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它,可以说是降糖界的“老戏骨”,尽管年过古稀,却是历久弥新、朝气十足,秒杀当今降糖药领域的各种“小鲜肉”,把降糖老大的“名牌”紧紧攥在自己手中。

药红是非多,近期它被爆出一些“新”故事:“减肥”、“长寿”、“防癌”!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到底是真还是假呢?它真能承受这么多的功劳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降糖一哥——二甲双胍的前世今生。

前世

本是自救的招数,变成人类的降糖大招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种美丽的牧草,法国人叫它紫丁香,西班牙人叫它三叶草。也许是牧民发现山羊吃了这种牧草后产奶量会增加,给它起了个更接地气的学名,叫山羊豆。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山羊豆

可是,羊要产奶养育后代,作为植物的山羊豆也要占据大自然的一席之地,不能被吃绝啊!

自然界的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遇到危险可以跑,植物可没腿,逃离不了危险。但是,植物经过多年的进化和沉淀,也能练就出“防身术”。

山羊豆也不例外,它的“防身术”是:身怀一定程度的毒性,可使牲畜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山羊吃了即使能增奶,但为了保命,也不能多吃。山羊豆靠这个方法保护了自己。

后来,有心人利用牧草的毒副作用来治疗糖尿病,但这都是小打小闹,并未形成一定的气候。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种牧草引起了德国科学家的注意。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受民间偏方启发,科学家从山羊豆中提取出山羊豆素——二甲双胍最早的祖先。所以,二甲双胍可以说是出生于民间,发展至今也一直保持着价廉的本色,一般百姓都能吃得起,因此后来被大众广为接受。

今生

若是金子,总会发光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二甲双胍这个平民孩子“出生”后,并没有被人们供着和捧着。因为这一年,糖尿病史上发生了最伟大的里程碑式事件——胰岛素诞生了。

胰岛素使病人迅速恢复了体力,有时甚至可以用“起死回生”来形容患者的变化。凭借其显著疗效,胰岛素迅速风靡全世界,可谓是光环笼罩、抢尽风头、占据先机。而此时双胍的出现,在胰岛素的映衬下,显得势小力单,很少有人关注。

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深入,人们认识到仅仅使用胰岛素也并不是治疗糖尿病的王道,很多问题也没能迎刃而解,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胰岛素以外的口服药物,双胍这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登上降糖的舞台。

一枝独秀的二甲双胍

今天的双胍类降糖药只有一个独生子——二甲双胍。可是在当年,双胍是个大家族,有苯乙双胍、丁双胍和二甲双胍等。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二甲双胍

老大苯乙双胍,降糖最强,在20世纪60年代出尽风头。不过,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苯乙双胍虽然具有较强的降糖作用,但它却会增加死亡率,人们开始对双胍家族的“坏品质”有些担忧了。

原来,苯乙双胍能引发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乳酸酸中毒。由此,苯乙双胍在许多国家被禁用。本是同根生的二甲双胍,自然而然地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和牵连,被打入“冷宫”。

冤案总是相似,真相总会大白。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虽然是一家人,但却是大相径庭。二甲双胍本性善良,不会干“坏”事,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远远低于苯乙双胍和丁双胍。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慢慢地,人们肯定了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这使打入“冷宫”二甲双胍又再度“受宠”,逐渐成为各国糖尿病治疗的首选推荐,尽管是在新药层出的今天,二甲双胍依旧稳坐口服降糖药物的第一把交椅,地位未被撼动。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上篇我们讲了二甲双胍从诞生民间到登上口服降糖药物第一把交椅的“逆袭”成长之路。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啊,不一一亮出看家本领,就会隔三差五被人“不服”!这次,我们接着往下讲,让大家对二甲双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大家都知道二甲双胍是用来降血糖的。

怎么降?三种方式去降。

首先,二甲双胍可以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降血糖的力量变得强大,从而达到降糖的作用;

其次,人体肝脏像机器一样可以生产出糖,就是会使血糖升高,二甲双胍具有减少肝脏产生糖的作用,从而可以减低血糖;

还有,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肌肉和肝脏等组织对血糖的消耗,就如同发动机烧汽油一样,把血糖用掉,也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总体来说,二甲双胍不仅能减少血糖的来源,还能增加血糖的去路,“双管齐下”降低血糖。

就这么简单?还降糖一哥?

如果你认为二甲双胍只是个降糖药物,那就太小瞧它了。它可是个多面手,除了降糖,还可以做很多事,正是因为这些跨界能耐,才巩固了它在口服降糖药物界的霸主地位!

跨界能耐系列

改善血脂

可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这些都是“坏”血脂,而对于“好”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无明显的降低作用,简单说就是打压“坏”血脂,保护“好”血脂。

改善血压

具有轻度改善血压的作用,因此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以说更为适合。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减少心血管疾病

医学上把糖尿病就称为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使用二甲双胍后患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发病率。

在没有明显的肝损害(血清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时,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肝脏炎症、脂肪变性和纤维化。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单点说就是女性排卵出了问题,常常表现为肥胖、多毛、月经紊乱、不孕等。

值得一提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往往也容易出现糖尿病。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平衡女性体内的多种激素,可以改善多囊卵巢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抗肿瘤

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多种肿瘤,如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容易发生的人群。

二甲双胍可以让体内发生很多变化,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和进展,减少患上这些肿瘤的可能性,而且随着二甲双胍使用时间的延长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这种保护效应具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近期发现,二甲双胍明显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向肝癌的转变,换句话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如果转氨酶无明显异常,如果能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癌的发生。

抗衰老

有人称二甲双胍是“长寿药”,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二甲双胍不是“唐僧肉”,吃了不能做到长生不老,但是可以延长寿命。

这种说法来源于国外的观察,结果说吃了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寿命要比那些不吃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甚至比那些没吃二甲双胍的不是糖尿病的患者都要长,活得久。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关于减重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确表现出一定的减重效果,但它并不是减肥药,对于单纯肥胖者,没有确切的减重作用。所以,爱美的人士千万别乱来啊。

看到这里,想必有人心里已经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了,但最关键的部分还在下文,只有做对了,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甲双胍的使用注意,非常重要

糖尿病人如果没有特殊问题,应该首先考虑使用二甲双胍,并且长期甚至终身使用。因为二甲双胍“性格”随和,可以和现有的所有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合作,一起帮助我们控制糖尿病。

很多病友一上胰岛素就停二甲双胍是不对的,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长胖的节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次数,从而更好更持久地平稳控制血糖。

二甲双胍,虽出身卑微,却稳坐世界“降糖老大”

服用时间:

可以在饭前、饭中、饭后服用。推荐饭后服用,形象地说就是放下筷子就服用二甲双胍,这样可以减少二甲双胍的胃肠道不适感。

服用剂量:

需要吃到1500毫克到2000毫克才能发挥出它的最佳效果,因此,很多病人每天只吃一片到两片,不是很合适。

一般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如果是500毫克一片的二甲双胍每天需要吃到3-4片,如果是250毫克一片的二甲双胍每天需要吃到6-8片。

有些患者一开始就服用这个剂量可能受不了,因此在最初服用二甲双胍时可以每天服用1次或2次(500毫克/片),慢慢适应以后再增加到合适剂量即可。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千好万好,但是还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可能会发生乳酸酸中毒和维生素B12的缺乏。

但是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乳酸酸中毒仅可能发生在重度肾功能不全或二甲双胍超剂量服用,所以一般情况下在肾功能不全时不要使用,按剂量要求服用也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在刚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时不少人会有胃肠道不舒服、恶心、呕吐等反应,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恢复的。如果已经服用二甲双胍很长时间,若突然出现上面所说的这些反应,虽然乳酸酸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再说到维生素B12的缺乏,主要是二甲双胍可能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很少会产生明显的问题,可以通过补充碳酸钙(如钙尔奇D,每天1.2克,也就是2片的量)纠正,或通过口服甲钴胺(弥可保)来补充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