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今天在群里聊天,忽然聊到第一次生宝宝是怎样的感觉。很多妈妈都回答:身体是疼的,心里是懵的,不知所以。说真的,倘若是第一次生宝宝,孕妈妈整个过程都处在“懵”的过程中是非常正常的。

不管是顺产也好,剖腹产也罢,历经数十小时的疼痛(顺产是前痛后不痛,剖腹产是前不痛后痛),迎来宝宝的第一声哭泣,拥抱起这个粉粉嫩嫩的孩子,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此之后,妈妈的人生多了一个牵挂,也多了更多的精彩!

莫急,就在生产后的24小时,宝宝已经能够会带给妈妈好多手忙脚乱的精彩哦!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吮吸】

一般情况下,妈妈生产完之后,宝宝会比妈妈更先搞定一切,清洗干净、包裹完毕,要么静悄悄地睡着、要么哇哇的哭着,等待着和妈妈一起回到病房的时刻。(当然,每个地方的医院规定大不相同,可能还会有宝宝先行抱出交给家里其他亲人,妈妈最后从产房出来的情况。本文重点不是这个,所以就不再单独分析了)

当宝宝见到妈妈,就会忽然间“犹如神助”的产生人生中的第二次本能——吮吸的欲望!(呵呵,第一次本能就是落地时的大哭啊!)

这也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第一份珍贵的礼物——母乳。所以当宝宝开始四处寻找妈妈的味道,找寻NEINEI的感觉时,妈妈即便是只有一点点的初乳,或者是还没有乳汁分泌(生产后两天内没有乳汁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只要让宝宝吮吸的欲望得到满足就是了。初乳的营养成分很高,含有许多宝宝需要的抗体,千万不要浪费了。

另外,宝宝的不断吮吸,可促进妈妈脑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排便】

俗话说:人活一世离不开吃喝拉撒睡。一点都不假,看宝宝刚出生不足24小时,有了第一次的吮吸,自然就有了第一次的排便。

正常情况下,宝宝会在出生后12小时后开始排便。人生中的第一次排便,被称作“胎便”,因为这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宝宝还作为胎宝宝的时候在妈妈肚子里太无聊,吞入了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等等而形成的便便。这种便便的颜色是黑色、墨绿色的,而且非常非常的黏稠。


胎便对于宝宝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若宝宝出生24小时尚未见排出胎便,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肛门等器官的问题。所以,胎便的排出也是意味着宝宝健康与否的一个衡量标。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打针】

接种疫苗对于宝宝的健康有着弥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但凡是健康、足月的宝宝,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需要直接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

卡介苗是针对宝宝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后正常情况下2-3天接种处会发红,2-3周形成红肿硬块,中间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包,自行破溃后留有疤痕,就是卡介苗特有的疤痕。

所以针对卡介苗的特殊性,宝宝接种的时候是在医院,而溃烂成脓包的时候却在家里,妈妈千万莫惊慌,以为宝宝胳膊上怎么回事儿了。

乙肝疫苗就是正常的皮内注射,之后还有第二针和第三针,根据要求在指定地点正常接种就好。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次“减肥”】

很多成人会把“减肥”挂到嘴边,但是宝宝却是在出生的头一天,用实际行动直接减轻体重了哦!很多新手妈妈在医院会发现宝宝出生第二天的体重还没有刚刚出生时重,于是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的母乳不够?是不是宝宝饿着了?

其实不然。

新生宝宝在出生前一直呆在妈妈的肚子里,温暖的羊水中,所以当他们出生后,干燥的空气会把宝宝体内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再加上排出大量胎便,因此体重会比刚出生时减轻。

另外新生宝宝出生后2-4天吃的很少,胃口很小,但排出的水分却不少,因为体重也会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就是正常生理现象,妈妈不必担心。最多到宝宝出生的第5天,体重就会开始慢慢回升。

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发生的这几件大事,孕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才好

图片源自网络

怎么样?我们的宝宝很神奇吧,从妈妈肚子里出生之后,不断地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惊吓),用他的调皮和可爱开始狠狠的刷存在感,让妈妈在忙碌和惊慌失措中,越来越不可自拔的深爱上宝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