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近鄉情怯,回家置業——誰為“鄉愁”買單?

大多數早年在北京做小生意的外地人都有差不多的境遇:

賺了不少錢,過年回老家蓋個“村級別墅”或者在縣城買套大House,過完年又全家老小回到北京租房住。北京的房價一波一波漲,老家的房價在比例上和北京越拉越大。原本夠全款買北京的五環外,現在賣掉老家房可能連個首付都不夠。

其實這樣的例子有點老掉牙了,直到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

近鄉情怯,回家置業——誰為“鄉愁”買單?

嚇的我一激靈!

看來老韭菜塞牙了!

文章稱:1月25日,58同城、安居客發佈《2019返鄉置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2.7%的人有回到家鄉及周邊城市置業的意向!從人群年齡來看,90後及95後已成為返鄉置業的中堅力量,佔比共達到62.1%,80後佔比為20.0%。報告分析稱,隨著90後進入成家立業的年齡,購房剛需逐漸顯現,返鄉置業的需求也較為強勁。

十幾年前來北京的那批小老闆們,揣著“鄉愁”、帶著全村人的希望,來到金色的田野上——北京,那時候的他們根本沒想過在這座城市紮根,最能證明自己在京城混得好的標誌是豪車、好房。車可以移動,房子動不了,那麼購房首選地一定是讓鄉親們摸得著看得見的老家,明明夠住的三間瓦房,卻要加蓋一層、明明寬敞的三室一廳,偏偏換成“頂級豪宅”,衣錦還鄉是那個時代人的最大夢想。

回頭看看,那批人的財產可能沒有保值,但是每個時代人都有他獨特的優秀品質。資產再怎麼縮水,那批人可以繼續吃苦耐勞、早出晚歸。甚至他們真的可以回到老家工作生活。

然而,這一輪到80、90甚至00後了!(但是你們離得開嗎?)

冷靜想想,90年出生的人也不算“嫩”了,北方人算虛歲都三十了。

三十歲,而立之年!

春節前後,返鄉大潮下,該到老家開發商販賣給你“鄉愁”的時候了。

近鄉情怯,回家置業——誰為“鄉愁”買單?

如果最近的規劃中,真的有離開北上廣的打算,可以詳細規劃下回家“盤套房”,否則回鄉置業你將失去如下寶貴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

1、處女貸(看名字就知道多寶貴)

2、未來在一線城市繳納首付的能力

3、投資失敗後家人的支持

進入到2019年之後,全國房地產市場降溫趨勢依然在持續,樓市調控也沒有出現大範圍的鬆動,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也基本止漲,三四線中小城市樓市將會更加冷清。

以北京為例,2017年的“3.17”以後,房價確實得到了一定的遏制,部分區域跌幅甚至超過30%,去年底今年初,很多房產大V跳著腳地在喊漲,甚至很大膽地講:“限購限貸可能要鬆綁!

箇中目的,我們不去研究,也不屑研究。

就目前的市場狀態和基本面看,我不認為調控(嚴格的限購和限貸)不能持久,相反,將變成常態。因為調控的結果是:

1、惜售,控制投機者變現

2、買房者願意一次到位(仍然是限制頻繁交易的投機行為所致)

3、成交量下降,但強勁的購買力足以支撐一個合理的水平

4、房價不跌甚至穩中有漲

北京對房價其實不敏感,但對成交量非常敏感,只有限制成交量,才能控制貸款規模。其實所有的Zheng策最終指向的都是貸款規模。只要貸款規模抬頭,北京就會出進一步的調控Zheng策。

如果真的回家過年期間在老家買套房,過完年還想在北上廣混,上面說的控制“貸款規模”,控制的就是你。

近鄉情怯,回家置業——誰為“鄉愁”買單?

誠然,面對故鄉、體悟“鄉愁”,每個人都有回憶不完的美好故事。正因為這樣,人們就像喜歡談論愛情一樣的喜歡談論故鄉。人人都渴望故鄉,而那個真正的故鄉,當我們離開它的時候,那就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記得李健再次登上《我是歌手》演唱《異鄉人》的時候,改編了他那句十年前在北京的大風裡奔跑著寫下的“不知不覺把他鄉當作了故鄉”,他在後面補上了一句“故鄉卻已成他鄉”。

故鄉在改變,而有些改變是面目全非的,所以只是為了“投資置業”,故鄉是回不去的。

勸您一句:吃好、喝好!啥也別買!早點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