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每日典故」—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每日典故」—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周景王问律于伶州鸠

典出《国语·周语下》

东周景王时期,景王因喜好音乐,就下令将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口大钟。单穆公劝他不要这样做,因为铸造大钟不仅劳民伤财,而且用大钟配乐,声音也不会和谐。但是周景王不听,过了两年,两口大钟终于铸成,一个叫“无射”,一个叫“大林”,乐人报告说钟声很和谐,景王于是问主管乐舞的州鸠,州鸠说:“还不知道究竟怎么样呢?”景王问:“为什么?”州鸠回答:“君王制作乐器,如果能和百姓共同快乐,才能算是和谐,现在为了造钟弄的劳民伤财,百姓没有不怨恨大王的,臣不知道和谐在哪里?我听人说凡百姓所喜欢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所痛恶的,没有一桩能成功的。所以有两句谚语“众志可以成城,众口可以烁金。”在这3年里面,王铸钱造钟,弄的百姓怨声载道,我认为这两桩事情,必须要废除一桩才好啊!”

这就是“众志成城”和“众口铄金”的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