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引言

此次新冠疫情期間,有關中醫藥的爭議又起,從雙黃蓮到蓮花清瘟,從中醫輔助到西醫救治,人們觀點各異,看法不一。

一些所謂的中醫藥專家又現身說法,借疫情炒作,借疫情推銷藥品。有人提倡重用中醫,有人對中醫嗤之以鼻。

為什麼有人對中醫有那麼多看法?中醫和書法同為中國傳統文化,它們又有什麼文化共同點?今天我們就做個淺析,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來更多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中醫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部分,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來,我們的祖輩先人們有病就看中醫,喝湯藥,中醫藥陪伴了他們世世代代的生活。

我們的先輩們對中醫藥的功效從來都是深信不疑,對那些治病救人的醫者先生們更是充滿尊敬,崇拜之情。從春秋時期的扁鵲,到三國時期的華佗;從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到唐代的孫思邈;再到明朝的李時珍,有關他們妙手回春,藥到病除的神奇故事在世間廣為流傳,有關他們高超醫術的描寫更是在各種史料文章中隨處可見。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但是,隨著明末清初西方醫學傳入我國,逐漸地為國人所熟知和接受,隨著西醫走進普通人的生活,情況有了變化。西醫那科學明確的醫學理念,越來越現代化的,精準施治的醫療手段和快速的療效,逐漸地改變了國人的看法,征服了國人的心。人們看病時的首選慢慢的由中醫變成了西醫,中醫被不斷的邊緣化。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對中醫的質疑也越來越多,在這些質疑的聲音中,尤其以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進步知識分子的言辭最為激烈,他們直言不諱地指出了長期以來,中醫存在的問題。

魯迅說中醫:“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故作神秘和玄虛、拼命撈錢、草菅人命的惡劣職業道德,併發誓‘“決不看中醫”。

郭沫若說中醫:“國醫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會好的病,中醫和我沒緣,我敢說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陳獨秀說中醫:“中醫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

何祚庥說中醫:“我覺得那些呼籲取締中醫的言論大多數有根有據。”

梁漱溟說中醫:“中國說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十個醫生有十種不同的藥方,並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藥,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

這麼多的各界名人、精英都對中醫有這樣,那樣的負面看法,他們的這些看法頗具代表性,這些問題也是很多人一直以來對中醫的看法。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其實,除了這些問題,中醫還有一個很大的文化問題,就是很多時候,人們出於各種心理對中醫的作用無限誇大,在這些人口中,中醫幾乎沒有不能治的病。

那些中醫先生們只要看好了幾個病人,有人就會對其大加稱讚,很多先生也會藉機自我炒作,自誇為藥到病除的妙手神醫。

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炒作,自我誇大,不斷神話,使人們對中醫產生了很多的負面看法,覺得他們沒有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而對中醫和中醫從事者的信任程度不斷降低。可以說,這種不切實際的誇大、神化,是一種中醫界所具有的文化劣根性。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實際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種誇大,神化的現象比比皆是,翻開中國歷史,一旦某人在某個行業中有了一些資歷,取得了一些成就,國人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其拔高神化,這種現象是中國文化中所特有的現象,國人似乎對神化某些人和事物有非常強烈的心理需求,他們似乎需要藉助塑造英雄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這一現象在另一中國傳統文化,書法中,同樣存在,我們經常能看到人們對那些歷史上的書家極盡讚美之詞,將他們記錄日常瑣碎事物的隨手日誌說成是藝術珍品,說他們的書法有多麼奇妙,藝術性如何高超,進而大加稱讚,奉為經典。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當然,不能否認這些史上書家的這些手稿非常有歷史價值,也確是藝術品,但過分的陶醉在當代人的主觀世界裡,將古人記錄信息的文字符號誇耀的那麼高深莫測,是否也是一種誇大和神話呢?

那些古代的書法家們的作品很多都是隨手為之,很多作品都是下意識的,無心間書就的,可我們卻煞有介事的分折其各種技法,將其藝術性無限拔高,這樣做是否科學呢?不知那些古人們知道了,是否會啞然失笑呢?

我覺得,書法在古時候首先具有記錄信息的實用性,我們在研究那些古代經典時應先回歸它們實用性的基本功能和本質,然後再以藝術的眼光審視它,這樣才能更好的研究瞭解它們,也才能更好地傳承那些經典作品。

從中醫到書法,談談傳統文化中那些共有的缺點和文化劣根性


總之,長期以來,人們對中醫和書法這兩種傳統文化的總體印象是差不多的,說他們是一半是靠水平,另一半靠忽悠,說它們虛的東西太多。

我們應該通過努力,改變人們的這種印象。

我們應客觀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不論中醫還是書法都不應該對自身無限誇大,過於神化。中醫要正視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對自身有正確認識,明確自已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要實事求是,不瞎忽悠,努力跟上時代的發展。

書法藝術也要回歸書寫的本質,要重視一個“寫”字,不搞那些複雜的,毫無用處的什麼技法和藝術誇大。

結束語:

不論中醫還是書法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們都受中華文化中那些積極因素所影響,表現出其優秀的一面,它們也都受中華文化中一些不良因素所影響,表現出很多缺點和不足。這完全是正常現象。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和文化都有缺點和不足。認識到這一點,這個民族才會繼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