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总是讲究仪式感,以让平凡的日子变得更难忘,让两人的回忆可以更具体。但是当两人成家,有了孩子之后,这样的活动就渐渐被人们忘记了。其实

孩子的成长也需要仪式感,有仪式感的家庭生活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的认知发展。

小郭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宝妈,一直信奉快乐养育,希望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不,孩子的生日快到了,小郭照例想给孩子办个生日会。孩子生日前的一周,小郭就提前给家里老人和一些亲戚都发了通知,当天到小郭家来聚会。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孩子这么小,你准备这些有用吗,她长大了能记得吗?”表姐刚进门就忍不住问道。

“她以后记得记不得我不知道,我当然是希望她可以记得。但是就算她记不得了,她此刻也享受了快乐呀。”给孩子办生日会已经是小郭家里的一个习惯了。

“给孩子办生日会太麻烦了,啥不得都多准备点。”表姐对此仍很是不解。

“我做这些都是希望给孩子一点家庭仪式感,让孩子知道我们很爱很爱她,准备这些也就不记得麻烦了。”小郭边说着,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妈妈,什么是家庭仪式感呀,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大的生日会呢?”表姐的孩子突然发问打破了两人的谈话,一时间表姐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失职。

生日会一切都很顺利,场地的布置、蛋糕和大家的庆祝,孩子都十分喜欢,让小郭意外的是,孩子还和爸爸一起准备了一束鲜花和一张画要送给自己。原来孩子听完爸爸讲述妈妈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后十分感动,自己的生日却是妈妈受苦的日子,才和爸爸一起准备了这束花和画。

给孩子过完生日会的小郭越发的觉得给孩子制造一点家庭仪式感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在《小王子》里有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是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有不少人在结婚几年后,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就觉得家庭生活索然无味了,其实就是觉得每一天都一样,生活缺乏了必要的仪式感。

对于成年人来说,仪式感可以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的仪式感也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仪式感可以提高孩子的三种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

为什么很多人结婚没几年就觉得“没意思”了呢,因为生活总是围绕着柴米油盐打转,每一天都是波澜不惊,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什么区别。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而孩子对时间的概念会比成年人更差一些,这样的平淡让他们的内心感到空虚和孤独。这样的心理感受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自己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从而很容易形成偏负面的自我认识,形成自卑或者自负的性格。

一定的家庭仪式感,比如生日会和睡前故事,就能让孩子感到被爱,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只有在足够的安全感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形成更加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

✔良好的家庭认同感

一定的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真实具体的感受到家庭的存在感和温暖感,从而对家庭也就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人们很容易就对家人的存在和付出习以为然,以至于常常忽略对方的感受和爱,家庭仪式感就是一个小闹钟,在人们神经逐渐趋于麻木的时候,唤起对家人更富有激情的爱。

根据社会学家的调查,童年时家庭生活不幸的人长大后往往更容易出现婚姻危机,如难以和异性正常交往,家暴和出轨的几率大大提升等。因为这样的人从小就对家庭没有足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长大后自然也就很难良好的经营家庭。

✔正确的社会认识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一件事,一个罪恶滔天的罪犯往往都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生活,虽然这并不是他们伤害别人的理由,但是却是可以警醒世人的惨痛教训。童年时期不幸的家庭生活,或者是让孩子内心感到孤寂无聊的家庭生活就难免会让孩子认为整个社会也是这么无聊。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过完国庆节后,不少网友打趣道:“您已过完本年所有法定节假日,开始等春节放假了”,这样的话其实也流露出了大家对于生活是饱含期待的,未来是有所指望的,生活不只有加班和洗碗。

所以家庭仪式感就是不断地在提醒家长和孩子,我们是在是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个世界是值得期待的。

♥温馨提示:家庭仪式感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矫揉造作,而是热爱生活和家人的一种态度,是微小而确切的幸福,也就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小确幸”——“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感情的需要是巨大的,是多方面的,家长们可别让孩子在沙漠中长大成人。

▊有哪些方法可以创造家庭仪式感?

★日常的小动作很重要

其实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以营造家庭仪式感,成为家庭独有的习惯。

比如:在孩子出门的时候抱一抱孩子,亲亲孩子额头再和孩子说再见就可以让孩子带着好心情开始新的一天;吃饭的时候等人到齐了再动筷子,让孩子在琐碎中意识到家庭的整体感,对家庭成员怀有尊重之心;睡前和孩子一起洗漱,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也可以让孩子安安心心的入睡。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把节日利用起来

对于本身性格比较内向的家长来说,像上面这样高频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也是一件十分有压力的事情,其实不习惯日常的亲昵,家长们也不妨把每一个节日当作是联系亲子感情的一个契机。

我国的节日分布的比较规律,除了十一月和十二月以外,基本上每一个月都有一个传统节日或者是节假日,家长们不妨就在这样的节假日里好好在家里做一顿大餐,或者带着孩子出门转转吃点好吃的。

这样孩子们就对下一个节日总是充满期待,对生活和未来也就充满了美好的遐想。除了像这样的节日,家里每个成员的生日也是可以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在这样有一定组织的家庭活动下,孩子对幸福的感觉是真实的,是憧憬地。

♥温馨提示:【爱不会无故消失,但有时候它们会变得没那么容易被发现。家庭仪式感就是在漫长的、平淡的日子里告诉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孩子,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和付出,告诉对方,在未来也会继续爱你】

什么算家庭仪式感?这三种认知父母必知,关系孩子成长幸福感

生活不必太严肃,也已经有太多苦了,要主动给它加点糖,家庭仪式感就是这样的一块糖,家长们赶紧利用起来吧。

互动话题:大家家里会有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吗?大家又是怎么看待家庭仪式感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