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拿我周围情况来讲,送孩子去早教机构早教,貌似成了一部分家庭教育方式的标配,在去一些早教机构实地考察之后加上自己平时的一些育儿心得,我总结如下:

关于早教启蒙。

学龄前孩子处于大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0-3岁,研究发现,学龄前孩子的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其中77%都位于大脑皮层,这个区域是负责处理语言、数学、记忆、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这样定义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明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却是在童年打下的。

启蒙教育主要有:智力启蒙,情感启蒙和体能发展。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1 智力启蒙。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朋友小A的家境并不富裕,从孩子出生起,她没有给孩子买太多玩具、衣服之类的,就是每天和孩子说话,只要孩子醒着,只要她有精力,都在给孩子讲话,唱歌、讲故事、日常用语、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妈妈要去干嘛,都会跟孩子讲。

天气好的时候,会带孩子去户外逛逛,去亲戚朋友家,坐公交、地铁,也会带上孩子,路上的路灯、广告牌、树木、花草,目之所及,都会跟孩子讲。

小A的家人经常开玩笑问她,那么小的孩子,能听懂你在讲什么吗?但是小A没有理会,继续坚持给孩子讲话,不知不觉,孩子一岁多了,有一次对着落日,嘴里说出了一句“夕阳无限好”,她又惊又喜,从那以后,她发现孩子不管是说话、认知、接受新事物等,都比同龄人快一些,两岁已经能与大人零障碍沟通。

父母对孩子大量语言输入,打磨耳朵的意义在于:

语调多变、声音欺负高低,有环境、有感情,大脑能高效的吸收这些良性的刺激。这是视频、音频、早教机取代不了的。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智力启蒙的第二要诀是多元刺激。

多元刺激是智力启蒙很重要的关键词,通俗讲就是不偏科。早教启蒙需要围绕全脑进行,不同区域都要照顾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偏好,有的活波好动、有的安静;有的喜欢读书、有的喜欢玩泥巴;有的外向、有的慢热。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的偏好,但也需要注意让孩子多样性的发展。孩子的大脑有着无限的可能,不要过早的让孩子的大脑区域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就拿我自己来讲,我学生时代是一个不喜欢学语文的学生,对于诗词之类的,更是觉得枯燥乏味,我曾经在乔治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想法,乔治以后不要走文科这条路,付出太多还见效慢,而且男孩子学理科也挺好的,但是在孩子一岁多开始,我意识到,为什么要因为自己的偏好来局限孩子的发展呢?

后来就我开始给他每天读读唐诗,我发现这个过程,孩子很是喜欢,甚至对唐诗超过了对绘本的喜爱,如果睡前,我让他在自己的书架上拿一本书来坐到妈妈怀里一起读,他肯定会选择他的那本《读给孩子的古诗词》。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目前还在童子吟1阶段

对于安静的孩子,多带他出去疯玩,保证每天有室外的活动,尤其住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

对于活波好动的孩子,有意识的培养一些能安静下来的习惯,比如读书、拼图、涂鸦、手作等。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多维度、独立的人,而不是达到某个标准的商品,不是一个学习机器。多元刺激应该在有趣、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亲子关系排在亲子启蒙之前。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2 情感启蒙。

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触。

我很遗憾,在乔治半岁之前,我抱他太少了。当时一方面自己身体太差,不允许;另一方面,我当时竟然信了某些不可取的育儿观点,觉得越是抱孩子,孩子越粘人。

但是事实是,父母要尽可能的与孩子多相处,多抱抱孩子,避免孩子“皮肤饥饿”。

人天生就有亲近他人的需求,在心理学上称为皮肤饥饿。新生命降生,第一件事就是感受妈妈的体温,这是一种本能需求。

在发现这一本能需求之后,我开始经常抱孩子,哪怕现在已经两岁了,只要他出门不想走路,我就抱着他,有时候抱不动了,就背着,甚至还在我肩膀上骑过。有时候乔治晚上不想睡觉,我干脆抱着他在床上滚来滚去,孩子开心的不得了,玩一会之后就会安心入睡,有时候睡着了,还在咯咯笑。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情感启蒙的第二要诀是做情绪稳定的父母。

一个人的情绪与生俱来,但情绪管理,是需要学习的,尤其在最初身为父母的前几年,情绪不稳定的父母,是家中弥漫的甲醛。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

  • 原生家庭里,如果跟自己父母关系糟糕,也很难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心理学家表示,每个人其实不自觉把他过去的,童年的成长和生活经验复制到现在的亲子关系当中。

研究发现,如果小时候被虐待,成为父母之后,六个人中会有一个人会继续虐待自己的孩子。

  • 成长中遭遇过创伤事件。

心理学讲创伤,指特定年龄,碰到过超过个人个方面能力去承受的事,身体一瞬间进入了各种情绪,从而产生一堆能量,身体承受不住,将情绪送到一个不受大脑管制的地方,在生活里产生过激反应。

当一个人长期被欺负,不懂得如何处理,情绪长期堆积没有出口,当这个人成为父母时,孩子弱,这类父母心理寻求一个平衡,会把这样的情绪用在孩子身上。

  • 太过劳累。

尤其全职妈妈,在孩子出生的前两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如果没有人理解、帮忙分担,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较大,发泄在孩子身上。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做情绪稳定的父母,我试过一个方法,心理学称为,提升“情绪爆发的阙值”

情绪宜疏不宜堵,任何人情绪的爆发都有一个阙值,即使压抑情绪,到一个顶点,也会失控爆发。

当我们产生憋屈或者愤怒的情绪时,可以利用提升情绪爆发阙值的练习方法,来在大脑中进行剧情改编。

首先,选一个最常忍不住情绪爆发的事件,闭上眼睛,在脑海中重新回放,情绪平静作为开始,想象自己手中有一个遥控器,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当大脑中剧情进行到情绪爆发这个点时,想象手中的遥控器此时按住了暂停键,这个时候让自己缓口气,什么事情让你爆发,找出爆发点。

下来,自己编写第二个剧本。假想除了发火之外,还可以有什么不一样的对话或者行动能让剧情变得美好?把重点放在自己选择的对白或者行动上,在大脑中让剧情开始播放,直到结束。

这个练习,会让自己提升情绪升温时的自我掌控能力。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情感启蒙的第三要诀是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一谈自由,很多家长会想到这样会不会溺爱孩子。

实际上,爱和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

爱的本质是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是管制、包办、批评。

溺爱是披着爱的外衣下的控制欲,压抑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背后的原因是父母的恐惧和不信任。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还谈到:一个没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书中有一个我很喜欢的案例就是,有一个孩子大概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担心孩子吃糖太多对牙齿不好,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糖。孩子经常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拿糖给他,吃完两块之后,还觉得不够,跟妈妈讨价还价还想要更多的糖。

但是妈妈还是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罐放在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问题出现了,有一天,糖罐里的糖急速减少,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放糖罐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妈妈就明白了,孩子搬了凳子够着了糖罐。

妈妈的本意是想要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少吃糖,但是结果是,孩子吃的更多了。自控力没有发展出来,健康生活习惯也没有养成,还学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应对妈妈。

于是妈妈开始反思,意识到自己该换一种方式了,于是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她没有揭穿孩子偷吃糖的事实,而是很真诚的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给你,宝宝就得天天追着妈妈要糖吃。以后这样吧,宝宝自己管理糖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孩子一听,高兴的拍手说好。

妈妈又对孩子讲,糖罐自己拿着,不过妈妈还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坏处妈妈已经给你讲过,所以你每天还是吃两块好吗?孩子说好。妈妈打开糖罐,对孩子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能吃多少天。数了一下20块,能吃10天,妈妈告诉孩子,十天之后,妈妈就买新的回来,于是放心的把糖罐交给孩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看了一下糖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这种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转变成信任者,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利,必然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

还有家长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孩子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坏毛病?

事实是,如果父母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当遇到涉及孩子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关系到孩子未来生存到事情上,你告诉孩子停止,孩子反而听话。凡是不听话的孩子,一定是因为听了太多的不许、不行,对这个词已经麻木到产生抗体甚至逆反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过,失去自由,不能成人。

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3 体能发展。

好的体能发展离不开:

  • 吃得好。

就像身体的生长需要营养一样,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是需要营养的,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和营养的均衡。

  • 多锻炼。

研究发现,运动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会提高大脑敏感度和专注力。

单脚跳、平衡车、踮着脚尖走路、走平衡木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踢球、游泳、跳舞等全身运动能锻炼孩子的协调性,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形成新的通路,开发未知潜力。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早教和早教机构是两个概念。

早教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每个学龄前孩子都应该接受的启蒙,而早教机构只是实现早教启蒙的一个场所。

很早之前,朋友小B准备送孩子去早教机构,打电话给我,建议乔治也一起去试听一下,刚好住的很近,于是就一起去考察了一下。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关于早教机构。

平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如果遇上一些早教机构,出于好奇,我也会进去看看,根据我对几家早教机构的实地考察,大概总结出如下几点:

1 市面上主流的早教机构大概分为两种:体能训练类和感官刺激类。

体能训练类大概就是一些肌肉和平衡能力的训练,感官刺激类主要围绕一些唱歌、跳舞、游戏、角色扮演、接触自然等。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2 营销方式大多数都是抓住焦虑,再抓住钱包。

早教机构几乎都是商业机构,很多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凭着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储备,来训练孩子,甚至诊断孩子,给孩子治疗。先给父母制造出问题,抓住父母的焦虑点,激活需求。

在交谈中,一个负责人谈到,乔治快两岁,还不会说话,的确是太迟了,因为我们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而且性格内向,很多孩子来早教之后,会变得外向很多。

其实事实是,乔治的饮食习惯不喜欢吃硬东西,口腔肌肉能力弱,过了两岁才接受咀嚼一些难咀嚼的食物,同时也开口讲话了。对于内向,我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内外向都有各自利弊,没有绝对好坏。

当我问到,半岁之内到孩子,睡眠的时间比较多,这样的话如何早教,对方谈到,从孩子一出生就必须要开始锻炼,养成习惯,对方还谈到,有很多家长,孩子出生三十天就开始来早教了。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人,凡是送孩子去早教的,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性格内向或者说话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营销策略,比如,你的孩子在试听的时候表现很出色,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前途一定很棒,不能耽误孩子先天潜能。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3 价格普遍比较高。

我所在的城市,普遍价格在一节课两百起步。

4 室内空间相对比较小,人员密度较大,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室内进行。

可能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对于空间太小,人员密集的地方,我会感觉到压抑。而对于乔治的教育,我一直坚持的一点是多接触自然,多在户外疯玩,当乔治去了早教机构试听时,他表现出严重的抗拒。

当我问工作人员,有什么特色课程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的小厨房课程和户外农场课程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我当时听到这句话,我直接笑了,因为对于乔治而言,从会走路开始,我做饭的时候,他都会帮忙,农场那些牛羊鸡狗之类的动物,农村老家随处可见。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5 课程期间,的确能进行高质量陪伴。

朋友小B由于工作忙,每天与孩子的专属亲子时光很少,加上又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学习育儿知识,于是干脆报了早教课程,在每周两节课的早教过程中,的确自己放下了工作,放下了手机,专享与孩子的亲子时间,也在早教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对孩子有利的教育理念。

6 有集体生活。

现在虽然开放二胎政策,但是周围生二胎的人不多。住在城市的人,就算是邻居,大家彼此也不熟悉,新小区的话,可能年轻人多一些,学龄前孩子的玩伴也多一些,老一些的小区,相对较少。早教机构是弥补孩子集体生活的一个选择,有利于孩子向幼儿园阶段过渡。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前面讲了早教机构的利弊,那么,还是想要带孩子去早教机构体验一下的家长,如何选择早教机构:

1 环境和设施。

很多家长送孩子去早教机构,孩子的年龄大多数是两岁前。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平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弱一些,这就对早教机构的环境和设施要求比较高了。

2 课程特色及师资。

环境和设施去一次就可以直观看到,但是对于早教的课程及师资,我的建议是,实地考察三次再做决定,多试听,选择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不要为了什么限时特价优惠活动或者一时看到的满意情况冲动做出决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3 孩子是否有兴趣。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孩子喜欢,那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孩子像乔治一样,特别抵触,那就没必要勉强孩子。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哪些实用方法,能在家进行高质量的早教启蒙。

1 利用小区社交圈。

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新建成时间不长的小区,年轻夫妻比较多,学龄前孩子也多,于是遛娃的过程中,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邻居,最终成为了朋友,一起探讨育儿方式,交流经验,于是成立了一个社区活动小组。

社区活动小组,英文名称playgroup,简称PG,是在欧美国家一项特别广泛度亲子活动形式,一群志同道合的妈妈聚集在一起,发挥各自所长,各有分工,一起有计划的为孩子制定各种主题活动。

这个社区活动小组,最大的好处就是,弥补了单独家庭早教启蒙没有的集体生活。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2 亲子阅读。

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帮助孩子建立语言和文字、图片之间的联系,每天给乔治睡前读书的时候,我都会让他坐在我的怀里,我们一起阅读。

经历过学龄前孩子亲子阅读的父母可能都发现了,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开始给孩子讲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撕书(尤其一岁半之前的孩子),或者不会全神贯注的听,甚至打翻书,听几页就去玩别的了。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强迫孩子从前往后安静的听故事是不太现实的。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孩子的图画书,就是一部部纸上剧场,孩子翻到哪一页就读哪一页,甚至封面,都可以讲出有趣的故事,不想听的时候就不要再讲,来日方长,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一件苦差事。

图书的选择,应该是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增的过程。其次是孩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优质的图画书,都可以看,不必拘泥于年龄。最后是尽可能的内容广泛,这就呼应了前面所说的多元刺激。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谈到,语文才是拉开学霸与学霸水平的学科,而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大量阅读体验。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3 正确的玩。

很多父母,如果每天只有半个小时陪孩子的时间,绝大多数会选择用来陪孩子读绘本,觉得这对孩子的认知、语言、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好的帮助,却忽略了玩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孩子出生不会自带说明书,而父母,也不会经过考试才能成为父母,走进孩子内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确的玩。

对于大人来讲,玩意味着休闲,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玩就是工作,一个不愿意休假和下班的工作。玩也是孩子学习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体验生活、探索学习、修复创伤的主要途径。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如何正确的玩?

  • 要在孩子愿意玩、想玩的时候,跟孩子玩一些孩子有兴趣的游戏。而不是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只选择大人有空的时候,不请自来的玩,这样反而有可能伤害了亲子关系。
  • 玩不等于大人单方面去一味去逗笑孩子,尤其挠痒痒,这个虽然能带来笑声,但是这个笑声往往是违背孩子自由意志的笑声,而且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来讲不利于健康。
  • 放下身段。一方面是大人要俯下身子,与孩子同高,才能和孩子真正玩到一块;另一方面是大人在心态上面要降下来,跟随孩子,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 容要动静结合,收放自如,多样化,有意识的平衡孩子的偏好。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4 双手的开发。

拿我自己来讲,我觉得我自己之所以能经常感觉到我自己的生命底色温暖且内心有力量感的,这与小时候与爷爷做过大量的手作有关。

对于乔治,我也是一样,我们经常在家一起做一些手作,比如,万圣节会刻南瓜灯,我雕刻,乔治负责清理南瓜籽,我还会给乔治织一些小玩意儿,这个过程,他负责拿我需要的材料,做玩偶的时候,还会帮忙填充棉花。

除此之外,对于乔治双手的开发还包括从学会走路开始,学会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自己上厕所、擦屁股;自己洗脸、洗澡、刷牙、洗脚、洗袜子;摘菜、收拾碗筷、擦桌子等。

就犹如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主持人谈到自己的教育理念时讲到,未来人类社会,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是特别重要的,虽然我们都知道,AI技术的发展,会对人类的社会有一个巨大的影响和改变,但是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机器或者人工智能再发达的时候,一个人具有一个动手能力,是陪伴他一生的一个可贵能力。这个能力说白了就是一个人能够自强、自我生活的能力。

孩子早教如何选,在家还是去早教机构?这篇文章告诉你

最后,每个孩子特征和特质不一样,借鉴别人的东西,多少只是借鉴,放在自家孩子身上,需要父母自己来动脑筋,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性格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和“完美”,只有“合适”,愿这些文字,能给你带来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

《跟早教专家学儿童潜能开发》大J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