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時隔幾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再一次沸騰,甚至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的狀態,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房價大幅上漲所致,而是開發商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這一次所有人都明白,眼下的形勢不是在說笑。這幾天西安、無錫等城市已經打響"救市"第一搶,房企為了自救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比如線上看房、線上賣房、30天無理由退房等,可謂是八仙過海,開始各顯神通。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不得不說房企的這些賣房手段已經做到了極致,但實際效果來看,依然是杯水車薪,對於樓市下行壓力的增加還是沒有起到根本性的改變。原因很簡單,在當下關鍵時期,老百姓終於是達成高度統一的觀點,那就是不買房!要想讓所有人都不買房,致使房價下跌,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但在今年這樣的狀態下,就算有人迫切想買房都會選擇延遲計劃。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根據相關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待售庫存總量達到4834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5.7%。從二手房市場狀態來看,早在2019年中下旬就有不少城市的掛牌房源總量達到10萬套以上,其中武漢就包含其中。

一邊是待售房源新房和二手房資源全都積壓在了一起,雖然房子不能賣,但每天的運營費用,管理費用、企業租金、員工工資都得照發。另一邊則是房企已經陷入到還債高峰時刻,這其中包括前期拿地融資、貸款利息、待還的建築商工程款費用等,這等於是所有債務全都壓在了一起,所有人都難以預知究竟哪一個因素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對此,有專業人士預測表示,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因為除了湖北省情況比較嚴重的區域以外,全國其他省份和地區該開工的還是要開工,畢竟生活物資供應和經濟系統運轉都不能處於停滯狀態,春運返程終究還是要開啟。所以2月中旬起,往後30天都將是人口大量流動時期,大概有3億人口整裝待發進城回到工作崗位中去。

人口返程,對於房企而言是迫切希望看到的消息,有人來就意味著購房需求重新迴歸,開工、復工一切都將回到正常狀態。但30天后,房企賣房壓力並不會減少,同行之間競爭力只會更加激烈,要想在有限的購房需求裡搶到儘可能多的資源,最終殺手鐧只有一個,那一定是"降價搶客"。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與此同時,很多人都在討論說,房價是否會因此下跌回到2016年水平?關於這一疑問專業人士作出解釋稱,如果有三家樓盤,第一家降價100元每平,第二家降價1000元每平,第三家降價10000元每平,購房者會選擇購買第三家降價幅度最大的樓盤嗎?不會!實際上更多的購房者會選擇繼續等下去,因為誰都難以預估最終的低點在哪裡停止。

30天后,樓市或“原形畢露”,房價是否會下跌回到16年水平?


開發商大佬孫宏斌就此問題曾表達觀點表示,"如果房價下跌30%,我們都將不存在"。由此總結兩大結論來看,1個月後房企"降價搶客"是大勢所趨,但當下局勢卻更加要防止房價出現大幅下跌的想象,原因在於國家雖然早就強調不依靠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但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實在太大,需要救的產業實在太多,比如實體、教育、醫療、股市等,所以這個時候穩定樓市肯定是必要之舉。

不過廣大購房者們也不要失望,期待看到的結果還是有的,筆者認為,即使房價回不到16年水平,但在此過程中炒房客勢必是凶多吉少的一部分,什麼都等著國家來救,唯獨不會救和沒有必要救的就是炒房客這一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