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闢謠:得了骨關節炎一定要手術?保守治療可以用哪幾類藥物?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好發於負重、活動頻繁的關節。據統計,60歲以上人群OA的發病率可達50%,75歲以上人群高達 80%,且女性的發病率(2.59‰)大於男性(1.71‰),其致殘率達53%,嚴重威脅居民健康。得了關節炎之後,很多人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得了骨關節炎一定要手術嗎?如果手術,抗炎藥、鎮痛藥、激素藥……這麼多類藥該選哪種?

骨關節炎作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如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病等,年齡越大,發病的機會也約高,50歲以上的人大多數都會出現骨關節病變的問題,而肥胖、關節受傷或先天性關節異常的人就更容易發病。

闢謠:得了骨關節炎一定要手術?保守治療可以用哪幾類藥物?

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案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確定,通過早期干預、早期預防和治療,明顯發揮機體自身的修復能力,多數都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不是說得了骨關節炎就一定要手術

那麼如果採用非手術治療的方法,我們在臨床上都會使用哪些藥物呢?

二、骨關節炎保守治療都會用到哪幾類藥?

(一)控制症狀用的藥

1外用製劑

膝關節、踝關節等淺表關節輕、中度疼痛的治療可選用外用製劑,其具有有效緩解疼痛、不良反應小等優點,但不可用於皮膚破損部位,如雙氯芬酸鈉凝膠和藥膏等。

2 NSAIDs(非甾體抗炎藥)

NSAIDs 是一類不含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有抗炎、鎮痛、解熱和抗凝血等作用,是常用的控制骨關節炎症狀的藥物。

但這類藥品會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等。據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統計,服用NSAIDs達3個月的患者,胃腸道潰瘍、出和穿孔的發生率為 1%~2%,服用 1 年的患者則增加至 2%~5%。

闢謠:得了骨關節炎一定要手術?保守治療可以用哪幾類藥物?

3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症有極強的消炎、鎮痛和消除腫脹作用,關節腔注射後可使前列腺素E水平明顯降低,發揮緩解骨關節炎患者疼痛的作用,且療效可持續數週至數月。但要注意的是:在同一關節不應反覆注射糖皮質激素,且注射間隔時間不應短於4個月。

闢謠:得了骨關節炎一定要手術?保守治療可以用哪幾類藥物?

4玻璃酸鈉(HA)

玻璃酸鈉是關節滑液的主要成分,與蛋白亞糖亞單位結合,構成蛋白多糖聚合物組成軟骨基質。關節腔注入玻璃酸鈉後,能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症反應,提高滑液中玻璃酸鈉的含量,增強關節液的黏稠性和潤滑功能,緩解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癒合和再生,適用於輕、中度膝、髖、肩等大關節的骨關節炎。

(二)改善病情的藥物

1 雙醋瑞因(DAR)

雙醋瑞因又名二乙酰大黃酸,有抗炎、鎮痛作用,還能促進軟骨基質的形成及軟骨的修復。

2 氨基葡萄糖(Glc NH2)

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是蛋白多糖合成的前體物質,可刺激軟骨細胞產生具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蛋白多糖,提高軟骨細胞的修復能力,從而緩解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3 硫痠軟骨素(CS)

硫痠軟骨素是共價連接在蛋白質上形成蛋白聚糖的一類糖胺聚糖,廣泛分佈於動物軟骨中,是一種治療骨關節炎症狀的慢性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氨基葡萄糖和硫痠軟骨素單獨或聯合使對對膝骨關節炎患者均不能有效減輕疼痛。

三、總結

骨關節炎並非一定要通過手術來治療,而非手術治療中,控制症狀的藥物可迅速改善症狀,但不能延緩病情進展,改善病情的藥物可阻止或延緩骨關節炎病情的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