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賈康:儘可能減少在克服疫情中的代價

記者/張蕊

深度對話 | 賈康:儘可能減少在克服疫情中的代價

經濟學家賈康


持續兩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負面衝擊,不少企業生產經營也因此面臨困難。當前,結束了春節假期的各地企業,正逐步推進復工復產,復工,意味著人群的流動和聚集,如何在力保疫情不擴散的同時,儘快恢復生產,是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深一度記者採訪了經濟學家、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賈康。在賈康看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增速確實產生了不利影響,但這個影響總體而言是“短期的、有限的”,他告訴深一度記者,此次疫情對於經濟指數的主要影響是在2020年一季度,特別是進入二月後的這段時間。但“前低”之後,一定會出現“後高”。

經濟指數“前低”之後,一定會“後高”

深一度: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您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有什麼?影響的大小取決於什麼?影響最大的行業又是哪些?

賈康:從整個趨勢來看,疫情對經濟增速確實有一定的不利影響,本來經濟就有下行壓力,現在下行壓力更大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影響是在一季度,特別是二月以後的這段時間。但前低之後,一定會出現後高。畢竟戰勝疫情是早晚的事情,“後高”的結果絕對是可期的。

當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儘可能減少在克服疫情當中的代價,儘可能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相對順利地得到恢復和發展。這就需要根據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優化對策措施。

疫情影響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和時間。現在除湖北之外,其他地方情況明顯好轉。主要是武漢和湖北受到的衝擊,在全國來說相對較大。從行業的衝擊來看,首先衝擊的就是服務業,特別是客運、餐飲、家政服務等,此外,小微企業衝擊也比較大。

深一度:您剛才說,疫情對於一季度的經濟指數影響會比較大,那對全年GDP影響會有多大?您對此是否有預估?

賈康:2019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是6%,今年一季度的速度肯定要往下走。當下對於全年的GDP來說,可以肯定的是,會出現前低後高的情況,但後高的勢頭如何,現在還不太好判斷。

具體影響多少,並沒有非常精細的預估,因為信息有限,且經濟生活中間的變量太複雜,一般都是做一個相對粗線條的預測,再階段性地對預測做出修正。世行、亞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採取這個方式。總體來說,如果處理得好,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應該在一季度能夠收在下降一個百分點左右,對全年的影響也就是0.2-0.3個百分點,當然這是非常粗線條的說法。

深一度:按照慣例,一些重大事件之後,政府都會出臺相應的措施來刺激經濟,在一季度經濟指數不會太理想的情況下,您認為二季度政府是否會有一些刺激性的政策出臺?

賈康:現在已經在出臺一些措施了,沒有必要等二季度。現在已經在財政政策方面提出了要更加積極有效,在貨幣政策方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一些支持措施,都已經有所佈置。

目前各級財政已經緊急安排疫情防控資金超過1000億元,實際支出已經超400億元,那麼這對於經濟來說可以起到對沖下行壓力的作用,而剩下的部分也會較快花出去。

深一度: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中提出,2020年中國經濟工作中,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否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財政政策的基調也發生相應的改變?

賈康:“積極”的基調不會變,而且肯定會適當加碼。目前超過1000億元針對疫情防控的資金就是“加碼”的內容之一,後續的一些政策,包括從現在往後的具體安排,很快就會看到相應的措施陸續出臺。

深一度:我們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相比春節來說,菜價高了一些,是否意味著CPI一直在高位運行當中?

賈康:實際上,在還沒有出現疫情之前,豬肉供給不足就已經帶動了CPI的上漲。現在有了疫情,某些地方就表現得更加明顯。但這是結構性問題加上階段性的因素,CPI一段時間上升之後會有回調。目前看來,二三季度回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具體來說,是因為前段市場上豬肉的短缺造成豬肉價格上漲,同時拉動一些替代品比如牛羊肉和禽蛋跟著上漲,看到這種結構性問題,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豬肉進口,以各種措施鼓勵養豬場和農戶增加存欄數,等過幾個月生豬出欄了,市場供應就會緩解緊張局面,價位自然就能穩住和回調了。這不是一個由於貨幣投放量過多造成的通脹問題,它具有非常明顯的結構性成因,只要針對結構性的問題增加有效供給,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深度對話 | 賈康:儘可能減少在克服疫情中的代價

車企也參與生產口罩


部分行業疫情中產能擴張

深一度: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在這次疫情當中,類似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行業其實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產能還有所擴張,您怎麼看?

賈康:在面上來說的確如此,但這也主要是涉及少數的行業。比如急需的抗疫物資,就得開足馬力來生產。只能說,這些行業內的企業碰到了突發的客觀需要,可使產能充分被運用,那麼在具體的財務表現上,肯定會有一些更好的收益。

深一度:此次疫情當中,不少原本是車企、房企的企業不僅在經營範圍內添加了“口罩生產”,甚至迅速地買好機器和原料,開工生產了,您怎麼看這種全民生產口罩的現象?疫情過後會不會出現產能過剩?

賈康:企業生產口罩,也是為了適應現在的市場需要。有需求當然就應該生產。這是在救急,如果疫情過去,不再需要這麼多口罩等防疫物資,那麼企業會根據實際情況,來組織自己的生產運營動態優化。不過現在管理部門明確表示,如果是在諸如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這些方面有產能,那就應開足馬力做,不要怕過剩。國家有儲備制度,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多出來的那部分,國家會作為必要儲備收購進來。有關管理部門的這種態度,就是為了減少企業關於產能過剩的顧慮。

深一度:因為疫情的關係,不少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春節之後,不少企業開始實行網上辦公,一些商場、飯店也加大了線上推廣力度,您覺得疫情之後什麼行業會站上“風口”?

賈康:線上能夠更多調動潛力,跟原來線上線下的相結合並沒有矛盾,特別是線上運行以後,不但可以挖掘潛力,甚至可以挖掘得更激進一些。

不過我認為,疫情造成的“風口”應該並不多。比如這次疫情以後,大家應該會看重疫苗的生產,相關的重點物資應該有保證儲備水平的產能,其他的行業大概就會迴歸正常,像在線購物、在線娛樂這種方式,現在因為疫情的緣故,在線的比重有所提升,在此之後,一些比較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會延續運用下去。

房地產“穩中上行”可能性較大

深一度:現在各種政策都在放開,大家最關注的房地產的政策是否也會有所鬆動呢?疫情之後,房地產行業會如何發展呢?

賈康:房地產行業有其自己的發展規律,疫情過去後,還是會按照發展規律走。中國房地產這些年來,顯著的特徵是“冰火兩重天”,這就是說,對於房地產業界來說,是明顯分化的局面。疫情過去以後,分化的特徵還會繼續。但總體來說,房地產在前面一輪高點被“930新政”往下打壓之後,大體已經運行到了階段性的底部。所以比較大的可能性是,疫情過去後,穩中上行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但對於房價來說,居於哪一線的城市、又在這類城市中的哪個具體地方、以及某一個城市中的哪個地段、屬於哪種類型,都是要考慮的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才能得出相應的答案,僅看表面的成交均價,像是把姚明和潘長江放在一起考慮平均身高,意義不大。

深一度:您覺得此次疫情對房地產行業、房地產企業來說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您怎麼看打折、線上購房、無理由退房等房地產行業的自救措施?

賈康:有些企業會受到一些階段性的壓力,特別是疫情來了以後,交易非常清淡,這對於企業來說,肯定都是不良影響。這個階段過去以後,不少房企應該能夠恢復正常。

當下注重線上購房,可能會起到吸引客戶的一定作用,但這個作用也是有限的,完全靠網上購房肯定不行。包括打折、線上購房、無理由退房等房企的優惠措施,的確可以吸引一部分購房者的注意,這樣就能調動起一些人的興趣,但一般人在感興趣以後,還會在習慣之下,需要去現場看一下,然後再確定要不要購房,這樣人心裡才會踏實。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線上這些措施有可能會引出一些交易,但僅僅線上看房後就能確定購房的人,應該不會太多。如果前期能在網上解決的全部都在網上解決了,這對於企業和購房者來說,畢竟也是一件以服務優化促進交易的好事情。

深一度:現在看來,疫情可能對於一季度房企的銷售、回款、拿地等有諸多負面影響,那麼您認為疫情對於房企的影響還有哪些方面?這種影響會持續多久?疫情之後,房地產市場是否會出現“井噴”呢?

賈康:可以說,房地產是受這次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之一,特別是銷售。但各地全年受影響的情況要看疫情在當地結束的時間,目前來看,除湖北之外,其他地方的影響應該能較快消除。但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春節大促銷的機會肯定是喪失了。

從最近幾個月的成交均價來看,目前房地產市場有一點兒升溫的跡象,但後期是否會出現“井噴式”的增長,短期內還看不出來,當然不排除某些地區、某些樓盤會有熱銷的局面。

深一度:除了商品房,商業地產業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除了免租,企業還應該採取什麼的措施自救呢?

賈康:對於商業地產來說,各地方和企業應該因地制宜來制定相應的政策,不可一概而論。因為商業地產和地段、商業活動地域等聯繫密切,各地方、各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但對於企業來說,如何將相關主體的賣點表現出來,如何吸引潛在的成交對象,是“定製化解決”的事情。

深一度:現在已經有多個三四線地方政府出臺了購房補貼,您怎麼看?

賈康:相對一二線城市來說,三四線地方政府有操作空間,所以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給本地的經濟繁榮加把勁。但各個地方的情況差別很大,要根據各地的特點制定儘可能合理的制化的解決方案,因為並沒有按統一的模式“套上”就能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深度對話 | 賈康:儘可能減少在克服疫情中的代價

2月7日,國務院就疫情防控相關財稅政策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舉行新聞發佈會


地方政府應“定製化”形成復工方案

深一度:此次疫情給中小微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一些政策,來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渡過難關,您認為這些政策是否應該延續下去,變成長期政策呢?

賈康: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湖北之外的復工復產還會加快。我看有統計數據稱,國內製造業的500強,已經有了97%的復工率,這基本上就是完全復工了,那麼隨後,很多中型企業很快就會跟上。對於更多小微企業來說,確實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比如說交通不便,無法出行,或者隔離必須達到規定時間段等,特別是一些分散的家政服務、餐飲等行業,目前看復工的條件並不太好。

國家包括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如果能迅速執行,很快就會看到效果。比如有的地方為了鼓勵農民工儘快回到工作崗位,給免了返程的路費。免費是什麼?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政府出錢給他買車票,或者報銷車票,那麼政府出的錢是哪來的呢?還是財政為後盾的資金。這在有些地方是非常明確的措施,比如珠三角、長三角這種增長極區域,首先就會用這種方法算大賬,把復工的局面做得更積極有效。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往回搶,前低之後,只要有操作可能性,要迅速推高,讓後高的勢頭更足一些。

深一度: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是否需要針對每一個企業制定不同的政策?您覺得目前企業的復工復產還面臨哪些問題?

賈康:一個企業制定一個政策,很難完全做到,一個地方政府的轄區內有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不可能針對每個企業都定製,一般來說,會首先在轄區內抓重點企業,再製定一些普惠的規定去扶助大量小微企業,當然,對於小微企業來說,普惠的規定很難照顧到方方面面的細節。

對於復工復產過程中,一些企業緊缺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目前看來很快就會得到緩解。從現在的報道來看,這些防控物資的產能都在迅速提高。

深一度:地方政府應該怎樣去有序地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賈康:這個問題依然在各個地方不能一概而論。我們特別強調供給側改革,它的關鍵要領就是要在地方政府的轄區之內,定製化地形成高水平方案。對於某一個企業來說,在他具體的活動範圍之內,也要解決定製化方案的問題,不可能套用同樣的模式。這必須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的特定設計。當然,這個設計裡面要處理的是很具體的一些結構性問題。

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各個地方的情況有明顯的區別,需要因地制宜來做出定製化解決方案。此外,就是必須在把握安全係數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推進復工復產。要密切跟蹤信息,及時作出必要調整。各個地方的管理上有松有緊,那麼企業的管理者就一定要特別上心,一定要注意防範風險。

深一度:很多地方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當中,也包括了繳費、繳稅的推後,這對於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賈康:這當然是在減輕企業負擔。比如五險一金可以推遲上繳,稅收也不急於按照原來規定的時點來彙算清繳,同樣也可以推後。這就是要給企業一些寬鬆的待遇。畢竟疫情之下,大多數企業都遭受了一定的衝擊,甚至有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政府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出臺有關政策讓企業能夠在這段時間內寬鬆一些,至少先把疫情特殊階段扛過去。

深一度:現在一些地方的過度防控措施,是否會對復工產生影響?

賈康:過度或者不過度,具體這個度很難把握。有些地方必須把安全係數提高。拿北京來說,春節之後,大概有七八百萬人會返京,所以政府就要求,外地回京要自行隔離14天,發現某些地方出了問題後,所有相關者都必須馬上隔離起來。

但局部的某些做法上,很容易出現一些比較過分的情況,比如在具體執行環節上簡單粗暴,挖斷道路,甚至戴個袖箍就打人,希望能在地方管理上更多注意,避免產生力度過大、過頭和簡單粗暴的行為,避免產生不良案例。

深一度:2月20日,湖北省發行了近百億元的地方債,在即將到來的3月,地方債可能會進入密集發行區了,對此您怎麼看?

賈康:有關地方債的發行,是原來就已經佈置好的,並不是疫情造成。但是,疫情來了以後,地方債發行的速度可能會加快,力度上也可能要加碼。因為地方政府籌集資金的專項債,都是有明確用途的。發行的時候就已經看準了政府項目,然後用專項債來籌集資金,但現在這個進度應該是能快則快,地方債加快發行也正是刺激經濟的一種表現。

賈 康 介 紹

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中國財政學會顧問,國家發改委PPP專家庫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一帶一路PPP項目開發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公共資源競爭性配置促進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市、上海市等多地人民政府諮詢委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高校特聘教授。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被評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層次學術帶頭人。曾受多位中央領導同志之邀座談經濟工作(被媒體稱之為“中南海問策”)。擔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財稅體制改革”專題講解人之一。孫冶方經濟學獎、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和中國軟科學大獎獲得者。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曾長期擔任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1988年曾入選亨氏基金項目,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2013年,主編《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任首任院長、首任秘書長),2015年-2016年與蘇京春合著出版《新供給經濟學》專著、《供給側改革:新供給簡明讀本》、以及《中國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獲評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和央視的“2016年度中國好書”)》,2016年出版的《供給側改革十講》被中組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國家圖書館評為全國精品教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評估》公佈的2006~2015年我國哲學社會科學6268種學術期刊700餘萬篇文獻的大數據統計分析,賈康先生的發文量(398篇),總被引頻次(4231次)和總下載頻次(204115次)均列第一位,綜合指數3429,遙居第一,是經濟學核心作者中的代表性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