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北京鬧市中的這座千年古剎 曾是宋朝一位知名皇帝的囚禁之地

法源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為哀悼北征遼東的陣亡將士,詔令在此立寺紀念。該寺最初叫憫忠寺,安史之亂時,改稱順天寺,平亂後恢復憫忠寺名稱。

遼清寧三年(1057年)時,憫忠寺毀於一場大地震。遼鹹雍六年(1070年)重修後改稱大憫忠寺。明朝正統二年(1437年),寺僧相瑢法師募資進行了修葺,易名為崇福寺。雍正十二年(1734年),該寺被定為律宗寺廟,傳授戒法,並改名為法源寺,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鬧市中的這座千年古剎 曾是宋朝一位知名皇帝的囚禁之地

寺廟共七進六院,佈局中規中矩,規模龐大。由南至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即憫忠閣、憫忠臺)、毗盧殿(原名淨業堂)、大悲壇、藏經樓等建築,東西兩側有廊廡、庭院等,法源寺的天王殿內供有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兩側為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上有乾隆御書“法海真源”匾額,內供釋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賢,兩側分列十八羅漢。

大悲壇陳列著一批中國最早的佛像,有東漢時代的陶佛坐像,東吳時代的陶魂瓶,北魏石造像、唐石佛像、五代鐵鑄像、宋木雕羅漢、元銅鑄觀音、明木雕伏虎羅漢等,都是國寶級珍貴文物。

北京鬧市中的這座千年古剎 曾是宋朝一位知名皇帝的囚禁之地

法源寺不但佛教歷史悠久,還經歷過許許多多紅塵之外的生生死死、分分合合,一代帝王宋徽宗就和這座寺廟有淵源。

宋徽宗是歷史上有名的藝術家,精通書法和繪畫,他創造的瘦金體書法獨樹一幟,至今無人能超越。這麼一個優秀人才,只因生在帝王家,成了他人生的悲劇。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等奸臣,大肆搜刮民財荒淫無度,最終導致國家一天天衰敗。

據《舊都文物略》記載:“宋徽宗被俘北來,羈囚於此,欽宗則居憫忠寺”。靖康之變後從萬人之上的君王變成了階下囚,被押解到北京後兒子關在了憫忠寺,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宋徽宗被關在了延壽寺。

憫忠寺當時是紀念英雄的地方,裡面都是金國的英雄,宋欽宗住在這裡,每天面對這些人,心裡很不是滋味,但他居然在這裡待了三十年。

北京鬧市中的這座千年古剎 曾是宋朝一位知名皇帝的囚禁之地

金國將宋徽宗和宋欽宗分別封為二品昏徳公和三品重昏侯。皇統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為改善與南宋的關係,將死去的宋徽宗追封為天水郡王(一品),將宋欽宗封為天水郡公(二品)。不僅提高了級別,還去掉了封號中的侮辱含義,而且還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視尊重。

宋徽宗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葬於浙江省紹興縣永佑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