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文|親子早教派 文章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留言轉發分享。(關注公眾號:親子早教派 ;ID:zaojiaopai)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早教,大家都不陌生,簡單來講,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我們還是會疑惑:早教到底在教什麼?接受過早教的孩子會特別聰明?

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蒙特梭利博士也說過: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核心是教會孩子如何生活。能夠讓孩子主動、樂意參與生活體驗,是早教的重點。

早教班並不是非去不可,在家裡,父母一樣可以對孩子進行早教:聽中英文兒歌、跳兒歌舞蹈、玩手指操、看繪本故事、讀唐詩、玩親子游戲、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尤其是做家務,簡單有益,在孩子最初的生命裡,懵懂的TA被好奇心驅使,會非常樂意去做各種各樣的家務。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動手,讓孩子從小小的勞動中收穫自信心、滿足感、生活體驗、總結生活經驗。這將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

鼓勵孩子去做家務,就好比往孩子的人生銀行裡存錢,TA做的事情越多,銀行裡的存款就越多。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了,成年後,孩子就有大把大把的“存款”傍身。

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是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一個從不幹活的孩子,成年後,生活中最可能面臨的窘境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和滿滿的挫敗感:

1.TA上大學了,進入集體宿舍生活。如果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有可能成天被舍友嫌棄,也有可能像湖南神童魏永康那樣被學校勸退;

2.自己的孩子出世了,TA想要照料新生嬰兒、照顧虛弱的妻子,也不知從何做起;

3.父母生病,TA想要好好照顧父母,卻連基本的一湯一菜都搞不定。

生活能力差的孩子,能力有限,別說照顧別人,就連顧好自己也夠嗆。

家務雖然不起眼,但是,孩子可以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經驗:收拾房間時,先掃地還是先擦桌子;先收拾書櫃還是衣櫃;哪些衣服要收起來,哪些要掛出來。

每一步都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作安排。在這過程中,TA可以自然地領會到:做事情的條理性、統籌能力、規劃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孩子以後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拖地。

媽媽可能會說:你還小,拖不乾淨。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炒菜。

媽媽可能會說:廚房危險,有火有刀,受傷就麻煩啦。

當孩子說:媽媽,我要切水果。

媽媽可能會說:刀很鋒利,不小心就容易割傷手指。

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孩子,一味無底線地代替包辦,拒絕孩子參與生活、抑制孩子試錯的渴望。

表面上,父母是為了孩子好,但實際上,他們是在耽誤孩子,最終妨礙孩子的正常成長。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生活並不差,就願意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就願意孩子養尊處優。就算要做家務,也要等孩子長大後再學。

很可惜,小時候不慣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也很少會主動自覺地做家務。醬油瓶倒了都不會扶一下,這樣的孩子,就是大家說的:懶。

凡人都會有慣性,如果懶惰的習慣形成了,後天想要改變就很難了。

“習慣之於靈魂猶如血管與脈絡之於血液,是它流動的道路。”布什納爾如是說。

沒有人願意天生做一個懶人,之所以懶,很有可能就是從小家長沒有用心引導、培養好。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海拉里特斯說:性格只不過是長期形成的習慣而已。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六歲後,孩子的行為習慣就差不多定型了,在那之前,不妨想辦法引導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形成一個好習慣。

馬雅舒和蔡少芬在教育孩子上面,正好是正反面教材。

吳奇隆前妻馬雅舒:包辦代替的典型代表。

快4歲的米婭還在穿尿不溼,不懂得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穿褲子、不會自己吃飯,得讓老師喂……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幼兒園不得不勸退孩子。

香港演員蔡少芬:鼓勵孩子獨立的典型代表。

她的女兒,也就比灶臺高一點,從切菜、開火、翻炒到出鍋,動作一氣呵成,可見平時沒少鍛鍊。菜品賣相看著也相當不錯。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自己的孩子自己愛,毫無疑問,大多數父母都會不自覺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但是,孩子終究還是要進入社會,融入集體。我們無法也不能強求他人可以無微不至地愛護、照顧、包容自家的孩子。

有一種愛,叫照顧到你生活不能自理。看似甜蜜,其實是坑你沒商量。

在這個世界上,也就只有自己的父母可以沒有條件地容忍你。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自己孩子強大的自理能力就是他在人群中的底氣和力量。即使離開國父母,TA也可以有錚錚鐵骨,支撐自己頭頂的那一片天。

不要再以愛孩子的名義剝奪孩子的成長,也不要總以為愛孩子就要毫無原則溺愛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真正的愛,是父母的及時放手,讓孩子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未來,讓孩子有強大的內心去看待日後的得與失。


沒人天生懶惰,父母不注意,孩子即使上早教班,也容易養出懶性格


一直生活在溫室裡的花朵,終將沒有能力去對抗室外的狂風驟雨。這是你願意看到的結局嗎?

下面出自網友的一句話,與你我共勉。

“小時溺愛大時苦,溺愛寵孩家長苦。需愛孩子因此苦,吃苦方得人上人”。


家有萌娃,始終相信小朋友的學習能力,行為習慣,性格養成都是從玩耍中成長起來的,邊玩邊學。用心陪伴,做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媽媽。本文由多平臺作者“親子早教派”原創,轉載需經授權並註明來源,侵權必究。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