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養生先養骨,養骨護脊髓

有專家指出,“身子骨”,並不是簡單的文學修辭,其實道出了一個人體生理的秘密:身體健康,落點在“骨”上,因此,養生必須先養好骨。大多數疾病都與我們的骨骼有關,骨骼的好壞強弱是因,疾病是果。簡單地講:沿著脊椎的31對神經分別由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的椎間孔伸出而貫穿全身。所有的脊神經負責傳遞大腦與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訊息。

三大養骨方式

1、多補鈣

人體骨骼種含有大量的鈣質,鈣時組成我們身體骨骼的重要物質。想要骨骼得到修復,就要加大鈣質的攝入,來彌補流失的鈣質。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最有效的鈣質來源就是奶製品。奶製品中含有大量的容易被我們人體吸收轉化的鈣質。除此之外,海帶蝦皮這些海產品中也含有豐富的鈣質,食物中含鈣的非常多,大家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歡的經常食用。

2、多曬陽光

有了充足的鈣的來源,我們還需要一種維生素來促進我們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那就是維生素D。維生素D是人無法自然產生的,可以從外界獲得。也有一種方法可以使我們人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那就是曬太陽。太陽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我們人體合成維生素D,所以,平時多曬一曬太陽,對於我們的鈣質補充有很好的作用。

3、合理的運動

有了鈣的來源,也有了促進鈣吸收的物質,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的減少鈣從我們人體裡面的流失。我們可以合理的,科學的安排戶外運動,多出去跑一跑步對於鈣質在骨骼的沉澱和預防鈣質的流失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時常進行戶外運動,還能夠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於我們人體的生理機能健康都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可以有效的延緩機體的衰老。

養生先養骨,養骨護脊髓

“養骨的時候,首先要維護好脊椎。

這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主幹,支撐著我們的整個身體。脊柱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它裡面佈滿了重要的神經,這些神經向四周延伸,與身體的各個器官緊密相連。脊椎就像控制所有器官的服務器,按照大腦的指令調配整個身體的資源。

我們的神經傳導、血液走向,都是隨著脊椎的變化而變化的。一旦脊椎偏離了正常的位置,所有的神經、血管、經絡就都會隨之移位,引起五臟不協調,這種不協調本身就是許多疾病的根源。隨著脊椎的移位,還會壓迫神經,久而久之,體內與受壓迫神經相連接、接受該神經管理的某個器官就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有的人感到心臟不舒服、有的人會覺得自己總是胃脹、有的人時不時就頭暈噁心或者手臂麻木,但是到醫院接受專項檢查時,卻發現該器官沒有任何問題。其實這些都是脊椎移位引起的。

養生先養骨,養骨護脊髓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養我們的“脊椎”呢?

1、不要長期伏案——保護頸椎

對於學生和從事文案工作的人員來說,埋頭書寫、敲打鍵盤基本上佔據了大部分時間。久而久之,因為長時間持續保持著低頭的姿勢,很容易會引起頸椎的過度彎曲、頸部肌肉勞損。因此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就要不時地轉動一下脖子,同時頭部向後仰一會兒,並用手按摩一下緊張的肌肉。

2、不要長期久坐--保護腰椎和骶椎

像出租車司機長年累月都是坐在駕駛室裡,這種特殊的工作性質就決定了他們坐的時間大於站的時間,也決定了他們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風險相對較大。同樣的還有文員等“坐”著上班的人。因為人在處於坐位狀態時,身體的重量都交由腰椎和骶椎來承受,當然主要的還是腰椎。長時間的壓力下,腰椎間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變形、勞損,慢慢地就開始出現腰腿痛、腰痠脹甚至腳發麻。所以一定要坐著辦公與站著活動相結合,大約坐45分鐘就起來活動一下,可以做做伸展運動。

養生先養骨,養骨護脊髓

3、不要蹺二郎腿--保護胸椎和腰椎

有的人一坐下來就會習慣性地蹺起二郎腿,覺得這樣很隨性、很舒服,其實不僅不雅觀,而且對身體也有著很大的危害。蹺二郎腿的時候,人的生理曲度就會發生改變。假如是雙腳平放在地面上,那麼從背部看,人的左右身軀幾乎是一樣高的,也就是處於水平狀態;相反,如果蹺著二郎腿,那麼從背後看,勢必會是一邊高一邊低,並且這種情況下想要保持挺胸收腹的上身幾乎是不可能的,多半是含著胸,像個蝦米一樣蜷著。這樣一來,胸椎和腰椎所受到的壓力就不均衡,容易出現移位、偏位,並且還有壓迫脊神經的可能。蹺二郎腿不是好習慣,但如果一時之間無法改掉,我建議你,每蹺10分鐘左右就要換一種坐姿,並且經常站起來走動一下。

4、不要睡太軟的床--保護脊柱

很多人覺得席夢思睡著很柔軟、很舒服,但柔弱的像水面似的席夢思無力承擔身體壓力,只能靠下面的肌肉和脊柱獨立支撐,這樣一來就加重了脊柱的負擔,長期睡席夢思,還會導致生理曲度改變。

5、不要經常使用腰力--保護腰椎

勤勞的媽媽們每天都要在家裡忙著做各種家務,這其中尤以掃地、拖地和洗衣服最耗腰力,一不留神就容易閃了腰,輕則腰肌勞損,重則腰椎間盤突出。

養生先養骨,養骨護脊髓

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