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感情用事无益(六)

——感情用事无益

许多人对孩子易于感情用事,特别是当我们和他们分开时。所谓感情用事并不是每当夜晚我们替孩子盖好被子时流露的真诚关怀,也不是当他们和我们肌肤相亲、娓娓交谈时的挚爱亲情。感情用事是我们把自己固有的想象投射到孩子身上,而没有注意他们究竟是谁。父亲由于和儿女的交往比母亲少,有时比母亲更为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无益,但却有可能对孩子期望过高造成负担,孩子会因此感到沮丧。感情用事有许多种表现:把孩子看成讨人喜欢的天真无邪的宠物,让孩子穿上镶嵌有许多花边的衣服,喜欢大的填塞毛绒材料的玩具,通常离开孩子几天后送给孩子大大的礼物,喜欢模仿童言和孩子说话,回避生活中的问题,空口许诺。如果这种行为发生在成人之间,成人至少会保持一定距离。但孩子却不行,他们信任成人做的一切。

不幸的是,感情用事极易被商家利用,我们被诱惑包围,以致形成了某种习惯。愚蠢的生日贺卡和机场商店里眨着眼睛的洋娃娃,使出差回家的父亲感到不买礼物就有负疚感。出差回家的父亲一定要买礼物吗?难道礼物不会泛滥吗?想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不一定只有礼物才能表达父母之爱,从出差的地方可以带回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如故事、儿歌、风味食品等。我的同事每次出差回家,总是带回一块新鲜面包,这是份简单的礼物,足以供大家在餐桌上进行生动的交谈。问题是感情用事不尊重孩子真实的天性,给予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太少。极端的情形下,孩子会成为成人幻想的产物。理解孩子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

  • 感情用事意味着把自己的想象投射给孩子,而这个想象又与孩子的本性不符。

  • 如果孩子没有按父母的想象去做,感情用事就成了孩子的负担。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感情用事无益(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