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京東股價大跌7.3%,財報顯示增長乏力,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8月16日,京東發佈了2018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第二季度,京東各項關鍵指標均表現不佳。受此消息影響,京東股價應聲大跌,盤前一度跌逾7.3%。

財報顯示,2018財年第二季度,京東營收1223億元人民幣,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29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虧損為22.125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2.87億元,淨虧損同比大幅擴大。

基於非美通用會計準則,京東第二季度每股收益為0.33元人民幣,遠低於此前華爾街18位分析師0.70元的平均預期。淨利潤4.781億元,較去年同期9.765億元大幅下滑51%。

而業績指引則顯示,公司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增速介於25%至30%之間,說明公司管理層對第三季度業績預期也並不理想。

由於京東最重要的618年中大促就在第二季度,因此,京東二季報對全年業績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最受分析師關注。受京東財報影響,京東股價大幅下挫,盤前一度跌逾7%,創下52周以來新低。

營收增速持續下滑,創下歷史最低水平

京東股價大跌7.3%,財報顯示增長乏力,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整理京東近3年以來的財報數據發現,自2015年以來,京東營收增速呈現出不斷放緩的跡象。2018年第二季度,京東營收同比增速更是創造了京東歷史上的最低水平。再這麼跌下去,怕是很快就會負增長了。

根據易觀發佈的《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交易規模為1252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3%。

這也意味著,京東的營收增速不僅遠低於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同行,甚至連市場平均增速都沒達到。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種情況下,不僅京東與天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蘇寧、拼多多還在奮力追趕不斷縮小與京東的差距。未來,京東的地位會越來越尷尬。

用戶增長放緩,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活躍買家數達到3.138億,同比增長21.5%,同樣達到了歷史最低增長水平。從最近幾期財報公佈的數據來看,京東正面臨著嚴峻的用戶增長難題。

京東股價大跌7.3%,財報顯示增長乏力,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2014年,京東接受騰訊投資並獲得微信入口,正式開啟了京東從站外獲取流量的大幕。到了2017年,京東更是通過“京X計劃”先後引入了百度、今日頭條、搜狐、奇虎360等外部互聯網巨頭為京東導流,這些互聯網巨頭的流量輸送支撐了京東的增長。

而如今,放眼整個中國互聯網,京東能夠找到的站外流量來源越來越少,並且體量都無法與騰訊、百度、今日頭條這些巨頭相比,因此,站外流量的日益枯竭也意味著,京東的天花板已經到了。

另外,其它電商平臺的競爭和新興電商平臺的出現,也對京東產生了分流效應。

易觀發佈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交易份額數據顯示,京東市場份額正在下滑。2018年第二季度,京東市場份額僅為26.2%,較去年同期下跌了6.7%。與京東的衰退相對應的,其它電商平臺市場份額則得到了提升。易觀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天貓以58.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個百分點。蘇寧易購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個百分點,唯品會則同比提升了1.3個百分點。

京東股價大跌7.3%,財報顯示增長乏力,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2018年年初,京東股價一度達到50.68美元的高點,市值700億美元,業內不少人甚至喊出了京東即將取代百度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巨頭的口號。如今半年過去,京東市值就跌掉了三分之一,真是令人唏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