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為什麼生意難做了

為什麼生意難做了

為什麼現在生意不好做了?

為什麼企業家抱怨現在生意不好做了,感覺不像十年前賺錢那麼容易,產品滯銷,利潤下滑,反之總體成本逐漸增加。

尤其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在最近的三年中,很多處於倒閉的狀態,更不用說增長了,這種局面未來可能還會持續。

另外大型一線品牌或者大型企業,他們的產品也不是每一個都暢銷,很多也是推向市場後不溫不火。

一句話,貨不是很好賣,賣不動。

Why? Why? Why?

什麼原因呢?

一些老闆去聽定位課、管理課、股權課、營銷課、人力課、成本課、財務課等,最終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聽課是外部的動力,最終企業靠的是自己,不會有任何人代替你。

筆者總結一個客觀原因,是中國的消費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如果做產品不再研究消費環境,不再關心消費者,最終死掉都不知道原因。

類似我們經常說的康師傅、統一方便麵下滑是被餓了麼、美團外賣幹掉的;綠箭、益達口香糖下滑是被微信幹掉的,真的是危言聳聽,不得不重新審視產品的競爭對手。

一、消費者內心消費心理發生變化

如今的中國消費者正在經歷著一種消費大躍進的旅程,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非常快,30年的發展歷程超越了西方國家近百年的發展歷程,所以,中國消費者心理的變化是日新月異的,也就意味著品牌和產品要符合他們的心理變化。

智能手機的興起因為蘋果的引導和教育,讓消費者瘋狂的賣血去換來一部,真的是“愛瘋了”。

反之,傳統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傳統品牌,因為不能及時改變,最後等到醒來時,已經黃花菜都涼了。

早醒三天,快活三年。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每年以10%左右增長,大眾汽車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除了其產品品質外,大眾品牌比較瞭解中國人心理。

中國人對汽車的熱愛源於內心的面子情節,在汽車的外觀造型上不斷創新,讓汽車整體看起來比較大氣、美觀。

這種心理是中國人從溫飽轉向小康的心理需求,需要向人展示炫耀,自己有了漂亮的汽車了,除了代步工具,更是身份的象徵。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平穩期的發展,從上到下對於汽車汙染的關注,節能型的汽車開始受到熱捧,這個時候,開著小排量、小體型的汽車反而成為了個性和時尚。

特斯拉為什麼橫空出世,價格不低,開起來感覺很牛逼,這是摸透了消費者心理的結果。

為什麼紅茶、綠茶不再瘋狂?中國涼茶王老吉、加多寶反而熱賣。

常溫的利樂磚牛奶滯銷,地方的低溫巴氏奶熱銷。

大酒店的生意不好做了,地方特色美食成為熱捧。

這一切源於消費心理的變化,從盲目的非理性消費到現實的理性消費,從崇洋媚外到迴歸中國文化,中國消費者開始了消費意識的轉變,產品的賣點如果不迎合他們的消費理念,則會適得其反。

二、產品使用環境發生變化

原漿啤酒開始像低溫牛奶一樣,保質期7天,讓消費者享受到新鮮的發酵啤酒,並且是可以隨時打電話,送到家裡。

滷好的新鮮鴨脖裝入保鮮盒,成為鎖鮮裝的休閒零食,讓你隨身攜帶,享受辣味美食,因為購買的便利與新鮮。

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盡情拍照,隨時上傳自己的微信、微博,和世界的好朋友分享你的精彩,因為傳統相機的不便利。

把糖豆裝入巧克力杯中,成為隨時享受快樂的星球杯,邊吃邊聊,樂趣無窮,因為好吃又好玩。

傳統的農貿市場即將消失,統統轉入了社區生活店,變得乾淨衛生、方便快捷,因為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傳統的自行車開始轉向山地自行車、電動車,因為交通環境發生了變化。

產品使用環境的變化實際上是社會環境的變化,因為整個社會化境變化了,產品自然要發生變化,企業要跟上這種產品環境的變化。

便利店在一二線城市發展很快,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最近三線市場的超市發展迅猛,小型的連鎖便利店更是突出。

國家領導人也發出了這種市場環境變化的信號,號稱十年內,私人個體戶將要消失,逐步走向正規的連鎖化、規範化的渠道模式。

傳統的非處方藥如今在連鎖藥店賣得非常好,促使連鎖藥店如春筍般崛起,遍佈了整個城市,為什麼買藥像買白菜和雞蛋、麵粉一樣,非常隨意,也非常方便。因為產品的使用環境變化了,現代城市人的保健意識增強了,一有風吹草動的病變,馬上去藥店拿藥,甚至通過長時間的買藥,讓自己成為了“半個醫生”,不需要去醫院,直接給自己開方拿藥。

城市環境的汙染加重,也讓城裡人經不起折騰,變得脆弱了,也為藥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

中國嬰幼兒的市場非常大,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中國將會迎來人口增長的又一個高峰。嬰幼兒市場的生活必需品也會隨著增長,嬰兒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等等,也必將迎來市場的增長。

有了市場的消費人群,嬰幼兒的產品渠道變得尤為重要,因為傳統渠道的逐步消失,導致母嬰專賣店渠道快速發展,為奶粉、童裝、童車、食品、保健品、食用油等提供了特殊渠道,讓孕嬰產業成為新的市場經濟增長點,產品消費環境發生了改變。

蘋果手機終端體驗店就是在產品創新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讓終端店成為一個服務店,賣得不單純是手機,更是一種社交的體驗和展示服務。從蘋果的終端來看,如今的家電行業也發生了改變,國美、蘇寧也建立了網上商城,國美在線、蘇寧易購將成為交易的平臺,終端零售店成為了實體體驗店。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的出現,改變了產品的銷售渠道,改變了產品的購買習慣,消費者的消費方式從傳統走向互聯網。

這種產品使用環境的變化是在消費模式的大環境下,逼迫企業必須做出產品銷售模式的改變,以此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因此,產品消費環境的變化是基於社會發展的產物,作為企業來說需要看到產品消費環境的背後變化。

三、競爭對手的手段發生變化

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不在於你做對了什麼,而在於競爭對手在做什麼。

中國的高鐵發展非常迅速,無論是修建的公里數還是專業技術,都已經位列世界前茅。如果中國按部就班的去研究技術,不去學習別人的長處,相信會很多年也趕不上世界先進的高鐵技術,正因為我們善於學習別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造就了自己的產品特色。

中國酸奶市場每年以平均20%以上的速度在發展,無論是伊利、蒙牛、光明都在加快酸奶的開發,而作為一些老牌的其他乳品,在戰略發展方向上,沒有做好低溫酸奶的規劃,而是主攻常溫奶,可以看到,他們的市場表現非常一般。

中國常溫奶的發展速度開始下降,因為三聚氰胺事件以後,中國消費者開始注重低溫巴氏奶和酸奶的消費,消費者變得理性,喜歡新鮮的牛奶。所以,區域的乳品企業看到了這種競爭變化,開始主做低溫巴氏奶,投遞到戶,不與蒙牛、伊利正面競爭常溫奶,反而發展的很好。

因為消費模式的興起,服裝產業開始發生了變化,凡客、韓都衣舍、優衣庫等品牌的崛起,衝擊到傳統的服裝發展。如果服裝企業不及時調整商業模式,就會逐漸淘汰,所以,通過互聯網的模式,開發網上商城。因為房租、人力、廣告等成本的增加,服裝利潤逐漸降低,促使廠家轉移銷售渠道,開始了電商的發展。

筆者服務的山東特地鮮牛奶,定位創領中國高端巴氏奶,避開一般市場的低價巴氏奶,採用了屋頂包的包裝,零售價位7.8元,高於普通競品的2倍。如今特地牛奶賣得還非常好,原因是,不要與競爭對手比低價,那樣會讓自己陷入價格戰。

首先改進產品的質量,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領導品牌。低溫百利包鮮牛奶在上海、北京幾乎看不到了,都是中高端的新鮮杯、屋頂包、寬口杯等高檔包裝,未來的二三線市場也會朝這個方向發展,這是競爭的發展趨勢。

作為區域乳品的企業來說,要看到競爭對手在做什麼,不能是埋頭走路,不看前方。

消費環境的變化為產品的開發和賣點提煉提供了突破口,只要是圍繞消費者心理去思考,就會洞察到產品的賣點機遇。

孫子兵法講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現代商業的競爭中,同樣適合這種法則。

四、消費者發生了變化

2018年元旦期間,很多人在微信圈曬18歲照片,因為99年出生的最後一批90後也滿18歲了,2000年出生的00後也滿18歲了。

18歲代表著成人,開始正式走向社會,將成為社會消費者的新生代。90後、00後是未來中國主力消費人群,他們的思想代表著中國,他們的購買習慣決定了企業要生產什麼產品,在哪裡賣產品,設計什麼樣的包裝等等。

由於90後、00後是在不愁吃穿的甜蜜環境中長大、智能互聯網從小伴隨他們長大、外出旅遊是他們的家常便飯、說話隨意的不著調是他們的性格標籤、看二次元動漫是從小的必修課等等,這些成長經歷將會影響他們的生活習慣和狀態。

通過線上購物的數據就可以總結出,這些年輕人的喜愛,瞭解他們的行為路徑。

我們不要以60、70、80的觀點去看待市場、去研發產品、去做包裝設計、去做傳播,一定要站在新興年輕人的角度運作市場,打開另一扇窗戶,未來還是很美好,市場還是非常大,只是很多人敗在了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

2018已經來臨,作為實業家,要學會創新思維,迎接新的時代,向這些小鮮肉們看齊,讓他們熱愛我們的產品,讓他們傳播我們的產品。

我們要勇敢的扔掉前任——以前的榮譽和任性的經驗,以空杯的心態看待新環境、新市場、新零售、新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