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宋代綠釉瓷枕

與現代的高床軟枕完全不同,古人的枕頭多是硬的,而瓷枕是中國古代枕頭當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材質。瓷枕,在宋代最為流行,不僅各種造型變得豐富起來,而且裝飾藝術和手法也變得先進起來,所以,宋代可謂是瓷枕發展的繁榮時期。那為何宋人獨愛瓷枕?其實瓷枕在宋代的流行,也與宋人普遍的求仕觀念有著一定的關係。本文將從宋代瓷枕的流行趨勢出發,分析宋人的求仕觀念和瓷枕的關係,以及瓷枕對宋人求仕的象徵意義。

一、 宋人為何獨愛“瓷枕”

在宋代,瓷枕的運用和發展完全普及,稍有錢財的家庭,都會選擇瓷枕作為提高睡眠質量的工具。那麼為何宋人,偏偏就愛選擇這瓷枕呢?其實是與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都有著一定的關係的。

1.特殊材質受到人們青睞

首先,便是因為這瓷枕的特殊材質,十分受到人們的青睞。和現代人喜歡睡軟枕頭不同,古人都喜歡睡材質較硬的枕頭,而在這其中,“瓷枕”又是最受歡迎的。這是因為古代夏季並沒有可以消暑的裝備,而瓷枕的原材料就是瓷器,瓷器較為冰冷,因此在炎熱的夏夜,古人用來消暑的唯一措施,便是這冰冰涼涼的瓷枕了。

而且瓷枕雖然硬,但是也是符合人體的設計美學的,並不會讓古人在睡覺時,感到不舒適。一般的瓷枕的設計都是有一定的弧度的,而且也比較平滑,並不是和平常用來觀賞的瓷器相類似,而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藝術。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宋代孩童瓷枕

2.“小家碧玉”的氣氛中反映出宋人知足常樂的特點

宋代的瓷枕,實際上是一種市民階層都可以使用的起的一種物件,因此瓷枕自己就帶有一種市井氣息。作為一種生活常用品,瓷枕上透露出太多宋人的生活情趣了。上面刻畫的圖案,瓷枕的設計樣式,包括瓷枕的時尚風格,都體現出的是一種,宋代經濟發達,城市繁榮,商品經濟發展迅速的特點,也體現出了宋人安逸度日的特點。

而這一點,與下文當中將要有所提及的求仕觀念並不衝突,正是因為有了安逸的生活條件,宋人才有追尋仕途的基礎和資本。因此,從瓷枕的裝飾風格和氣氛當中,也可以體會一二宋人的生活觀念和求仕觀念。

二、 從宋代“枕賦”中看瓷枕與宋人的求仕觀念的關係

“唐詩、宋詞、元曲”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藝術瑰寶,而“宋詞”,也正是處於其列。由著“瓷枕”在宋代的普遍流行,宋人也以這“瓷枕”為意象,創造出來許多的“宋詞佳品”,便可喚做“枕賦”。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柳永

1.不同的“瓷枕詩詞”體現出不同的求仕觀念

有人一生熱愛科舉,追求仕途;也有一部分文人雅士,無視科舉,反而熱愛生活,熱愛隱居。兩種截然相反的求仕觀念,在每個朝代都存在,而在宋代,這兩種不同的求仕觀念,也可在不同的“枕賦詩詞”當中體現一二。

例如宋代著名詞人柳永,十分渴望功名,但一生未得成就,但其詩詞卻十分著名,頗有市井氣息。對此,柳永也曾感嘆“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由此可見,作為十分渴望仕途的詞人,柳永的詩詞歌賦十分值得讚歎,甚至在許多當時的瓷枕當中都有出現,並用作裝飾。

而作為無意科舉,醉心山水的文學家代表,漳濱逸人更是一位制瓷高手。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枕賦》,這也是宋代如此多的“枕賦詩詞”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他的瓷枕作品也非常多,藝術性也頗高。《枕賦》用詞典雅,

表達了漳濱逸人淡泊名利,沉浸詩書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文人有著不同的求仕觀念,而這些求仕觀念都可以從當時文人的“枕賦詩詞”當中體會得到。因此,從這一方面講,瓷枕和宋人的求仕觀念是有著一定聯繫的。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漳濱逸人瓷枕作品

2.宋人的求仕觀念促進了“瓷枕”工業藝術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宋人的求仕觀念,更是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瓷枕”工業藝術水平的提高。上文中所提到的漳濱逸人就是一個代表,作為一個文學士大夫,漳濱逸人無心仕途,退隱山野的同時,將自己的志趣、文學作品和瓷枕藝術相結合,促進了“瓷枕”工藝水平的提高。

漳濱逸人所製作出的瓷枕,大多質地柔和,而且其上裝飾優美,附有詩詞,有著一定的韻味在裡頭。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在頗有安逸之樂的宋人仕人當中,有一批文人雅士,對“瓷枕”的發展優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更是成為了“瓷枕”工藝水平所提高的最直接的一種動力

三、 從瓷枕裝飾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宋人頗愛瓷枕,那麼熱心求仕的宋人也不例外,這是因為在瓷枕裝飾當中,體現出來宋人一定的求仕觀念。除了造型優美,設計獨特之外,宋代的瓷枕更是代表了一種宋人對求仕的渴望之情和一定的求仕觀念。

1.瓷枕“鹿紋”裝飾頗多,體現出人們對步入仕途的渴望

首先是“鹿紋”裝飾,在宋代瓷枕當中運用的比較多,這是宋代瓷枕最為常見的一種裝飾元素,更是成為了宋代瓷枕的代表標誌之一。鹿紋就是指鹿身上的花紋,古人都認為“鹿”是一種神秘的動物,並且代表著美好的前景,因此在古代的瓷器當中,鹿紋是一種最為常見的裝飾元素。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宋代綠釉瑞獸瓷枕

在宋代瓷枕當中也不例外,鹿紋是宋代瓷枕當中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裝飾元素。在《說文解字》當中有記載:“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根據其中所描述的“鹿”的形態特點,“鹿”的確是古代比較難以見到的一種動物,因此被冠以一定的神秘色彩,也是不足為奇的。

宋代官僚體制十分龐大,甚至出現了冗官現象,從這一方面來說,普通百姓也有了做官的機會,自然而然求仕觀念更強,而這“鹿紋”也被賦予了一種當時的時代內涵。鹿紋在當時,被當作是官祿的象徵,被描繪在瓷枕上之時,表達了人們對功名利祿的期盼之情。因此,從這一方面來看,古人的求仕觀念,在瓷枕的“鹿紋”裝飾之上,一覽無餘。

2.傳統瓷器裝飾表達人們對官運亨通的祈願

再有,除了“鹿紋”這一種裝飾元素之外,瓷枕作為一種宋代的代表性瓷器,還有許多種類的裝飾要素,並都體現了人們對自己官運發達的願望。而除了鹿紋之外,獅紋、花草紋也是宋代瓷枕當中的一種傳統裝飾要素。

在瓷枕上刻畫“母獅”或“雙獅”,都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是因為“獅”與“太師”的“師”同音,並取了這一諧音的韻味。在《尚書·周官》當中有記載,西周設置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和太保。瓷枕裝飾取得與“太師”同音的“獅”元素用作組成要去,可謂是十分具有藝術感的。

除了獅紋,還有各類花草紋,也是瓷枕上的主要裝飾元素。除了“獅”、“鹿”等代表祥瑞的動物之外,也有許許多多代表“祥瑞”之意的花花草草,而這些花花草草被用於瓷枕製作之上,其實也與前面兩者的蘊意相同,都體現了宋人對仕途的渴望,對自己官運亨通的祈禱。

古人為何獨愛瓷枕?以宋代為例,透過“硬枕頭”看宋人的求仕觀念

宋代鹿紋白瓷枕

3.瓷枕上的“儒家學說”,影響深遠

除了作畫,文字也是瓷枕上所最常運用的一種裝飾元素。而在各種文字作品當中,除了上文中提到過的各類詞人的“枕賦詩詞”之外,儒家學說,也是經常用於宋代瓷枕的裝飾當中的,

這是因為廣大寒門子弟,在宋代有了入仕途的機會,而儒家學說也是所有仕人所尊敬的。

儒家學說,一直是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的主流正統思想,因此,在宋代也毫無例外。甚至在宋代科舉考試當中,都有設置儒家學說的考試科目,因此宋代有求仕之心的士人,都會購買這印了儒家學說的瓷枕,用來激勵自己,也表達了他們對儒家思想的重視。而漸漸的,儒家思想,也隨著瓷枕的廣泛傳播,成為了一種全社會都認可的價值觀念,影響變得深遠起來。

四、總結

自唐宋時期,就開始流行求仕觀念了,而宋人的求仕觀念,便在這瓷枕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宋人偏愛瓷枕,除了是因為一定的生活習慣之外,還是因為其求仕觀念的影響。瓷枕的藝術裝飾中體現了宋人渴望仕途,渴望官運亨通的求仕觀念,而宋人的求仕觀念的轉變,也促進了瓷枕藝術的發展和前景。

因此,通過對瓷枕裝飾和造型的探討,宋代士人的求仕觀念以及呼之欲出。瓷枕,在宋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枕頭了,而是宋人求仕觀念的象徵性物件。

參考文獻:

1.《鶴沖天·黃金榜上》

2.《說文解字》

3.《尚書·周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