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御捷只是阶段性举措,光束也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欧拉才真正属于长城自己并“为我所用”的品牌。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童锋亮

“100亿,10年”。

虽然无从考证、而魏建军本人也曾在公开场合对新能源持“冷静态度”,但长城却意外在发布会上放出这是为欧拉品牌投入的研发资金与研发时长讯息。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8月20日,该品牌在长城总部保定正式发布。据了解,欧拉ORA品牌主要打造新一代电动小车,售价锁定为10万元内。品牌的首款车型iQ将在不久后的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

之所以命名为欧拉,长城表示是为了致敬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先生,并借“欧拉”的音译“你好”来展示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展现长城汽车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未来出行服务商转变的决心和勇气。

虽然逻辑上有些牵强,但对于欧拉品牌长城表示的确经历了漫长打磨期。

按照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的介绍,欧拉是一个长城在十年前就已着手准备的品牌。

那时候,长城成立了名为“欧拉”的新能源汽车研究小组,并投资100多亿元人民币,用以正向研发做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对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的战略布局,来打造新能源专属平台和系列产品。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按照宁述勇的说法, “做最好的电动小车”这是欧拉的追求。这种只做电动小车的逻辑,从某种程度上和“死磕”SUV的思维同属于长城推崇的“聚焦战略”。

至于如何去诠释“最好”?

据长城介绍,专为欧拉开发的ME平台作为长城为欧拉打造的专属纯电动平台,从底盘到内外饰都结合了当下智能网联的先进技术,在空间、安全性、效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虽然由于产品还未推出,我们暂且无从去验证“最好的电动小车”是否属实,但是从欧拉给出的具体参数来看,其较目前市面上其他小型车产品的确具备一定优势。

据了解,ME平台还是可扩展平台,能覆盖A00和A0级,续航里程200-500KM,轿车、SUV和商用车等车型的需求。此外,得益于不同的电池组和电机组合,欧拉旗下的车型的续航里程也可以在200—500公里之间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不同的产品矩阵。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未来将采用混动+纯电动+氢燃料三种技术路线,打造4个平台、4个品牌,将会衍生出多款车型。

至于为何至今才推出?

虽然,长城的说法是“不做‘油改电’,不做‘政策车’,更多考虑的是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在《汽车商业评论》看来,这只是公关上拔高的话术,更准确的原因或许是欧拉对于长城而言更像一个时间上拿捏的恰到好处的产物。

最显而易见的是,双积分政策的逼近。

今年7月2日,工信部宣布乘用车“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同时,还将2017年度的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积分情况予以公告。

作为2016、2017两年内累计油耗积分缺口最大的企业,长城汽车以394381的负积分排名第一。

按照政策规定,油耗积分不达标的企业,可在今年9月20日通过其自身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消、关联企业间转让、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等方式抵偿归零。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虽然,此前长城通过以现金方式增资入股御捷汽车,获取了后者将燃料消耗量正积分的全部直接免费转让。但是,对于基数那么高的长城而言,御捷所能贡献的双积分体量实在太小,甚至杯水车薪。

因此,御捷于长城而言,只是作为暂时的“缓兵之计”,毕竟,从长期来看,借助御捷消耗积分对于长城而言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何况长城对御捷也只占到了25%的持股。加之御捷在产品力上的技术落后,“低速电动车”的标签以及“断轴门”的负面影响,这对于标榜品质的长城而言,并不能产生好的影响。

在长城内部,也并不愿意承认御捷是其旗下的一个新能源板块,甚至有意避忌。这点在欧拉的发布会出席嘉宾上也能窥之一二,长城代表方来了、欧拉代表方来了,光束汽车代表方都来了,只是曾经双手紧握的御捷呢?

100亿的欧拉能否让长城立足新能源?

当然,与宝马合作的光束汽车也不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按照规划,光束并不是一个完全打造纯电动汽车的品牌,即使会生产纯电动的MINI,但该车相对小众并不是一款完全能大体量释放销量的车型。

即使能,这样的销量长城也只能获取一半的积分,另一半为合资公司里的宝马贡献。

一位接近长城内部的人士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从企业发展规划来看,御捷只是长城的一个阶段性应对措施。而光束承载的则是长城品牌尝试向上突破以及取长补短的合作。

只有欧拉才是真正属于长城自己的、“为我所用”、并且着重打造面向未来,是要走量的品牌。这点除了在研发投入外,在其商业模式上也能窥之一二。

据了解,与欧拉品牌同步推出的还有“欧拉出行”,这也是长城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服务运营商转变的一个重要举措。

当然,为何至今才推出,基于第一个原因之上,《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第二个原因则应该从纯商业的角度来考量,长城的掌门人魏建军了解在哪个阶段做哪些规划才能将利益最大化。

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返程时,《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曾在法兰克福机场吸烟室与魏建军偶遇,聊起当年的车市,魏建军竟然多次感叹“众泰今年把钱挣了”。能看出魏建军虽然不耻众泰这种以逆向抄袭换取短期市场繁荣的做法,但是从获取利润上又略带羡慕。

因此,不管是御捷还是光束,或许都是在魏建军以及长城算盘里,最恰逢其时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打法,而欧拉汽车才是其真正的底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