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肾盂癌和肾癌有区别吗?肾盂癌手术后应怎样防复发?

夕阳红130765052


肾盂癌与肾癌都是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但两者的

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都有很大差别。

一、一般情况

肾盂癌与膀胱癌同源,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多为尿路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少数为鳞癌,为肾脏少见肿瘤,约占肾肿瘤的6%,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与遗传、吸烟、长期接触化工产品、慢性的炎症或者结石刺激有关。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约占肾脏肿瘤的80%-90%。最常见病理类型是透明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肥癌,集合管癌,髓质癌。男女之比为2:1,与遗传、吸烟、肥胖有关。

二、临床表现

1、肾盂癌

血尿。临床的早期会出现血尿,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可出现条索状的血条。

疼痛。当血尿时有血块引起输尿管梗阻时,会引发肾绞痛;肿瘤有时会引发起肾积水,产生腰部胀痛感。

转移症状。肾盂癌初诊时约60%为浸润性肿瘤,远高于膀胱癌。且肾盂癌很早可发生转移。肾盂癌肿瘤细胞更容易向人体的腹主动脉旁与颈部淋巴结部位转移,血行转移倾向的是人体的肺、肝与骨骼等。

2、肾癌

近25%-30%的肾癌患者无临床表现,在检查(如:超声,CT或MRI)时偶然发现

肾癌最常见的症状是血尿,腰痛,腰部肿块和体重减轻腰痛,血尿,腰部肿块为肾癌典型“三联征”

,三种症状均出现者仅占10%,往往提示癌症出于中晚期。

近33%的肾癌患者可发生远处转移,累及一个或多个内脏器官。肾癌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肺,骨,肝,肾上腺,皮肤以及脑。

1、肾盂癌

手术

肾盂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半尿路切除术,范围包括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浸润性)。术后即刻膀胱灌注一次,以降低肿瘤复发危险(近3年来的EUA指南均推荐在根治术后进行 单次灌注,国内也同步跟近)。

保肾手术适应证:

①双肾均有低危型肾盂癌的患者,可以行保肾 手 术 治 疗。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密切随访。(低危型肾盂癌是欧洲泌尿外科将单发病灶、肿瘤< 2cm、尿脱落细胞学发现低级别尿路上皮细胞癌、计算机断层扫描尿路造影表现为非侵袭性肿瘤。)

②对孤立肾或肾功能受损患者,如果不影响肿瘤控制,可以行保肾手术。

化疗

进展期肾盂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仍然较高,欧美国家进行新辅助化疗的较多。因患者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肾功能有一定程度地下降。目前的化疗方案多依托于铂类,多数患者无法耐受化疗。因此,国内多数不选择化疗。

放疗

术后病理T3/T4期或存在残存病灶的患者,可给予放疗,但获益有限,国外已不再推荐。

肾癌

手术

手术切除范围较肾盂癌小,包括肾、肾周筋膜、脂肪、髂血管分叉以上输尿管。部分患者可采用肾部分切除术。

药物

晚期患者使用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白介素-2,a干扰素等药物治疗。并非化疗。

化疗

适用于集合管癌、髓质癌及具有肉瘤样分化的转移性肾癌。

放疗

肾癌对放疗不敏感,术后不需放疗。放疗仅用于转移性肾癌的姑息性治疗,缓解疼痛,改善生存质量。

四、预后

肾盂癌初诊时约有17%患者合并膀胱癌,术后22% ~47%患者继发膀胱癌,2%~6%出现对侧上尿路复发。正是因为肾盂癌切除后膀胱癌的复发率较高,因此对该类病人较肾癌病人应行更密切的随访检查

而肾癌预后相对较好,其中Ⅰ、Ⅱ、Ⅲ、Ⅳ期肾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到92%、86%、64%、23%。

总结:肾盂癌与肾癌是两种不同的肾脏肿瘤,两者发病、表现、治疗、预后均有区别。在术后预防上,可以术后膀胱灌注药物一次防止复发,进展期肾盂癌,肾功能正常者,可行辅助化疗。平时禁烟,避免接触有毒化工产品,均衡清淡饮食,锻炼身体,定期复查。


王成大夫


肾癌是肾实质发生的恶性肿瘤,多为透明细胞癌。肾盂癌是发生在肾盂的恶性肿瘤,多为移性上皮癌。两者发生的部位不同。 如图所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