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河南省丹参主要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在战胜新冠肺炎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关专家,针对近年来河南省丹参各产区的发生普遍的丹参线虫病、根腐病病害,结合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中药材专项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共建等项目服务内容,开展了河南省丹参主要土传病害防治的专题线上技术培训。

河南省丹参主要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丹参根结线虫病


症状主要危害根系。根结线虫寄生后,导致植株生长矮小,发育缓慢,叶片退绿,逐渐变黄,最后全株枯死。拔起病株,可见须根上有许多虫瘿状的瘤。

发生规律 土壤中或附着在种根上的幼虫、成虫和虫瘿为初侵染源。通常6月-9月为发病盛期。一般沙性重,透气性好的土壤,易发病。

防治方法

①与禾谷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避免在砂性过大的地块种植。

②在无病地块里留种、育苗或引种无病种苗,种植移栽过程中坚决杜绝带病苗。

③春季结合整地,用3%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亩,撒于地面,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或每亩用10%福气多1.5-2千克拌细干土20-30千克,均匀撒于土壤表面,翻耕土层约20厘米后,当天定植丹参。

丹参根腐病

症状 植株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腐烂,地上部分茎基部的叶片变黄,后逐渐向上扩展,植株长势较差,形似缺肥症状。严重时全根腐烂变成黑褐色,仅残留坏死的维管束呈黑褐色干腐状,地上部整株枯死。

河南省丹参主要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丹参根腐病


发病规律 根段和土壤带菌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源。5月-11月均可发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排水不良或地势地洼地块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①合理轮作,特别是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及葱蒜类蔬菜轮作。

②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垄深沟栽培,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早期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

③春季栽植前,用50%多菌灵乳油500倍液浸种(苗)10分钟,晾干后栽种;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或喷淋茎基部,每隔7-10天一次,连续施用2-3次。


供稿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豫北试验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