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教育恢复留级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吴霞体检及AI教育


我不赞成留级制度,我小孩初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发现了成绩很差,完全跟不上,老师讲课完全在听天书,于是和班主任老师申请留级,老师说现在不让留级,确实要留级要在医院开证明休学,再到教体局申请,想想好好的一个人还去医院开病历证明,而且申请手续麻烦还不一定办下来就算了,现在我小孩已经初三了,一根好苗就这样耽误了,其实我小孩挺聪明的只是开化比较晚,当时想过不要国家的义务教育,我们自已家出钱也不让留级,现在已经混成这样了你们再来提留级?还是让祖国多培养一些文盲吧[呲牙]


浴火难抑


我认为国家恢复留级制度是利大于弊。我是从事基础教学工作的。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每个孩子智力发展的水平,略有不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智力发展水平跟不上,大多数的孩子。或者说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跟不上年级所需要的学习习惯的要求。如果恢复留级制度。他们需要再等待的时间,停留一段时间。可能他们人生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了,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的义务教育时间是9年,如果每个孩子都随便留级,这样也打乱了国家义务教育的秩序。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我觉得还是利大于弊。


墨客98


教育恢复留级制,不存在利弊的问题。很多事情不是非利即弊的。

我在读中学的时候,是允许留级的,而且老师还会劝学习不好的学生留级。我的一名同学被老师劝留级后,感觉自尊心受到挫伤,至今仍然耿耿于怀。

我成为老师的时候,已经不允许留级了,学生学成啥样也必须继续跟着学。

如今又允许留级了,不存在好与不好的判断。

学生是否留级,一般的判断是语文、数学、外语三大主科学得不好,其它方面未必也差,比如有的学困生学生体育很好,百米总是学校第一,足球也踢的不错,还有的学生有艺术天赋,简谱很快就掌握了。

正如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所说的那样,人的发展总是有强项和弱项。

但是没有哪个家长会因为体育、音乐历史不好而留级。

说明人们顾忌的还是考试分数。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厌学的学生靠课余时间补课几乎无效,留级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留级本身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负面作用,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不是所有学生留级都无效,

应该有个别学生由于疾病或家庭原因,导致学习跟不上,是应该留级的。

最后需要说的是,老师千万不要把留级当作变相驱逐后进生的手段。


管窥苍穹


我初中就留过级,怎么说呢?

我当时是成绩实在跟不上去了才留的级,但留级后虽然我这个情况有所好转,但成绩跟的上也是暂时的,到一年后,也就是快初三了,我的成绩问题又来了,再加上当初我家又走了个人,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然后自那以后,成绩彻底上不来了。

从我自身的经历看,留级虽然有助于成绩提高,但终究治标不治本,最主要的还是引导孩子好好学习,让他们有上进的心,留级并不是长久之计,不仅多浪费一年,相反还对那些成绩突出的是种疏忽。因为他们少了一个对手,他们就可以对竞争越来越不在意,从而对那些尖子生停滞不前——他们越来越不在乎学习,对那些留级的来说,除了打击,就是治标不治本


彩虹六十号


教育恢复留级制,肯定是利大于弊。但目前教育管理模式下不易操作。因为现在中小学校绝大部分是市、县统一考试,一张考卷决定一切,考核到了校长和学校,也考核到了老师和学生。这试卷出得非常灵活有创意,每个题目都让人动一下脑筋,就是所教学科老师都不能有把握得满分,很多学生都考不及格,甚至是考几分或十几分。这样的考试怎么确定留级的标准呢?

以前的中小学生留级制度,大概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市、县统考,都是本学校同学科老师出试卷,平时上课讲什么就考什么,试卷以书本知识为主,自己说了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考及格(60多分),每班有一、二个,最多有二、三个不及格的学生,那一定是太贪玩调皮或智能差的。留级生的压力大呀,老师同学异样看待,家长也抬不起头,自己也觉不好意思!

现在中小学校之所以不能实行留级制度,是与当前学校考评机制有很大关系。每学年期中、期末市县统考,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及格甚至得几分或十几分,那学校各学段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留级生,那政府还怎么办学?

留级制度是利大于弊,应该是大家共识,这个怎么操作?是一个大的复杂的教育工程,要改革学校考评制度,科学评价学校、校长、老师和学生,要有利于教育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国家人才……

总之,中小学考试不能让大部分学生不及格甚至低分,要鼓励大多数,要实行留级制度,要给予太调皮贪玩的那些学生以必要的惩戒,成绩很差,还继续升级,不以为耻,还满不在乎!恳请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国家民族将来着想,多培养出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世界顶尖人才。谢谢能坚持看完此文不怨絮繁的读者!


安峰闲人


当然是利大于弊,举一个例子,我们学校的老教师曾经这样说过“:现在师大刚刚毕业来实习的学生,大部分人的讲课水平,知识的熟悉程度完全不如90年代师大,师专实习生的水平,大学不像过去管的那么严了,很多课老师把你放掉了。”


第五阅览室


我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给孩子一次留级的机会,会改变一大批孩子的生命轨迹,为国家多培养出一批人才。

原因是,一,现在小学招生在年龄上存有较大的弊端。比如,八月初生年满六周岁,和九月初生年满七周岁的孩子,同时招入一年级,年龄相差整一年的孩子,接受同样的知识,孩子这个阶段的大脑接受能力肯定不一样,小一岁的孩子学起来会很吃力,很多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这也是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因素。当然这是泛指,也有特例。

二,有些孩子大脑开发晚,接受知识的能力慢,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落后。

三,有些孩子比较调皮,不知道学习,不愿意学习,学习成绩不好。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年龄长大,会改变。

孩子因为这几种因素,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成绩不好,应该给孩子一个留级机会,不然会误他们一生。


如意125025957


个人感觉留级制是可取的。小学阶段不建议留级,从初中开始有留级的话利大于弊。

自从没了留级制,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足了,反正连窝端,不学习照样能初中毕业,直接导致整体的教育水平降低。

前几天,新闻联播里已经说要扩大专升本,硕士的招生,说明人才缺口很大,怎样能提升生源质量,压力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大学生,许许多多不把心思放在做学术上,痛心啊,宽进窄出迫在眉睫。






香山yellow哥


关于学生留级问题的思考:据我二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百分之九十几的留级生,记忆力差、思维迟钝或偏激、综合能力差,创造力更缺乏。因此,留级生对于社会贡献来说意义不大。再说,任何团体、机构、组织、民族、国家仅需要少数精英,但需要多数普通劳动服务者。


无名之始1


我也认为恢复留级制利大弊。有些学生由于基础未打坚实却升到了上一级,其结果对新课更是学不懂,于是就破罐子破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毕业走向社会,无知识无技能无职业则成了三无者。这样其对社会造成负担这乃为弊。若让其留级将未学好的知识重新学一番,这样基础知识学扎实了,每上一级则轻松了,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这就是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