少的肯定,只要不給我們唱反調即可。

至於如何跟這三類人搞好關係,又是一門學問了,篇幅有限,不做展開。我之前寫過一些這方面的問答和文章,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瀏覽下。

小結:

現階段,名牌大學畢業生不像過去那樣,在企業中那麼吃香了,這個變化跟市場環境有關,不必焦慮,也不必否定名牌大學畢業無用之說。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我們需要降低自己的預期,從零開始,關注自己的能力提升和人際關係管理,才能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

歡迎在下方留言,

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物流者說,實戰物流人的聚集地。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