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古太極拳訣略說淺釋 ——象眼中盲人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幾首較少見的太極拳訣,一說有宋書銘所傳下來的,往上推呢,推到張三丰還不為早,呵呵,一下子又可推到了唐朝的許宣平。這些史料的玩意,咱不管,交給史學家探究吧,

然而,既然是拳訣心法,練太極拳的怎可錯過呢,真真偽偽,淺淺深深,那是另一回事,知與不知,懂與不懂這又是一回事。筆者一番整理,幾張圖搞定了所謂歷來秘而不宣的,而今廣宣天下。有太極愛好者儘可拿去吧: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太極乾坤手(楊譜)

經緯都有了,地球儀呀,呵呵,

一平二經三緯環。古太極高手都是三維立體觀啦。這個不少畫圈走圓練太極的,理當注意下呀,看看自己的太極是立體的嗎?三環套月成球體。說的明瞭的很呀,球體。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太極歌(宋譜)

大道混元一氣。練太極拳追求小技小巧的多,也因此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謂,為大不拘細,大行不顧細謹。不無道理嘛。《旁門無功章》有句話,“器局若淺小,不可聞大道。”多少人練太極忘了最根本的而恰是最重要的那個東西。

先天逆運隨機變。看似平淡無奇大而無當的話,也沒有說腰脊怎麼轉,腿怎麼邁,怎麼借力打人之類。其實,大方向大指導原則,才是真訣哩。先天、逆運、隨機變。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固有分明法(楊譜)(一)

物有來源,事有本末,認識自己。知己方能知彼。透徹瞭解運動。才能更好運動,到底運動啥。

看似無奇,內有玄機,天然運動之良喔!呵呵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固有分明法(二)

知人知己。動知者易,運覺者難。覺知覺知,覺悟覺悟。

覺悟何必苦行拳。高技只愁不自覺。

懂勁是分層次的。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四性歸原歌(宋譜)

心之所生為之性。莫要談性色變,這裡所說的不是情色的兩性的性喔。佛家有言,萬物各具佛性。便是此意。

至妙的歌訣,多體悟,天地授你偏獨靈。

心性通靈。拳術不就是這樣合於大道的嘛?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心會論(宋譜)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後來很多拳論所謂的,“腰為主宰,氣若車輪”多少都是一脈相貫通的吧。

別的不多說,給大家提個問題去思考吧,“丹田為第一之賓輔”與陳小旺老師所提出的“以丹田為核心”有何異同?是否矛盾衝突?“賓輔”與“核心”,咋理解?

吾以為,丹田核心論是講的運動形式,而此處丹田賓輔是從心法要領而言的,角度不同而已。當然,重中之重都是氣,為了氣的周流無礙,一氣貫通而已。

再者,當然,筆者智疏識陋,本著不懂就問,此處不多作妄論,權且拋磚引玉,期高者留言賜教。

學練結合,體悟並進,道藝這玩藝兒是無止境的。

這些古老的太極拳心訣真的不多見!得見者幸!失之可惜!

授秘歌及註解(宋譜)

這歌訣八八六十四個字。先前是秘歌哩,當然能得其髓者少了,然而,現在公諸於世了,別看都會讀,估計多數也都是瞪白眼,字都認識,意都不通。真能明而真髓者,一樣寥若晨星。

還有一種版本是三十二個字,據說是唐朝李道子所作。

歸根,最後一句說的明瞭。還是性命,只要有人存在,性命之學永不過時。相對於,一般打太極拳為了健康,為了祛病養生。這歌訣的出發點都已經遠遠高出來嘍。起步就是脫胎換骨,直指人之本源性命。

性命雙修,打破頑空須悟空。所以開頭第一句話就是,無形無象。練太極拳達不到周身透空的境界狀態,吾認為,這歌訣你讀了也不大有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