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其他银行也会下调吗?为何?

龙门山财经


一、其他银行的利率本来就比民营银行低。

因为民营银行本身是存在先天不足的,比如一行一点,虽然一直有政策突破的呼声,个别省份也出台了逐步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规定,但一直没能落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如何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竞争呢?只能依靠高息揽储这个法宝了,所以很多民营银行利用网络平台,把利率给的很高,吸引大家来存钱,基本上各家民营银行的三年期以上的定存产品都能到年化5.0%的收益。

相比之下,其他银行网点多,体量大,如果也这么高利率的话,那它们的资金成本就会非常高,如此一来息差就会被缩小,会严重影响利润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短期内,其他银行不会跟进的。

二、民营银行为何要降低定存利率?

最近经济形势如何,大家都知道,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算是煞费苦心,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就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加上全球其他国家很多都在跟随美联储进行降息,为了减缓经济走弱,美联储2019年已经三次降息了,中国虽然没有降息,但也多次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了很多流动性,但如果经济形势得不到改观,且其他国家进一步降息的话,那么从趋势看,未来人民银行采取降息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在这样的预期和周期之中,民营银行却把利率定这么高,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慢慢把利率降下来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而不仅仅是企业经营和商业竞争问题。

三、未来银行整体降息一定是发生在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之后

如上所述,2020年,如果人民银行调低基准利率,那么自然所有银行都会降息的,包括民营银行也会如此,它们会在现在降低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而在此之前,因为其他银行的优势和经营特点与民营银行完全不同,它们在短期内是不会跟进降息的。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今年夏天的时候,某个民营银行推出了利率6%的五年期存款,当时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该存一点?

我说如果你真的想存款,利率都6%了,还犹豫什么呢?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结果这款产品出来不到三个月,就消失了,我的朋友存了30万元,感到很庆幸,现在再想找5.4%以上的存款,都非常难了。

所以,如果你问民营银行存款利率是否下降了,我的答案是,没错,现在确实下降了。

如果你问,其他银行存款利率会不会也跟着下降,我的回答是,像民营银行一样,高利率的可能会下降,对于一些利率本来就不高的银行来说,它已经降无可降了,根本不可能下降。

民营银行的利率下降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今年的民营银行存款利率确实非常有吸引力,大部分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超过了4%,有的甚至达到了5%以上,这种利率甚至超过了某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你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

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情况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民营银行都是这么高的利率,其实现在超过5%的只有三家,另外还有一些农商行和城商行,他们推出这么高利率的存款产品,并不是因为自己利润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赔本赚吆喝,给自己做做广告宣传而已。

如果他们的宣传期过去了,利率下降是很正常的,再加上最近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利率能超过5%的存款产品估计会少之又少。

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银行都会下调存款利率,相反,有些银行的存款利率可能还会上升,因为他们以前的存款利率太低了。

比如某国有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这是人民银行三年期存款的指导利率,商业银行是有权利下浮的,但是如果这种利率还要下浮,谁还会到这样的银行去存款呢?

相反,随着民营银行创新存款的发行,“鲶鱼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一些国有银行开始仿效,推出了自己的创新存款,三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85%,这比他们传统的存款利率已经提高了不少。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银行存款利率,应该是高息民营银行逐步下调,其他商业银行逐步上调,最终形成一个窄幅的存款利率空间,大家在这个空间里开始白热化的揽储竞争。


互金直通车


民营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确实有一定的普遍下降,截至2020年1月民营银行的数量始终没有超过20个,从2015年过后,民间资本进入了金融领域,政策给予了一定的倾斜。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民营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以及同款利率的浮动方面,都要比国有银行和五大行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伴随着民营银行的逐渐过渡它的吸储率和市场口碑已经打开了一定的市场,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当前的民营银行通过第三方的金融市场逐渐的获取了自己的用户群体,我们要知道当前绝大部分的民营银行,它的主营业务都是通过线上运营的。



所以我们在能够经常看到的包括支付宝、微信理财通京东金融里面都有民营银行合作的身影,在这种第三方支付机构或者金融巨头理财的帮助下,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市场开始逐步的打开,获得稳定的储蓄用户之后前期的利率补贴性就开始回撤。


所以当前民营银行定期储蓄利率的下滑,只是介于之前的高利率浮动而已,属于正常的利润回撤之前的红利期也开始逐渐的进入过度,不必过于紧张。


晴天财经阁


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刚出来的时候,利率最高可以超过6%,很多人都在问这个产品能不能买,安不安全?

智能存款同样属于存款产品,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元以内全额赔付,这么高息的产品放眼整个市场都难找。即使是国债、大额存单等保本保息的产品也望尘莫及,一时间大家都在讨论民营银行高息的存款产品。

有很多储户在最开始的时候进行参与,我认为是真的赚到了,那个时候利率可以超6%,而现在5年期定期存款指导利率也才2.75%,即使银行会有所上浮,也不过是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一半的利率,买到就是赚到。

不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才没开始多久,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就开始下调,很多下降至5.5%左右,但还是很高,依然有不少储户抢着去投资。但是这么高息的产品,会逐渐降息,到今年又下降到一个新低点。那么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会不会跟着下调,我认为不会,因为像五大行和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利率本身就很低,已经没有多少下降空间,再降利率只会流失储户,试问那么低的利率你还会把钱存在这些银行吗?

民营银行前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利率,是因为这些小银行本身没有什么名气,加上网点覆盖率低,吸储上很难与大型银行竞争,只有打价格战,抛出高息的诱惑来吸引储户。其实这个方式就好比银行在打广告,花多点钱来招揽客户,但这种方式是短暂的,未来利率会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民营银行自身没有很强的实力,这种亏本买卖做不了那么久,而且高息会导致揽储成本过高,影响贷款方面的业务,后期会逐渐调整利率。

总之,民营银行现在的存款利率也很难买到5%以上的产品,而一些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几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未来银行间竞争会越来越大,创新型存款产品也会逐渐问世,对于储户来说是有益的。


商界書生


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不能代表其他银行定期存款也会下调的,这两者之间是没有直接关联性的!下面进行民营银行定期存款普遍下降,为什么其他银行不一定会进行下调的主要原因。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发起的银行,而民营银行是在国内属于小银行,也是属于互联网银行,没有实体营业部的银行。

正因为民营银行的运营成本比较低,盈利空间比较大。其次民营银行同比国有银行,股份制银,城商银行等在口碑,资产,揽储方式等等方面没有优势,民营银行为了自身利息,只能提高存款利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存款,为自身利益着想。


另外根据央行的规定,国内各大银行当中不能随意提高存款利率,为了避免各大银行打存款利率战,央行给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都是有一定的底线,而不能随意大幅提高存款利率揽储。为了让各大银行揽储公平竞争,在平等存款利率的条件之下公平竞争。

但民营银行是例外的,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同比国内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要高的,而且不是高一点,而且高处很多。类似国有银行五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在4%,而民营银行给到6%,以上同比高了50%了,完全冲击了国有银行揽储,等于动了国有银行的奶酪,这种情况相关部分肯定会要求民营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让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差距拉小,这样才能体现公平竞争。

所以通过上面已经分析了,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这并不是一件出奇的事,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本身就高,而且也是受到相关部分的监督,要求民营银行卡稍微降低存款利率。


而国内中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中大型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跟央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相当了,并没有进行下调的空间,如果再度下调定期存款利率的话,就会低于央行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这是不合规定的,所以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肯定不会跟随民营银行普遍下降而下调定期存款的。

通过上面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进行了分析得知,民营银行定期存款普遍下降,根本不会影响其他中大型的商业银行进行下调的。

由于国内各大银行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每个银行的的存款利率都是大同小异的,并非是同涨同跌的,各大银行都各自有自己的存款利率,前提条件是不能高于或者低于央行规定的存款利率,只能在合规的条件之下进行上浮或者下调,从而造成不同银行有不同的存款利率的现象。


老金财经


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通下降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原来的利率太高了,远远高于传统银行的存款利率,另一个原因是银保监会对于民营银行的监管加严,严格监督民营银行盲目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从而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其他银行一般是不会下调的,尤其是现在年底的时候。

民营银行主打市场是互联网,基本都推出智能存款,是一种利率高、灵活性好的存款产品,受到法律法规保护,可以说是民营银行的揽储神器,不过由于民营银行的规模不算大,如果大量吸收银行,同时智能存款灵活性高,出现大量提前支取的情况,银行就会发生挤兑的现象。

因此,监管下来后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普遍下降了,回到一个市场利率的安全范围内,而其他银行不会跟随利率下降,现在到了年底,银行各家网点都是业绩需求最大的时候,利率会有所提升,用来更好地吸收存款。

最后,目前国内不断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可以随意地提高存款利率去揽收存款,而且是在一个符合自身银行规模的存款利率,过量吸收存款对于一件银行来说也未必是好事,因此目前民营银行的定期存款受到监管后,利率已经下降,存款产品也限额限购,更好地保障储户的权益。


财经乐少


近日,监管部门通过串口指导,要求搞特价银行停止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存款利率的下调,已经成为定数。

其实,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是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原因的,一方面与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式和监管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银行自身盈利需求有关。

01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与国家宏观经济情况有关

众所周知,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目标,防通胀和保增长。

通胀压力大的时候,央行会用各种办法让流动的钱变少、变贵,常用的手段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此平抑物价。

而经济环境不太好,经济动能不足的时候,央行则会给市场适当“放水”,此时市场中的钱很多,资金使用成本很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常用的政策包括降准降息,也就是俗称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如何呢?显然偏向后者。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偏宽松的。

2019年以来,央行先后三次降准(1月全面降准、5月定向降准、9月二者皆有),同时降低MLF、逆回购的利率,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市面上流动的资金增多,民营银行降低定期存款的利息,降低自身经营负担,也是极为合理的。

02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与国家监管部门政策收紧有关

民营银行在我国成立的历史很短,最资深的微众银行成立也不足五年,他们规模小、名气弱,揽储的能力比较差。

所以,很多民营银行只好通过给出高额利息,吸收存款,维持自身经营。看起来高额利息对双方都有好处,银行拿到存款,储户拿到高利息,其实,这同时极大地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以往,国内经济形势好,监管层允许各家银行在基础利率上,提供浮动利率。

然而后来监管层发现,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民营银行给出的定期存款利息已经高的离谱,远远超过浮动利率的上限,加上宏观经济环境收紧,风险极为突出,因此监管层渐渐收紧政策,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下调,也是监管政策趋严的体现了。

要知道,金融系统的风险是前已发而动全身的,过高的存款利息看起来只是影响个别银行的经营风险,实则这种风险可能外溢,引起金融系统的动荡,这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

03 民银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下降,也有自身主动下调利率的因素

银行毕竟是企业,盈利是他们的本质目标。

刚刚说到,央行货币政策偏向宽松,市场上资金量变多,另外,监管层又有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控制贷款市场利率,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存贷的利差就在逐步收窄,利润率下降。

这是银行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自身的盈利需求,银行也有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的动力。

综上所述,不管是大的宏观经济背景、国家监管政策,还是小的银行自身盈利的需求,都会导致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下降。

04 目前市场正常进入低利率时代,2020年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是大概率事件,但是不同类型的银行调整步伐会出现不一致。

民营银行数据下降了,其他银行会跟进吗?

我认为2020年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下调是大概率事件。刚刚说到宏观经济环境,在2020年大概率会出现延续,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改观,存款利率下调的基础依然存在。

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比较大,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之下,金融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的下调已成趋势。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1月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是2017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预计2020年,各类银行存款利率都会下降,不仅是定期存款,还包括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不仅包括民营银行,还包括各类型的银行。

当然,不同类型的银行利率调整的步伐肯定是不一致的。如果银行资金紧张,那么暂时就不会下调,如果存款资金富余,下调利率的可能性就会增多。

国有大银行的利率水平本来就不高,调整的幅度也有限;民营银行利率水平过高,下调的可能性就更高,但无论如何,民营银行的利率水平依旧会高于国有大银行,因为对他们来说,解决揽储问题,实在太难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正好的理财笔记


这很正常,原因很简单,因为今年降低了LPR贷款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不降低,那银行岂不是还得亏钱了?你觉得这种事情银行会愿意?

今年以来,除了降准以外就是LPR贷款利率降低了,首先降得是1年期,到上一次才对5年期LPR贷款利率进行下调,到下一次调整,实行4.80%的贷款利率。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高的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高达6%,这个揽储的利率的确足够高了,因为银行的放贷资金大多来自于居民的储蓄款,当银行所吸收的存款减少的时候,银行的贷款也只能同步减少。

所以在LPR尚未调整之前,银行存款利率很高,一般都达到了5%以上,高于同期的大额存单,但是民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毫无疑问,在LPR贷款利率下降的前提下,其他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跟随下降。

先目前来看,央行的基准利率并没有改变,三年期的定存利率依旧是2.75%,绝大部分银行为了揽储,都对应做了上浮,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某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为5%,而5年期贷款利率只有4.8%,那么5%-4.8%=0.2%,这就意味着银行银行吸收1000万存款然后放贷出去,反而还会亏损0.2个百分点,银行是傻的吗?显然不是,所以,定期存款利率必然跟随降低,因为存贷款的差额是银行一大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

让你去放水,每个月亏1%,你干不干?你都不愿意干,还指望银行愿意?



易论招财圈


民营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个大趋势,存款利率不下降,贷款利率也就降不下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难以解决。而且本身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也高,它们和国有银行相比社会公信力弱,在吸收存款时只能以较高的利率吸引客户。

在央行有心引导LPR下行的情况下,资金成本必须降低,存款利率也就必须下降。前段时间多家银行收到监管层通知,要求暂停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就是因为这类产品利率太高,拉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其中收到通知的大部分就是民营银行。

另外,央行2020年1月1号宣布要降准0.5%,这次降准是全面降准,预计会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目的呢就是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临近春节,市场资金需求量大,通过降准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满足春节前的资金需求高峰。同时降准向银行释放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银行体系的资金压力缓解了,才能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因资金压力进行高息揽存的情况,才能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最后带动LPR报价和贷款实际利率的下降,达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目的。

而且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利率也不可能上升的,所以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大概率是整体下调,但是不同类型银行的利率调整步伐可能会不一致。

现在快过年了,都赚了钱,自然有存款需求,这是个绝佳的揽存机会,再加上业绩的压力,所以可能过年这段时间就不会下调,包括国有银行都有可能,而资金充裕的时候会为了降低资金成本有一定的下调,如果存款增幅比较理想,还有可能率先下调利率。


子衿财经


近期有传闻对银行窗口指导,导致很多民营银行利率出现下降,其实是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对利率偏高的银行要求降低利率,甚至是暂停部分高利率产品,尤其是要求靠档计息的产品暂停,这无疑就是要降低银行利率让企业贷款更容易。

第一、民营银行高利率。

要知道民营银行的利率最高可达6%,这种智能存款不仅流动性强更是在高利率下吸引了不少储户存款,但是放出来的利率高,借给企业的利率肯定更高,就会形成这种企业贷款利率提高无法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了。暂停靠档计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期股市行情好,避免大部分储户出现资金从存款转到股市的现象,难以刺激实体发展。

第二、其它银行不会下调。

其它银行现在的利率并不高,五大行利率是在2.75%,这种三五年期的利率这么低,很显然就没有下降的空间,民营银行6%的利率下降后还有4%-4.5%的利率,还是存在优势的,其它银行再调整就没有储户存款了,加上年底银行要揽储,反而存在提高利率的可能,很难下调。

综上所述:

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普遍下降,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响,其它银行利率本来就低,没有下调的必要,加上年底到来银行揽储需要,可能其它银行还提高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